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共产党宣言》的现实意义

2009-11-19

新西部下半月 2009年10期
关键词:科学社会主义共产党宣言现实意义

蔡 伟

【摘 要】 《共产党宣言》以丰富的科学内涵和科学社会主义思想,在今天仍指导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以大力发展生产力为基础;在改革开放中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坚持运用科学方法;同时,《宣言》关于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一系列观点,已为中国共产党人所继承、发扬,并在实践中取得了伟大成就。

【关键词】 《共产党宣言》;科学社会主义;现实意义[HK]

在深入学习、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时刻,我们迎来了世界共产党人的第一个政治宣言——《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发表161周年。161年来,《宣言》曾用200余种文字出版了1000多次。正如恩格斯在《宣言》“1890年德文版序言”中所说的那样:“它无疑是全部社会主义文献中传播最广和最具有国际性的著作。”[1]作为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性文献,《宣言》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了并继续产生着巨大而深刻的影响,同样对我国的革命和建设发挥着重大作用。

一、《宣言》概况

1、发表背景

在青年马克思的探索过程中,《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一次对未来社会的本质特征作了如下表述:“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人的)人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完全的、自觉的而且保存了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马克思在这里强调废除私有制、对物的占有,关注点是扬弃人的异化,着眼于人自身的发展。

1845年2月,恩格斯在《在爱尔非特的演说》中,明确表述了与马克思相同的观点。恩格斯强调指出“我们谈的是为所有的人创造生活条件,以便每个人都能自由地发展他的人的本性”。[2]同年秋,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生动地描述了共产主义社会“每个人的自由发展”的情景:“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而是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整整个生产,因而使我们有可能随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3]

1847年6月,恩格斯在《共产主义信条草案》中指出:“把社会组织成这样:使社会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完全自由地发展和发挥他的全部才能和力量,并且不会因此而危及这个社会的基本条件。”[4]这里恩格斯非常明确地把每个人的自由发展当做共产主义的目的和本质特征。11月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委托马克思和恩格斯起草一个党纲。1848年2月,英国伦敦瓦伦街19号一家不大的印刷所,印出了一本震撼世界、影响人类的小册子——《共产党宣言》。

2、基本内容

《宣言》引文说明了《宣言》产生的历史背景和目的、任务。

《宣言》第一章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学说,说明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第二章说明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特点、目的和任务,及共产党的理论和纲领;实现共产主义的道路问题;第三章是关于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文献,深刻分析了各种社会主义流派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阶级实质和危害,批判了当时流行的各种假社会主义,分析了各种假社会主义流派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并揭露了它们的阶级本质;第四章论述了共产党对各种反对党派的态度并阐明了共产党人革命斗争的思想策略。

《宣言》最后发出了国际主义的战斗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二、《宣言》的现实意义

1、《宣言》强调生产力在社会发展中的重大作用,指导着今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也必须以大力发展生产力为基础

实现共同富裕,促进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要有强大的物质基础来作支撑。要达到这一目的惟一可行的办法是大力发展生产力。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个体全面自由发展的重要基础。邓小平在1992年初视察南方的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条件和途径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和结果是——达到共同富裕。”[5]同时社会主义建设也不能离开人民发展的大道,必须以大力发展生产力为基础。

2、《宣言》提到“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为我们在改革开放中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提供了方向指南

《宣言》强调任何革命都要消灭先前存在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因此它不是共产主义所独有的特征。共产主义的特征是要废除资产主义的所有制。马克思恩格斯在《宣言》中指出:“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宣言》中提到“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6]这为我们在当今“一球两制”的现实世界中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在改革开放中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提供了方向指南。

又如,《宣言》提到“共产党人不管什么人用什么样的词语”,如“信息社会”、“福利社会”等来指称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只要坚持《宣言》提出的标准,把所有制问题看作基本问题,就可清晰地看到当代资本主义的社会本质与《宣言》中揭示的一样,仍是资本剥削劳动的私有制社会。在改革开放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进程中,我们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所强调的所有制这一基本问题,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原则,保证改革开放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

3、《宣言》的科学方法对当今改革开放具有启迪作用

一是分析人类社会发展大趋势的历史方法;二是把社会发展归结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分析方法;三是观察社会问题的阶级分析方法;四是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思想方法;五是在当前运动中同时代表运动未来的方法;六是保持共产党人形象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的方法。总之,《宣言》所体现的科学方法论与今日改革的联系十分密切。[7]

4、《宣言》关于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一系列观点,已为中国共产党人所继承、发扬,并在实践中取得了伟大成就

中国共产党80多年的历史告诉我们一个真理:科学社会主义是我们获得独立、摆脱苦难、建设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是我们过去、现在和将来必须永远坚持的科学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是共产党人的根本信仰,是全国人民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和强大精神支柱。马克思主义理论一旦把人民群众武装起来,就会变成强大的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就兴盛;反之就会走向衰落。

5、《宣言》对资本建立世界市场并向全球扩张过程的描述,揭示了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当今世界虽然出现了一系列新变化,在发展程度上不同于马克思恩格斯的时代,但资本主义世界的发展变化正是朝着他们在《宣言》中揭示的趋势而发展变化的,例如资本的全球化、贫富分化的日益加剧等等,都以活生生的现实一一验证《宣言》的预言。虽然《宣言》中没有“全球化”这个术语,但马克思恩格斯对“全球化”的本质和后果的深刻揭示,正是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真实写照。

《宣言》发表161年来的现代科技和生产力的发展,展现了实现每个人自由发展的可能性,社会主义事业的曲折发展使共产党逐步认识到了实现人的自由发展的重要性。中国共产党八十余年的奋斗历程,我们更能从中领悟《共产党宣言》中所阐明的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在联系。这对于我们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地位,更好地坚持和发展这一理论体系,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12版.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12版.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626.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12版.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5.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12版.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373.

[5]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6] 胡锦涛.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Z].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7] 刘书林〈共产党宣言〉的科学方法论与今日改革实践[J].马克思主义研究,1998.

【作者简介】

蔡伟(1985-),湖北省人,陕西省委党校2007级硕士班学员,研究方向: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猜你喜欢

科学社会主义共产党宣言现实意义
儒学视阈下刍议箪食瓢饮的颜回之乐与现实意义
民主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原则区别探讨
浅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的全面发展重要思想的指导意义
市场经济条件下,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必须坚持
《共产党宣言》教我们怎样做合格党员
心灵的旅程
论“教之道, 贵以专”的现实意义
当代社会政治思潮对中国的影响
科学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