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海话,广东话

2009-11-19闾丘露薇

晚报文萃·开心版 2009年18期
关键词:苏北方言普通话

闾丘露薇

14年前移民到香港,说广东话是形势所迫:一是对于歧视的眼光没有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讲广东话是最快融入社会的方法;二是因为自己的工作性质,如果不懂广东话,连电视和广播都听不懂看不懂,何谈聆听和交流,更何谈报道香港新闻。

其实作为一个在上海出生和生活了20多年的上海人,对于这样的环境并不陌生,因为在上海生活工作学习的外地人,有着我初到香港的同样处境,小时候,就连土生土长的上海同学,如果他的父母来自苏北,都会被冠上‘小苏北“的称号。不少大学外地来的同学,4年下来,都讲起了流利的上海话。

不过就在我离开的这10多年里面,上海开始改变L每次回上海,发现讲普通话的人越来越多。同样是这10年时间,香港也改变了,歧视的眼光越来越少,相反,香港人开始很努力地学习普通话。

于是出现了这样一个现象,那就是最近这些年来到香港工作的内地人,特别是海归,会听会讲广东话的人越来越少。如果问他们,为什么不学?他们会瞪大眼睛看着你:有必要吗?确实,他们的工作环境,出入的场所,普通话和英文已经足够了,因为他们身边的香港人,也是同样可以用这两种语言来交流的。只是有的时候觉得有点可惜,因为只有会听会讲,才看得明白周星驰的电影,才看得懂香港报纸上面的那些口语化的文章,才能够去深入了解这个生活着的地方,这个地方的人们。

上海话也是一样,一个把上海当成家的人,如果不明白这种方言的话,对于这个社会的了解,不得不说,有些缺憾。同样的,如果有一天,上海话,广东话,北京话,四川话……这些方言都消失了加上越来越雷同的建筑,还有什么特别的呢?

内心深处,应该是有着一种优越感的,这种优越感来自哪里,是否应该,其实也是值得探讨的一个问题。因为如果真正生活在一个地方,就应该表现出对这个地方的尊重,包括本土文化和语言。

而从另外一方面,让生活在这里的人,可以选择不说本地方言,说明了这个地方的包容,在这一点上,我一直为改变了的上海还有香港觉得骄傲,因为一个歧视非本地语言的地方,原因只有两个:自大和井底之蛙。

不管是上海还是香港,英文是从来没有受到过歧视的,同样的,那些不屑于上海话或者是广东话的人,也从来没有不屑过英文。说到底,因为差距依然存在,不像上海和香港,优越感,还有别人眼中的优势正在消失,或已经消失。

猜你喜欢

苏北方言普通话
方言文化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的渗透
试析陕西方言中的[]与大同方言中的
我是中国娃爱讲普通话
有一个讲方言很重的老师是种什么体验?
“西芹”老太
秦吉鸟,只为懂爱的人传情
偃师方言里的合音词
偃师方言里的合音词
17
广而告之推广普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