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医科学生的医德教育
2009-11-20彭海燕章永红郑晓红
彭海燕 章永红 郑晓红
[摘要]在高等医学院校的教育中,除了重视理论知识、临床技能的培养以外,应该把学生医德培养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融入到课堂教学、临床见习与实习过程中,使学生建立健全的人格,不断提高医学素养,建立强烈的责任感,形成良好的医德风貌,成为一名医德高尚的好医生。
[关键词]医德 医科学生 教学内容
医学生身心、学业、人格的和谐发展,直接关系到将来医疗服务的质量,特别是将来面对的是生命个体,生死攸关。中国医学一直具有强烈的人文关怀精神,崇尚医德修养,治病救人,大医精诚,虚怀若谷,淡泊名利。除了让医学院校学生掌握扎实的医学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以外,在当今高等医学院校的教育中,还应该把医德作为重要的教育内容,融入教学的全过程。
一、健全的人格是培养医德的基础
从高中到大学是人生一个重要转折,许多学生虽然在智力发展上已渐趋成熟,但是人格的发展远远落后,仍缺乏自我教育能力。无论是生活方面,还是学习方面,过分依赖家长与老师,特别是现在多数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家中的宝贝,性格方面不够坚强,不同程度上存在着自私、孤僻、固执、反叛等特点。可以想象,不够成熟的人格是不能成就良好的医师品质的,也不能指望他们能做到与病人很好地交流,用良好的心理素质来影响病人。
在高等医学院校的教育中,除了系统安排医学基础知识学习以外,还应该重视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为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让他们胸怀开阔,善于与人交往,关心国家大事,体贴身边的亲人、老师与同学、朋友,处理问题时既要注意聆听周围人的意见与建议,又要有主见、果断,能正确对待困难与挫折。一些学校开展的交友活动、爱心损助活动、街道义诊、义务咨询、名医访谈等活动都是较好的教育形式,有利于学生人格的完善。在中国传统医学的临床实践中,强调因人制宜、强调情志因素,医者只有自己具备健全的人格才能更好地理解体贴病人,并且给病人适时、恰当的心理、行为指导。
二、良好的医学素养是成全医德的重要保障
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对于高等医学院校学生来说,扎扎实实学好医学基础知识是非常必要的。所谓“书到用时方恨少”,将来要承担“治病救人”神圣使命的医学生,更要注意加强与提高医学素养。很多学生抱怨要记、要背的东西太多,枯燥无味。试问,当一个病人处于紧急关头,需要立刻诊断、治疗的时候,没有扎实过硬的医学素养岂不等于“见死不救”吗?医学生首先有一颗慈善之心,以治病救人为己任,从而在行动上激励自己不断孜孜以求、博览群书、精通古今,以提高自己的医学素养。
在医学生的培养过程中,要让学生了解到提高自己的医学素养的重要性,让他们有使命感,这样才有动力自觉地学习,也更能从学习中品尝到乐趣。学生不应把学习的目的只放在应付考试上面,找老师只是为了划到重点、考试及格,一旦考试过关就扔掉教科书,没有与老师、与同学共同探讨问题的兴趣,也看不出发自内心的求知欲望。试问,有病人愿意将自己的性命托付于一个庸庸碌碌、不求甚解的医生吗?医学是一门“学无止境”的学问,扎实的临床基本功必须有丰富的医学知识作基础,加以点点滴滴的辛勤积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逐渐形成。在高等中医院校里,老师应以先贤的事迹、自己的临床体会证明给同学看,只有过硬的医学本领,才是成为一个医德高尚的医生的基本保证,要树立起终身学习理念,既能反复巩固已学知识,又能不断吸取新鲜内容,上下求索,唯真务实。
三、强烈的责任感是医德的自然体现
医学生承担着“治病救人”的神圣使命,强烈的责任感是激发医学生不断进入更要探索钻研的重要动力,《黄帝内经》尝谓“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孙思邈认为,“辔策天机,全生之德为大。”古代很多医学名家都为现在的医科学生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如“医圣”张仲景面对战祸绵延、疫疠猖獗,到处“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悲惨景象,誓言要救无辜,悉心研讨古代医著,并反复临床实践,创立了很多药味精炼而疗效卓著的方剂,流传至今,为世人推崇。孙思邈治麻风,不惧传染,“一一亲自抚养”,认真观察记录,殚精竭虑,以求验法,还虚心向民间学习,常因一个单方而不远千里去求教,为考察药物而跑遍名山大川进行实地采集。宋代名医唐慎微,拒荐不任官,终年不避寒暑雨雪为人治病,且“其为士人闻病,不取一钱,但以名方秘录为请”,终于撰写成《经史证类备急本草》。明代药学大师李时珍曾为高官所器重,被荐入太医院供职,但他淡于名利,托病辞归,专心于本草书的著述和医疗实践,走遍大江南北,跋涉穷山深谷,遍访医家与民间,采药绘图,撰写了举世闻名的《本草纲目》。清代名医王清任发现古书所论脏腑及所绘之图,有不少自相矛盾和不实之处,故决心潜心研究,他不故流言蜚语,不避污秽,查看众多尸体,探明人体内脏结构,著成《亲见改正脏腑图》,后汇同其他医学论说而成《医林改错》。作为医生,只有把病人的疾苦作为自己的所苦,把病人的痊愈作为自己的快乐,才能做到不追逐名利,无怨无悔,长年累月地勤于实践、上下求索,业务水平才能不断提高,为病人解除疾苦,自然地体现出高尚的医德。
