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人力资本的自生机制初探
2009-11-19萧新桥
【摘 要】 本文在分析西部地区人力资本现状的基础上,探讨该地区人力资本投资的自生机制,并提出了对策建议:加大投资是改善西部地区人力资本现状的基本途径;在“干中学”中充分利用西部地区现有的人力资源;建立弹性引进人才的机制;用激励机制盘活现有人才资源可以成为一个切实有效的西部人力资源工作的突破口。
【关键词】 西部地区;人力资本;投资;机制
一、西部地区人力资本及其投资现状
1、西部地区劳动力质量和人力资本存量分析
一定时期的劳动力质量既是此前人力资本投资的结果,同时又是今后人力资本发展的基础和开端。在劳动力素质低下的情况下,即使人口数量庞大,人力资本有效供给也可能短缺。西部地处我国内陆,与东部相比,交通相对不便,通讯及信息落后,与外界交流(包括国内和国际)较少,经济增长缓慢,西部地区人口文化与东部乃至全国平均水平有相当差距。而人口文化素质低,高学历人才稀少,专业技术人员缺乏,又反过来强化了西部在全国经济中的劣势地位。
根据人口普查和人口调查资料,西部占全国人力资本存量的比重远比东部低。虽然90年代以来东西部上述差距有缩小的趋势,但西部现实人力资本存量较低的事实并未改变。
西部人口素质低下,人力资本存量更落后于东部乃至全国平均水平,因而改善人口素质、提高人力资本“含金量”、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力度、提高人力资本存量是西部地区的当务之急。
2、西部地区人力资本投资的现状和问题
(1)教育投资。首先,从人力资源投入情况看,西部地区同东部相比是有差距的。以高等教育为例,高等学校的专任教师代表的是一个地区的知识进步和创新的水平。根据2004年的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西部地区每万人拥有高等学校教师的数量比东部少2.6人。
其次,从教育经费投入看,西部教育投资水平远低于东部。据有关资料显示,国家财政性拨款和学、杂费两项是西部教育经费最主要的来源,社会团体办学,捐资、集资办学经费微乎其微。就是在财政拨款上,2003年西部教育经费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也只有14.85%,低于东部的15.85和全国平均水平的15.65%。
实际中,西部地区教育投资中存在着诸多问题:①教育经费严重不足,尤其是基础教育投入严重不足。基础教育依赖于政府投入,而西部地区政府财力不足导致了对于基础教育的投入力度不够,严重影响着基础教育发展。②教育经费的来源单一,社会力量办学薄弱。在政府投资力不从心的情况下,经费来源的单一化,更使西部地区教育雪上加霜。③教育结构体系不合理。从目前来看,西部地区相对比较重视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而忽视了职业教育。④科研经费和科研人员不足限制了西部地区的发展。
(2)健康投资。西部健康投资虽然同过去相比取得了极大的进步,但是仍然存在很大问题。
一是医疗经费紧张,先进的医疗设备和高素质的医务人员缺乏,限制了西部地区医疗事业的进一步发展。西部在卫生经费、死亡率、预期寿命和医院及医生的相关情况的数据上,都低于东部和全国平均数据。
二是医疗资源过度集中,有些地方没有医疗机构覆盖。在西部地区,虽然医疗卫生机构数量并不少,甚至超过了东部地区,但医疗机构的规模普遍偏小,医疗机构人员数、医疗机构床位数不足,每万人拥有的数量远远低于东部地区。
(3)西部地区人力资本问题的特殊性——人才外流。“孔雀东南飞”是西部人才流失的真实写照,中西部地区的各类人才纷纷到东南沿海地区淘金。西部地区人力资本的平均增长率多年都是负数。西部人才流失主要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现有高层次人才流失加速;二是西部考取外地的大学生、研究生不回西部工作,人才呈加速递减趋势。由于人才流失造成的人力资本存量下降的现象是较为严重的。
二、从新增长理论和人力资本理论看西部地区人力资本建设
1、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和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经历了从以哈罗德—多马模型为代表的资本决定论到以索洛余值为代表的技术进步决定论后,发展到了一般的人力资本决定论和专业化的人力资本与劳动分工决定论。人力资本成为经济增长的一个独立的源泉。
从理论研究和国际经验来看,人力资本已经或正在成为未来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或关键因素。因为:第一,一国的人力资本存量越大,即人口和劳动者的科学技术知识水平和生产能力越高,劳动力质量便越高。第二,人力资本的发展有助于重塑人的道德品格、精神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从而为经济增长创造基本动力。
