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因素对深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影响及优化对策
2009-11-19侯建设
侯建设
伴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深化,特别是近年来的改革实践,后勤工作出现了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产生了不少无法化解的矛盾,问题多多,矛盾叠加,致使原来轰轰烈烈的后勤社会化改革出现了徘徊、停滞,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了“退而复原”的现象。深入探究之后不难发现,原因复杂,因素多样。这里,笔者仅从环境因素入手,剖析其对深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影响,并就如何优化改革环境进行一些思路方面的探寻。
一、现状影响分析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离不开社会大环境的支持,更脱离不了校内小环境的配合。目前,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已经受到了国家宏观政策环境、社会经济环境和校内微观环境等方面的严重影响。
(一)国家宏观政策环境
国家制度环境是决定高校改革行为的重要因素。然而,近年来,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深化,国家在相关政策支持方面存在着不到位或缺失的现象。
1.人事政策支撑不够,制约着后勤人员的合理流向
后勤社会化改革意味着后勤实体将逐步从学校教育事业系统中剥离并走向市场,这就决定了社会化的后勤实体必须按照市场原则进行人力资源配置。换言之,后勤职工必须进行合理合法的分流。分流职工何处去?校内循环流动只是一时之策,走向社会、自谋职业才是理想的路径。而实现由校内走向校外,就需要政府劳动部门出台相关的配套政策。遗憾的是,目前有关高校后勤职工分流的配套政策一直是空白的,正是这一缺失,使得很多高校在处理分流人员时显得很无奈。实现不了后勤人员依法合理的分流,就无法实现后勤人员的身份转变,也就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后勤实体从学校事业系统中完全剥离的问题。
2.税收政策变化不定,影响着后勤改革的长远推进
后勤要社会化,必然要求社会资本进入高校后勤服务市场,社会资本的进入是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然而,高等教育的公益性决定了高校后勤服务的微利性,它与社会资本的目标是矛盾的。如何解决这一矛盾?遵循市场机制,运用税收手段进行调控不失为一种长效的办法,即通过制定税收减免的法律法规,吸引社会资本最大限度地参与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鼓励支持校内后勤服务实体大胆地进行注册。从2000年2月28日财政部、税务总局发布的《关于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开始,到2007年8月18日《关于经营高校学生公寓及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的出台,7年来国家已先后发布了4个文件。这些文件的发布和实施,对后勤社会化改革起到了一定的政策性保障作用。但综观这些文件的特点以及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的一些问题,我们不难发现,这些文件都是过渡性的部门行政法规,且有明确的时效界定,一般不超过两年,这种税收优惠政策的阶段性和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持续性、长期性、艰巨性的矛盾,势必影响着社会资本的引入和校内服务实体积极性的发挥。而且,2007年颁布的新税收政策,缩小了高校后勤实体免征城镇土地使用税的范围,取消了原政策中“对高校后勤实体的所得,暂免征企业所得税”和“对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因建学生公寓而经批准征用的耕地,免征耕地占用税”的优惠政策。这一系列税收紧缩的政策,加剧了后勤企业的危机感,他们盼望已久的新政策,不是长期顺延,而是步步紧缩,这令他们感到不安。另外,2007年颁布的新税收政策的期限是到2008年年底,目前期限已毕,但新的政策尚未出台,是否还有,不得而知。
3.产权政策模糊不清,束缚着后勤改革的深化和发展
从高校后勤社会化的内涵来看,后勤实体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后勤社会化的关键所在,而产权明晰则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第一步。而当前后勤改革的实际情况是高校后勤资产的所有权归学校,真正属于后勤实体的只是部分的经营权,并不具有对其经营资产的所有权、处置权和收益权。这样的产权结构决定了后勤实体不能成为独立的法人实体,导致了后勤实体按企业化运行的法人主体地位的缺失。这样的产权现状,也决定了后勤实体不可能真正实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所以,严格来讲,目前已改制的许多后勤实体实际上是一种“模拟企业”,而不是真正的企业,很多后勤集团有名无实。