医学是一门不能脱离临床实践的学科,临床见习与实习是高等医学院校中非常重视的教学环节,许多学校都尝试了床边教学等新模式,更加全面与直接地培养学生的临床操作能力与辨证识病思维能力,医德教育应该在临床教学中也得到充分的体现。由于目前医学院校多数没有专门开设医德教学课程,在临床教学中没有医德风貌的具体要求与标准可参照,因而,临床教学中可能多数重视到了临床技能的培养,而忽略了医德方面的言传身教。我们建议,在选择带教老师时,应该把高尚的医德风范列入要求,并在临床中明确规定对实习生、见习生的医德风范考核标准,作为学生实习、见习成绩的一个评价部分。学生刚刚接触临床,一旦感染不良习气,很难纠正,要排除社会上某些干扰医生高尚职业的形形色色的思想和行为影响,为学生树立正确的荣辱观,让他们尽可能多地接触医德高尚的医师,选择医德医风良好的医院作为教学医院,让临床见习、实习学生融入到纯洁朴实、积极向上的医疗工作氛围中,培养学生的良好医德。
四、儒雅的举止风度是医德的外在美
中国历代医家都强调医者需有仁爱之心,对所有病者不分贵贱贫富,一视同仁。心存善意,面容和蔼可亲,谈吐大方优雅,让病人感受到医者的庄重严肃、可以信赖,正如孙思邈所言:“大医之体,欲得澄神内视,望之俨然,宽裕汪汪,不皎不昧。”很多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医家,都给人“鹤发童颜、笑容可掬”的印象,在中医学的望诊中,也有认为“相由心生”的说法。临床医师通过加强自己的各方面修养,淡泊名利,善良敦厚,从而在外表显示出儒雅的举止风度,体现了良好医德的外在美。外在的儒雅风度是通过不断提高内在素质修养而形成的,丰富而全面的知识,内涵深刻的文化底蕴是其不可缺少的依托,国外一些医科生都是必须取得了另外一项本科文凭之后,才能继续深造医学的,这也说明,对于学医者而言,深厚广博的知识基础是心不可少的。
目前,在很多高等医学院校里开设了多门选修课程,除与医疗直接相关的临床课程以外,还有如中国文学史、古代文学、艺术欣赏、美学讲座、心理学等,很多学生对这些课程都有浓厚的兴趣,在学习中不知不觉提高了自己的道德修养,言行举止也逐渐变得优雅大方。在临床见习与实习中,通过亲眼所见、亲耳所听带教老师与病人的交往,也是一个重要的学习内容。作为医生对病人的态度、言语的交待是否得当,有时会成为影响医疗结果的重要因素。高等医学院校是培养优秀医学人才的摇篮,应该全面关注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形成文明校风,让今天文质彬彬的书生成为明天医德高尚、受人尊敬的医师。
五、考核与评价体系的建立
在医德教育中,应该让医科学生了解到医德是调整医务人员与病人、医务人员之间以及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它是一种职业道德,是一般社会道德在医疗卫生领域中的特殊表现。医务人员与病人的关系,是医德关系中主要的一个方面。醫疗卫生工作必须为病人服务,医务人员的最高职责就是与疾病、不卫生作斗争,保护和增进人们身体的健康,医德的好坏直接关系着人命的安危。医科学生作为未来的临床医师,要在道德上懂得善恶、美丑、是非、荣辱,具有高尚的情操、儒雅的举止,强烈的责任感,在医疗业务上精益求精、刻苦钻研,与同事之间相互尊重、团结合作,医德素质水平应该成为评价医科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参考指标。高等医学院校的学生培养计划中,应明确医德培养的大纲与内容,建设更加适用于医学生的道德行为规范培养体例,制定全面考核学生医疗道德观念与行为品质的标准。在医德考核中,除了采用传统的书面理论考试以外,还应综合采用量表测试、调查反馈、同学评语等形式,全面考核与评价,在临床见习与实习实践中,更应采用较明确的标准检测与评定。
总之,医德是医科学生必备的基本素质,是高等医学院校里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方面,正如中国科学院院士吴孟超教授所言:“医德和医术两者相互促进,我选弟子,德最重要,第二才是才,医德好了,病人信任你,医患之间合作得好,有利于促进和发挥你的技术。医生的工作面对的是病人,所以医生自己学会怎么做人最重要,道德教育应该从小学生抓起,对医学院的学生就更应该加强人文教育了。”良好的医德风范,是成为一名合格医师的基本保证,它不仅关系到医学生自身将来的发展,而且影响到中国医学事业的发展,国家的卫生服务质量,人民的医疗健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