APP下载

推进当代政治文明建设的思考与对策

2009-11-20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09年15期
关键词:政治文明问题对策

王 成

[摘要]本文指出了在我国推进政治文明建设的必要性,分析了当前社会中制约政治文明发展的因素,探讨推进中国式政治文明发展道路的對策。

[关键词]政治文明 社会主义民主 问题对策

一、推进政治文明建设的必要性

自江泽民同志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以来,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反响,社会各方对此都给予了极大的关注。笔者认为,对于如何推进政治文明建设这样的重大课题,重要的不是诉诸于感情,而是要诉诸于理性。对于一个成熟的民族来说,对于自己的政治问题,所需要的也不仅仅是热情,更需要的是冷静的思考与探索。

1.推进政治文明建设,是我国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

我国现行的现代化进程,是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开展起来并不断向纵深推进的。而在通过改革开放推动现代化进程的总体战略中,又明确地体现出经济体制改革和推动经济发展优先的战略安排。在此过程中,经济领域的改革受到了大力推进,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体现出一种高歌猛进的态势。相比较而言,政治领域的改革则雷声大雨点小,显得步履蹒跚,表现出的是一种缓慢前进的态势。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成就表明,这样一种战略考虑不仅是深谋远虑的,也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因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社会发展到今天,冷静地审视改革进程就不难发现,政治领域内积累了比其他领域更多的矛盾和问题,或者说,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许多问题都需要从政治层面去解决。如果政治领域内的改革和建设不能适应其他领域的改革和发展的需要的话,将会对我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严重的滞后影响。因此,要保持我国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最根本的是要从政治上解决问题,要构建对经济和社会发展问题的新的政治解决方式。如果说,过去的改革进程中对政治领域中的改革和建设可以采取缓步推进的策略的话,那么,今天的形势则要求积极地推进政治领域的改革和建设。

2.推进政治文明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无论从国际国内形势,还是从抓住机遇、凝聚民心的角度来看,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为我国今后20年的发展目标,都是十分合理的。然而,小康社会建设却无论如何都不能离开政治文明建设。一方面,小康社会本身就蕴含着政治文明的要求。以“小康”为表征的社会,必须是一种文明程度较高的社会。人类文明的结构表明,政治文明是整个人类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标志性的意义。缺少了政治文明,一种文明就是不完整的、残缺不全的。事实上,没有较高水平的政治文明作为保障,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要达到很高的水平也是不可能的。如果忽视了政治文明,或者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没有达到相应的政治文明的标准,最后建成的“小康社会”就只能是一种不完整的、残缺不全的文明,就不可能是真正的小康社会。另一方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政治文明建设的支持。要使小康社会由可能变成现实,必须开展全面的建设。没有建设过程的全面性,就无法达到建设目标的完整性。不进行全面的建设,只注重经济建设,可以提高小康水平,但无法建成真正意义上的小康社会。只有在经济、政治、文化等三大领域全面建设,三大领域全面发展,三个文明建设协调并进,小康社会的目标才能实现。在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政治文明建设是有机的组成部分,具有不可缺乏性,不可替代性。政治文明建设能够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政治条件、政治环境、政治保障。

3.推进政治文明建设是促进我国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保证

毫无疑问,一个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首先,要解决经济发展问题。经济发展对于社会的发展和稳定具有基础性的意义。然而,社会的发展也不能忽视社会的制度机制,必须形成全面而有效的制度框架。涉及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制度体系,不仅是一个社会进化程度的标志,也是一个社会提升自身品质、保持社会稳定和活力的基本条件。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社会发达与否,一个社会的品质优劣,并不取决于它所生产的财富的数量,而是取决于它所形成的社会机制,尤其是通过制度加以固定的有效的机制。在所有的社会机制当中,以公共权力为基础的政治机制无疑是最为强大有力的机制。政治机制是否健全,直接关系到公共权力体系(核心是国家政权)这个人们迄今所创造的最为有力的社会力量能否有效地和恰当地发挥自己的效能。历史和现实的事实一再表明,公共权力也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能成为公共利益的福祉,也可能给公共利益造成最大的损害。要使公共权力的作用最大化,有效地推动社会发展,提升公共利益,并同时对公共权力进行有效的制约,避免它的滥用,限制它对公共利益的损害,就必须加强政治建设,并在政治建设中取得成效。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领域、社会等领域都取得了巨大的成效,这为全面的政治建设并通过政治建设来促进社会机制的健全和社会品质的提升创造了很好的条件,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在这样的情况下,必须通过全面的政治文明建设,提升我国社会在政治上的成熟程度,从而为社会的稳定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政治环境。从另一角度来看,当一个社会自觉地审视自己的政治状况并全面地开展政治建设的时候,这个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时代也就到来了。

二、当前,我国政治文明建设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1.缺乏建设现代政治文明的历史基础

孙中山先生穷其一生所追求的民主共和制度,在强大的封建残余面前最终无果而终。近代中国没有经历资产阶级民主的充分发展,缺乏建设现代政治文明的历史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年来,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人们认为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中国人民已经真正当家作主,中国的政治是世界上最文明的,决不认为我们的政治制度、政治思想和政治行为存在什么问题。事实上,政治文明建设是客观存在的。当经济建设进行的如火如荼的时候,在物质取得极大丰裕之后,人们发现,政治文明问题在社会主义中国同样存在,而且是那样的紧迫!因此,总地看来,在我国社会,政治文明的基础还是比较薄弱的,建设适应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依然任重道远。

2.封建专制主义残余根深蒂固

众所周知,中国经历了二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封建专制主义根深蒂固。在封建社会,人民群众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他们渴望清官明君,突出个人,神化个人,个人迷信在中国有深厚的土壤。这是一种理念、一种心理、一种情感、也是一种文化,这些都是政治文化中最深层次的东西。数千年来,中国一直实行“人治”的传统,虽有“法制”却没有“法治”,这种以“人治”为核心,以“官本位”为特征的落后政治文化,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它是不符合现代政治文明要求的政治文化,也成为推进我国政治文明发展进程中的沉重包袱。因此,建设现代政治文明,任务艰巨。

3.对民主政治的理解存在偏差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包含着丰富的内容,但是其“核心和精髓应当是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民主政治发展的关键在于制度建设、制度设计和制度安排,这也是现代政治文明的精髓所在。我们以往偏重于把民主当作一种作风来看待,例如,把民主看作是让大家讲话,或者是领导者的开明等。实际上,如果民主缺乏具体的制度化内容,就难有保障,因为制度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

邓小平同志在总结我们党的历史经验和教训时,曾精辟地指出:“我们过去所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这里讲的制度,实质上就是政治文明的政治制度。

4.公民的政治参与水平较低

(1)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较低。有资料显示,能够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公民所占比例仍然不高,相当数量公民的政治参与的频度仍然很低,他们的政治参与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和从众性。

猜你喜欢

政治文明问题对策
小学英语课堂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测量船质量管理QC小组探索与实践
城中村改造问题及对策研究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三个特性
中国农村政治文明建设研究的力作——《中国农村政治文明建设理论研究》评介
政治文明视域下的农民政治行为现状及反思——基于江苏省农村地区的调查与分析
也谈微博新闻传播与政治文明建设
我国政治文明建设路径分析
建设社会王义政治文明的几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