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2009-11-20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09年15期
关键词:就业难对策大学生

吴 翔

[摘要]据统计,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610万,加之目前的经济寒冬,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更加凸显。大学生就业难有国家、社会、企业、学校、家庭、个人等多方面的原因。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引人深思,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难 对策

据统计,2002年的全国大学毕业生总人数为145万,2008年为660万;2002年的大学毕业生就业率为80%,2007年为70.9%。总体来说,2002年以来,我国的大学毕业生在逐年增长且涨幅逐年提高,与此相对的是,大学毕业生就业率却逐年降低。高校持续大幅度扩招、专业设置不合理、国家经济发展、社会转型等是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客观原因。此外,当代大学生身上存在着许多不足也成为大学生就业的拦路虎,在探究的大学生就业难的同时,我们也要寻找破解疑难的方法。

一、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1.大学教育体制问题

自2001年开始,我国高校就进入了大规模扩招时期,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益凸显。毕业生人数持续、高速增长,是导致的手续就业难的直接原因;扩招后,高校专业设置成旧未能能跟上市场经济发展的步伐,导致了大学生结构性失业;扩招后,大学教育资源匮乏,师生比例过大,生均教育资源下降,影响了高校教育的质量,导致就业压力加大;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相对不健全,导致了就业压力的增加。

2.我国社会转型期内的不和谐

目前,我们国家正处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转型期,面临的许多问题,导致了大学生就业难。首先,我国存在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城乡的“二元发展”, 地区发展不平衡导致“孔雀东南飞”的现象的愈演愈烈。大学生就业趋向发达地区和中心城市,从而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自己的就业出路;其次,新型工业化道路对人才需求的层次提高、数量减少,导致了部分专业的大学生就业困难;第三,经济发展模式的变化影响了就业。我国由粗放型经济向节约型经济转变,部分行业的淘汰、衰落导致了就业岗位的减少,从而影响大学生就业。第四、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也导致了大学生失业。

3.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的影响

世界经济大融合进程的加快,世界范围内的分工逐步的细化,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我国的经济发展。这次世界经济海啸就是很好的证明,直接影响了我国的产业和经济发展,从而影响了我国的就业。

4.一些新问题的出现

首先,大学生自身素质的整体下降,严重制约着就业。当代大学毕业生往往有强烈的个性和鲜明的主见,以自我为中心,比较自私,团队合作不和谐,对复杂的社会问题和逆境中的生存问题难以适应,理论不能联系实际,不能很好地正视自己。

其次,用人单位盲目追求和成本计算导致本科生毕业生就业难。本科教育普及后,用人单位片面追求名牌高校、高学历的人才,导致普通本科毕业生就业困难。市场经济下用人单位节约成本而不招收应届毕业生。

第三,农民工素质的不断提高冲击大学生就业市场。随着对农民工培训的力度不断加大、农民工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冲击大学生就业市场。

二、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秘笈

1.政府方面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不仅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社会问题。大学生就业关系到千家万户生活、大学生充分就业关系到我的社会稳定、关系到我国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和我们国家的科学发展。国家应该在宏观调控、微观指导上为大学生就业铺设绿色通道。

首先,建立健全大学生就业机制,促进就业。通过各项鼓励人才合理流动的政策,消除户籍、档案等人为限制毕业生自由就业的障碍,加大对支边、支农的引导和扶持力度,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其次,政府应注重经济增长和就业的协调增长。近几年来,全国GDP年平均增长率大大高于同期就业人口年平均增长率,经济的发展不只是一味地追求GDP的增长还要增进人民的福利。国家应该构建以大学生就业为核心的公共政策体系,努力扩大就业,在特殊情况下(如就业矛盾威胁社会稳定时),应该不惜牺牲一点经济增长速度来保证大学生的充分就业。

第三,政府应加大对企业的引导和规范。企业是消耗大学生的第一大基地,所以政府应通过合理的优惠经济政策来引导企业吸收大学生就业、通过法律法规已经其它政策来规范企业行为,从而解决就业难的问题。

2.学校方面

首先,利用市场经济加快高校教育体制改革。运用市场的自发调节作用来实现经济的良好运行和发展是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以往的高校在人才培养上没有实现院校办学自主权而一味地实行行政集中,造成了人才培养与市场的脱节,导致人才培养的结构和质量不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所以要利用市场经济来推动和加快高校教育体制的改革,在专业设置上要改造传统专业和基础学科,加大新兴产业和支柱产业的专业建设力度,适当减少专业数量和专业知识课程扩大专业知识面,使得专业设置更加优化;在人才培养上,高校应该打破学科壁垒,加强各学科的融合,建立学用结合的培养体制,依据企业需求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與职业素养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的决定性环节,加大复合型人才培养力度。高校应该成为教育体制和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推动者和主导者。

其次,全方位提高大学生素质。高校在推动教育体制和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同时,要狠抓教育质量,注重学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相结合。教书应先育人,学校在育人方面要加大投入、加强引导。高校还应该加大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让学生有目标地安排大学生活,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

3.用人单位方面

首先,用人单位应改变用人观念。用人单位要改变对应届毕业生偏见,用人单位应该尊重大学毕业生,应该客观、全面评价当代大学生,不能因为有些毕业生在用人单位的表现比较差,就认为所有的学生都这样,用人单位应该以公正、客观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应聘的大学生,而不应该盲目追求名牌高校和高学历的毕业生;

其次,用人单位应该承担社会责任。用人单位不应该一味地追求经济效益,而应该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大学生是国家花大力气花培养出来的人才,用人单位应该积极吸纳各层次的大学毕业生,给他们提供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承担起社会责任。

4.学生方面

对于大学生自身而言,首先,沉下心,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一方面,要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高贵的品质。成材必先成人,好的道德素质和行为习惯是成材的基础和保障。另一方面,在校大学生不仅要认真学习专业知识,还要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组织能力,树立团队精神,要摈弃那种三点一线的大学生活方式,适应高速发展的当代社会,极投身社会实践。在提高道德品质、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同时,大学生还要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努力实现从高中生到大学生、由学生向社会人转变,向年轻、有为、责任的青年转变,为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次,大学生要摆正心态,树立全新就业观念。大学生要摆脱天之骄子的思想,低姿态走进职场,不要眼高手低,而错失就业良机。不能一味追求“孔雀东南飞”,大都市就业竞争压力大,而城乡基层单位为大学生施展才华提供了广阔天地。

猜你喜欢

就业难对策大学生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大学生之歌
关于师范类计算机专业“就业难”问题的原因探析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
从就业难看大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