2、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机制
作为增长发动机的人力资本是由源于人力资本外部效应的收益递增决定的。
有关研究表明,产出增长率或人均收入增长率与社会投入研究开发中的人力资本比重成正比,与人力资本在研究开发中的边际产出率成正比。特殊的知识和专业化的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3、人力资本的产权及其特性
(1)人力资本具有本体性的产权特征。人力资本的所有权天然的属于它的载体。这是一种独一无二的所有权,在任何制度下,在任何社会中概莫能外。这种不可分割性使得私人投资教育从而投资于人力资本的收益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归个人所有。
(2)人力资本具有流动性的特征。人力资本的可流动性使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可以得到发挥,可以尽可能的在市场流动中去寻求自身的边际效率最大化。人力资本的流动特征一定程度上刺激了私人对于教育进行投资的积极性。
三、结论和政策建议
1、加大投资是改善西部地区人力资本现状的基本途径
首先,继续加大教育投入力度,确保教育投资占财政支出比重稳步增长,同时鼓励社会团体、公民个人办学以及社会捐助和集资办学,完善教育投资结构。人力资本的资金筹集可以借鉴多种资金筹集方式,拓宽融资渠道,充分发挥有价证券市场的作用,可以通过发行教育股票和教育彩票的方式进行筹集。
其次,增加西部地区科研与开发经费的投入,尤其是加大科技三项费用和科学事业费支出,因为科技的进步对一个地区经济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最后,加大卫生投资支出。大力发展西部地区经济,特别是增加西部私人卫生支出,加大健康投资力度。
2、在“干中学”中充分利用西部地区的现有的人力资源
要制定优惠的政策,吸引投资合作,使西部素质不高的劳动者有更多的机会在“干中学”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在不明显增加人才总量的情况下增加人才资源的有效供给,避免无效的人才投资,而且通过示范效应,能形成对人才的巨大吸附力。
3、建立弹性引进人才的机制
(1)季节性引进人才。即西部政府或企事业单位向个人发出邀请来工作,或者是与东部政府或企事业单位对口合作,以合同作出约定。也可通过共同办学、合作研究等形式引进专家智力,邀请东部地区专家学者前来西部地区办校、讲学来传授知识和技术,或是通过建立研究所进行合作。
(2)引进离退休低龄人员。充分利用东部及至全国的离退休低龄人员也是西部地区引进人才的一种有效的方式。开发利用退休人才资源,使其在西部地区发挥余热,有所作为,将其先进经验和知识技能带到西部地区。
(3)回归计划。西部地区每年在东部地区毕业的大学生数量较多,但由于个人择业观的影响及西部较差的社会经济条件,学成后返回西部的人才不多。政府可通过制定政策,对于学成回到西部的学生或自愿支西的学生给予奖励和优惠。
4、优化人力资本配置、建立和完善人力资本管理的激励机制和政策
盘活现有人才资源可以成为一个切实有效的西部人力资源工作的突破口。要建立以分配为中心的人力资本的激励机制,在不断提高人力资本利用效率的同时,有效地防止西部人力资本的流失。建立西部人力资本市场,通过市场进行人力资本的合理科学配置。对于人才使用不当问题,要研究与优化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对有才能的破格提拔重用,为其提供施展才华的位置和机会;要优化人才环境,将人才的积极性,创造性保护好,引导好。
【参考文献】
[1] 阎淑敏.段兴民.西部人力资本投资体制的改革与创新[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2.01.
[2] 王琳.西部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及思路[J].经济观察,2007(1).
[3] 陈孝胜.西部人力资源开发与提升地方政府制度创新能力[J].开发研究,2005.4.
[4] 钱信松,张友连.人力资本产权归谁[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0(9).
【作者简介】
萧新桥(1982-)男,北京交通大学产业经济学专业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