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融危机下大学生就业的自我调适

2009-11-20郭正宇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09年15期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金融危机

李 琳 郭正宇

[摘要]随着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影响的不断加深和近年来大学毕业生人数的不断增加,当前大学生就业面临着极其严峻的考验。本文以金融危机为背景,分析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的现状和不良心态,探讨如何帮助大学生进行自我调适,增强就业应对能力,成功实现就业突围。

[关键词]金融危机 大学生就业 自我调适

由华尔街风暴带来的全球金融危机,引发了全球经济的整体下滑,也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增速放缓,中小企业经营困难,部分企业纷纷裁员。当前严峻的经济形势直接影响着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同时也现实地拷问着大学毕业生的调适能力和应对能力。就业是民生之本,关系到千家万户。当前有效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帮助大学生顺利就业,已成为了党和政府以及全社会高度重视和密切关注的热点问题。我们应当辩证地认识金融危机下大学生就业面临的新形势,理性分析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不良心态,进一步探讨如何帮助大学生实现成功就业的新思路。

一、金融危机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面临的形势

当前大学生就业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首先,大学毕业生人数连年增加,供需关系失衡。一方面,据统计,2009年我国高校应届毕业生规模已达到610万,较2008年增长52万,加之前几年未就业的大学毕业生,2009年需要就业的大学毕业生已高达上千万,再创历史新高;另一方面,受金融危机冲击,企业发展直接受到影响,人才需求严重缩水,一些企业更是推迟、缩减甚至取消了校园招聘计划。根据智联招聘最新调查结果显示,受经济危机影响较为直接的沪上金融、汽车、房地产、制造等行业的招聘需求较去年同期相比下降六成以上。其次,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当前大学生就业遭遇更多的挑战和挤压。在金融危机压力下,部分企业裁员,大量员工失业,部分海外人员回流,中国人才市场竞争日益严峻。最后,企业招聘门槛不断提高,大学生求职难度不断加大。金融危机影响下,尽管部分企业在减员增效的同时也为长远人才储备谋篇,但在招聘中却更加审慎,对大学生敬业精神、智商学历、工作能力、协作能力、性格特征等要求不断提高,大学生求职难度不断加大。

金融危机背景下,大学生就业机遇与挑战并存。今年大学生就业工作所受到的重视,也是前所未有。2008年12月,教育部召开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视频会议。教育部部长、党组书记周济强调,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认真研究分析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形势和任务,全力以赴做好2009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指出,要理性、辩证地认识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和就业产生不利影响的形势,既要深刻认识所面临的严峻挑战,又要看到战胜困难的有利因素,重点做好七个方面的工作全力促进毕业生就业。2009年1月,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指出,面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蔓延、我国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况,必须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就业工作的首位。会议研究确定了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七项措施: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鼓励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就业,鼓励骨干企业和科研项目吸纳和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鼓励和支持毕业生自主创业,强化毕业生就业服务,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建立和完善困难毕业生援助制度。这充分表明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高度重视。

二、金融危机下大学生就业的自我调适

做好大学生就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是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客观需要,是高校可持續发展的需要,更是大学生自我生存和发展的现实需要。面对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从中央到地方、从学校到企业正上下一心、齐心协力、全力以赴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但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关键还在于大学生自身,在于大学生理性对待金融危机的影响,做好自我心理调适,稳定心态、转变观念、调整预期,以最佳状态投入就业过程中。

1.正视就业客观现实,合理调整就业心理预期

当前,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很多行业、企业都面临着人才紧缩的政策调整,这必然会冲击大学生就业,增加就业难度。这种就业形势是客观存在的,而且可能持续一定时间。因此,面对金融危机的冲击,大学生必须正视当前经济形势和就业环境,接受客观现实,转变就业观念,合理调整就业心理预期。从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实际情况来看,很多学生的就业期望仍然偏高,大部分局限于沿海地区、大企业、大城市、国家机关、外资企业。在过高的就业心理预期驱使下,中小城市、边远地区和基层单位的人才需求虽然旺盛,却很难赢得大学毕业生的青睐。面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应当立足现实,适当下调对单位性质、就业地域、岗位薪资、专业对口等方面的要求和标准,从基层做起,树立就业面向广大中小企业的意识。这就要求大学毕业生改变大城市、大企业、国家机关等就业观念,从众多基层企事业单位和民营企业中寻找广阔的就业空间,先从基层、从小事干起,积累工作经验和社会网络资源,为今后进一步发展积累宝贵的财富。

2.客观进行自我认知,找准职业定位

面对金融危机冲击下严峻的就业环境,大学生应当加强对自我的全面了解,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设计未来,包括职业方面的选择和发展目标的确定,而不是在就业中盲目奔波或被动等待。这就要求大学生在就业前对自我有一个理性的认识和分析,对自身的性格特征、兴趣爱好、能力等做出客观评价,在此基础上,结合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和所学专业进行综合分析,了解专业前景,系统分析地区、国内和国际上本专业在发展过程中相关企业的状况,进而找准职业定位。此外,在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大学毕业生可以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走一条面对现实、降低起点、先融入社会,再寻求进一步发展的道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一次就业定终身已成为过去。因此,只要所找的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与自己的职业定位相符,大学毕业生就应当不要过分计较薪水、单位规模和地域,应当先签约,首先融入社会,脚踏实地锻炼自己。如果单位不适合自己发展,可以在第一份工作中完成从学生到社会人的转变,积累一定工作经验和能力,再根据自己的职业定位和规划,重新寻找更好的单位。