目前,对后勤实体的产权问题,许多高校都采取回避的态度,让后勤企业以“零”租赁或优惠价租赁的方式对后勤资产进行运作。这种运作模式只是一种过渡时期的过渡办法,随着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深化和推进,产权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关键因素。
(二)社会经济环境
1.社会经济环境对校园的不良渗透呈扩大态势
后勤实体从学校行政系统分离后,按照准企业模式运行,后勤的经费由原来的行政拨款改为通过有偿服务获取合理服务费用,校园内原来面向师生的福利性服务逐步取消并开始了有偿服务。正是因为后勤实体这种服务模式的变革,引来了社会各方的争议。比如,工商管理部门进入校园要求为学生服务的食堂必须进行工商登记注册,更为严重的是有些地方的工商部门以学校后勤实体的名字不规范为由进行罚款。有一所学校后勤实体的名字为“后勤集团公司”,当地工商部门认为该名称没有注册,违反《公司法》,开出罚单3万元,并强行划拨。税务部门经常到学校查账,公安部门天天到学校检查暂住人口,劳动监察部门动辄检查后勤的劳动用工情况,环境保护部门强收垃圾费、环保费,土地管理部门想方设法收取所谓的“土地受益金”,卫生监督部门、物价管理部门、新闻出版部门、计划生育部门、爱卫会、街道办事处等也都是后勤部门接待的“常客”。如此之多的各路“神仙”拥进校园,争相“执法”和“行政”,已严重影响了后勤实体的正常运行,而且呈不断扩大的态势。
2.后勤实体因疲于应付而陷入无奈之境
面对政府管理部门和执法部门的“检查”,后勤实体只能笑脸相迎,无奈地接受一些“吹毛求疵”的罚款,无奈地花费大量的人力、精力和财力,无奈地应付着这些在改革前很少有的麻烦。这种社会经济环境的巨大变化,影响着政府的公信力,这种普遍的不正常的现象还严重制约着后勤实体的发展,消磨着人们对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信心,使人们在隐约之中有一种担忧:后勤实体能走向社会吗?若真的走向社会,又能走多远呢?
(三)校内微观环境
后勤社会化改革以来,学校的环境也在悄无声息地发生着巨大变化,但令人忧心的是这种变化的态势不是良性发展。
1.校内改革的不平衡羁绊着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脚步
后勤承载着为教学、科研服务和保障的重要职能,是高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校的管理过程中,后勤在先行、保障和配套等方面的基础作用决定了后勤改革必须先行一步,这几年的改革实践也充分证明了后勤社会化改革相对于校内其他方面的改革的确是步伐较快、力度较大、成效较明显的,但问题也正是由于后勤改革单兵突进、孤军深入,从而陷入了进退维谷的境地。因为,校内的人事制度改革、干部制度改革、分配制度改革等虽然近几年也在不断深化,但相对于后勤改革仍然滞后,也没有与后勤改革同步推进。同在一个校园,同为学校职工,却承受着反差巨大的改革压力,这样的不平衡改革势必造成校园的不和谐。
2.改革目标的危机动摇着校内人员的改革信心
综观高校近两年的后勤社会化改革状况,不难发现这样一个事实:绝大多数高校在经过第一步改革即后勤实体和学校行政系统分开后,没有进行以规范分离为标志的第二步实质性改革,即“剥而不离”,而使社会化改革陷入了停滞不前的困境,甚至有些学校退回到了改革前的状态,在改革初期很多充满激情和希望的改革实践者,对改革的前景和目标产生了迷茫、困惑,出现了目标认识上的危机。面对这一现实困境,教育主管部门也提出了下一步改革和发展的思路和目标,但仍有不少人认为,所谓的目标只是一个战略的、理想的终极目标,对下一步的改革缺乏具体的指导作用,改革者在改革的实践中还是不知道怎么改,不知道做什么。特别是后勤职工,作为改革的直接参与者,这几年品尝了改革的酸甜苦辣,虽然感受到了广大师生对后勤工作的肯定和赞许,但感受更多的还是迷茫和困惑,因为他们在改革的过程中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不断下降,不仅受气,而且受歧视。时过境迁,当初爆发出的改革热情现在已转变为对改革的怨气、抵触和疑惑,甚至对改革失去了信心和希望。
二、优化环境的对策与思路
分析环境因素对当前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影响,就会启发我们思考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即造成当前环境不佳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不难判断,无论是人事政策的缺失、产权政策的模糊、税收政策的不完善,还是态势不断扩大的不良的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抑或是高校内部不适宜的环境氛围,都涉及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责任主体以及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参与者和实践者,即政府、学校和广大师生员工。所以,我们要想优化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环境,就必须认识到政府的主导和协调是优化环境的根本,学校的重视和支持是优化环境的关键,师生的理解和参与是优化环境的基础。
(一)政府的主导和协调是优化环境的根本
我们知道,从1999年开始的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从根源上而言是由政府发动、组织和主导的一场高等教育领域的深层次改革。可以说,没有政府的发动、推动,高校或后勤部门就不可能进行自身的彻底改革;没有政府的统筹协调和组织领导,后勤改革的方向就不可能指向社会化。同样,若后勤社会化继续向前推进,没有政府继续强有力的主导和协调,后勤社会化改革就只能长期处于徘徊状态。因为,前期改革过程中暴露出的各种问题和矛盾,如政策环境、社会经济环境等的变化,急需政府也只有政府才能够解决。所以,政府应该有组织地加大对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深化前行的相关理论研究,并根据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趋向以及高校教学、科研和师生生活对后勤的需求,提出一个符合国情、符合高校后勤改革现状、遵循科学发展观的后勤社会化改革目标。这个改革目标不能模糊不清,不可空洞无实,不要口号务虚,不应遥不可及,而应该是一个清晰明确、能够衡量、可以接受、可行可控的指向。政府应该针对当前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尽快完善政策环境方面所需的配套人事政策、产权政策、税收政策以及其他方面的特殊保护政策,以优化当前的政策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政府应该继续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加大对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协调、监控和资金投入力度,以确保改革的快速、健康发展。
(二)学校的重视和支持是优化环境的关键
学校是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最直接受益者,也是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责任主体。面对当前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过程中校内环境的变化和影响,学校应该采取积极的态度,针对不同的问题采取不同的措施,不断优化校内改革的环境。首先,要尽可能地避免后勤改革“单兵突进”。因为近几年广大后勤人员已经承受了巨大的改革压力,真正感受到了待岗失业和生存困难的滋味,若再不关注后勤群体的心态和压力,学校将会出现不和谐的现象,改革的成本就会加大。当然,高校其他方面的改革如人事改革、教学改革、分配改革相对于后勤社会化改革而言较为复杂,但也应积极创造条件,使校内的各种改革都能够整体推进。其次,高校要做好宣传教育和各种利益群体的协调工作。面对改革目标的危机以及大家对各种利益诉求的需要,高校要加大思想教育的力度,在校内营造一种理解改革、支持改革、参与改革的氛围。最后,高校要继续加大对后勤工作、后勤改革的重视和支持的力度。后勤改革经过前些年的全面推进,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高校已经享受了后勤改革的成果。尽管目前全国高校后勤改革进入了攻坚时期,也是比较困难的时期,但作为改革的责任主体,高校不能畏难退缩,学校领导应该投入更多的精力、财力,创新体制和机制,继续解放思想,大力推进改革。只有如此,才能不断巩固和扩大已经取得的改革成果。
(三)师生的参与和理解是优化环境的基础
在论及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受益者时,我们常常提到广大师生员工,这是因为,通过改革,广大师生支出同样的费用可以获得更好的服务态度、更高的服务质量。但在改革的过程中,大家的感受却是“原来不收费的收费了”“原来低价格的服务现在提价了”等,并因此对后勤改革和后勤实体产生怨言,发泄不良情绪,甚至不理解改革、不支持改革。这种情绪和怨言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反映出来的行为有时候是可怕的,是改革对象、改革的参与者对改革的一种态度,必然影响着改革的成效,制约着改革的步伐。高校应高度重视,要坚持以师生为本的改革理念,采取有效措施,加大与广大师生员工的沟通力度,提高后勤管理和改革工作的透明度,通过教育、引导,必要时运用经济补贴等手段平衡不同利益的关系,使大家理解后勤改革、支持后勤改革。
总之,环境因素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既要认真分析、评估环境因素对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重要影响,又要真正重视环境因素、调整环境因素,优化改革氛围。这是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组织者、实践者不能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
责编:路 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