3.拓宽就业视野,拓展就业空间

在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今天,大学生应当有忧患意识和紧迫感,全方位搜寻就业机会,放宽就业视野,拓展就业空间。一是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勇于到基层、农村和西部就业。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国家提出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发展战略,推出了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等重大举措。基层、农村和西部地区蕴含着巨大的就业市场,大学生积极投身基层、农村和西部地区,可以将自己的知识才能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相结合,报效祖国、增长才干、快速成长。二是大学毕业生应当勇于创业。从分配到创业是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观念的一大转变。在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的情况下,大学毕业生通过自主创业,不仅可以解决自己的就业问题,以知识回报社会,还可以通过创业为社会提供新的就业岗位,缓解就业压力。三是可以通过选择考研考博,推迟进入劳动力市场,通过继续深造获取更多知识,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四是可以积极报名献身国防,到部队接受再锻炼,进一步完善自己的人格和能力。

4.提高就业意识,发展综合素质,提升就业核心竞争力

就业竞争力是指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它融合了学生的知识结构、心理素质、表达能力、反应能力、气质修养等,是学生在就业竞争中体现出来的一种综合能力。大学生要在当前竞争激烈、环境欠佳的就业环境下脱颖而出,提高就业意识,提升个体的综合素质是成功的关键。一方面,大学生要提高就业意识,提前做好步入社会的准备,发展自己的综合素质。大学生就业不是到了邻近毕业才开始准备,而是应当在步入大学伊始就提高就业意识,未雨绸缪。大学生进入大学开始,应该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打下扎实的专业基础,按照社会需要培养自己的专业素质,为今后就业打好基础。此外,目前用人单位都非常重视学生的社会经历、实践经验和动手能力,大学生应当积极利用课余时间参与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积累实践经验,强化动手能力。另一方面,要凝练和提升自己的就业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是指自身独有而他人无法取代的突出个人优势和能力,如过人操作能力,多学科复合知识,多门外语能力等。核心竞争力是综合优势的体现,又具有無法模仿的特性。大学生应当理性分析自身优势,在众多优势中找准“核心”,围绕这一“核心”形成初步的核心竞争力,并在学习和竞争中不断加以提升和强化。

5.积极调整心态,敢于面对挫折

具有良好心理承受能力,敢于面对挫折,是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必须培养的目标,也是大学生就业所应有的基本素质。面对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就业市场带来的冲击和压力,大学毕业生需要具有良好的心态,不断调适自己,克服就业过程中自卑、焦虑、消极悲观等各种不良心态影响,正视现实、敢于竞争、不怕挫折、开拓进取,以坚强意志克服就业困难,从而实现成功就业。一方面,大学生应当意识到在当前激烈的就业竞争下,遇到困难是在所难免的,面对这些挫折,悲观焦虑不能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调整心态,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同时,对可能出现的就业挫折应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把就业过程看作是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的机会,通过就业来了解自己、认识自己、发展自己,促进自我成熟。另一方面,就业失败不一定是因为自己的能力不足,出现就业失败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因为选择就业方向不对,也可能是因为自身的价值观与单位企业文化不符合,还有可能是其他一些偶然因素。总之,要正确分析失败的原因,调整就业策略,积极调整心态,以便在下次就业中获得成功。此外,金融危机背景下,大学生就业挑战与机遇并存。大学毕业生在面对金融危机给大学生就业带来冲击的同时,也要看到机遇。而机遇稍纵即逝,永远不会青睐坐等其成、不思进取的人。因此,大学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应当主动出击,积极、及时搜寻就业信息,主动联系有招聘意向的单位,多参加各种招聘会和双选会,遇到合适的单位要主动进行自我推荐。

金融危机背景下,大学生就业机遇与挑战并存。在当前的形势下,大学毕业生应当正视就业客观现实,合理调整就业心理预期;客观进行自我认知,找准职业定位;拓宽就业视野,拓展就业空间;提高就业意识,发展综合素质,提升就业核心竞争力;积极调整心态,敢于面对挫折。我们相信,在机遇和挑战中历经风雨和历练,大学生必定能够实现成功就业,更好地成长。

参考文献:

[1]柳世玉,汤颖.高校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的成因分析及对策探讨[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8,(14).

[2]陈兵,高波.论如何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J].中国建设教育,2008,(12).

[3]陈杰英.大学生初次就业角色定位对就业影响的实证分析[J].青年探索,2008,(06).

[4]李冉.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与探讨[J].理论学习,2008,(12).

猜你喜欢

大学生就业金融危机
中国经济发展状况与大学生就业情况的相关性研究
高校校园招聘模式创新探究
高校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完善策略研究
“精细化”职业指导大学生就业的分析
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大学生就业研究
如何认识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
北欧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启示
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民生建设在应对金融危机中的作用
20世纪以来的金融危机成因比较和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