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语文课堂“活”起来

2009-11-18唐艳丽

阅读与作文(初中版) 2009年10期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教师

唐艳丽

常听到不少语文老师抱怨:上课老师是唱独角戏,不管你声嘶力竭还是温柔委婉,观众一律没反应,学生总是“尊口难开”这课上的没劲。细细想来是什么原因让学生三缄其口,学生好动,活泼容易接受新事物,中学教材的选定适合他们的年龄特点,他们的反应不应该如此呀。作为教师怎样打破这种僵局呢?让学生主动张口说话,让课堂“活”起来

一、改变教师形象培养情感亲和力

教师不是高高在上的传教士,而是和学生一起完成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要严肃,但更要亲切真诚,平易近人。绝不能冷若冰霜,严肃过度,或矫揉造作,故弄玄虚,使学生无所适从。教师即使遇到不顺心的事,也要努力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在课堂教学中创造一种宽松民主的气氛,教学是师生联袂演出,师生面临的是共同的教学目标和任务,只有双方携起手来,互相理解,互相尊重,密切合作,双方的积极性才能充分调动起来。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有了感情倾向,学生才会自觉自愿地接受教育并乐于请教,教学才能顺利进行。韩愈说得好:“亲其师,方能信其道。”如果师生在情感上不和谐,教师对学生不热爱,甚至见到学生就烦,学生对教师毫无感情,甚至见了老师如同老鼠见了猫,双方在思想上首先就不愉快,还谈什么教学?

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国最早的教育家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也说过:“追求优异的成绩……不但同我们教什么有关系,而且同我们怎样教和怎样引起学生的兴趣有关系。”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人对事物的一种向往、迷恋、积极探索追求的心理倾向。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学习的情感动力,是求知欲的源泉。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去寻幽探胜。所以,它是学生学习的内动力。能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产生心理上的爱好和追求,是学生学习活动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也是学生学好语文课的入门向导。作为语文教师,应不失时机的点燃学生的兴趣之火,变学生被动、消极的“要我学”为热情生动的“我要学”,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教师要不断完善专业水平,跟上时代步伐

教师的文化素质是指教师在专业教学中所具有的科学文化知识结构。它不单指数理化、文史地等知识,也包括人生观、价值观等观念形态的文化。教师既要有所教学科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还要具有文、史、哲等学科的一般知识。优秀的教师语文的基础知识扎实,文化知识广博,教学的基本功过硬。备课认真、细致,深入体会文本要义,字斟句酌,对学生的学习底线了如指掌,因此能娴熟地驾驭教材和正确地回答学生的提问,把课上得精彩,诱人。常言说的好:活到老学到老,这是一个竞争的时代,知识更新的快,作为学生的领头人我们必须不断的学习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面向生活、面向社会的大语文观已是语文教改的方向。语文的外延广泛所以语文教师仅仅是教好课本的知识是不够的。

四、开展竞赛,调动学习兴趣

初中学生具有进取心和荣誉感,尤其在市场经济竞争的熏陶下,学生的竞争意识更加激烈。将竞争机制引入课堂教学中来,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形式。例如,我们可以将口语交际变化成竞赛形式;问答可以来一个“抢答”,以及书写比赛,猜谜语大赛,演讲比赛等多种多样的形式;再用积分法,给予鼓励效果更佳。课堂上适当的竞赛,学生乐于参与,乐于争先,乐于学习,这就调动了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放飞思绪,彰显个性

“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培养鹦鹉学舌的模仿者,而是培养能够自己独立思考的创新者。”语文教材固然是经过精心筛选的名家名篇,但这些名篇所昭示的相对于整个浩瀚而复杂的宇宙来说只是一家之言、一孔之见。教育的重任就在于让更多的学生去超越前人。“长江后浪推前浪,当悟新人换旧人”。所以,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地让学生放飞思绪,各抒己见,畅谈真正个人的创造性的解读。个性是创造力的源泉,个性将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充满活力。每个教师都应该积极地、耐心地去俯下身来倾听每个孩子的声音,用一双热情、冷静、智慧的眼睛去发现、珍视每一棵富有个性的小苗苗,并创造机会,让他们尽兴地表达见解、表现自我、展示才华,让个性在教学中闪光!在教授《愚公移山》一课时让同学评价愚公的形象,“百家争鸣”的现象就出现了,有的同学对愚公的做法持否定态度,有的则赞同,并且都阐述了自己的理由,学生由被动回答到我要说话,课堂气氛活跃、教师的工作激情自然就上来了。

六、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

每个人都有成功的欲望。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来自于“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根本的方法就是让他们享受到成功的欢乐。课堂教学过程中,多方面为学生创造条件,提供尽可能多的尝试成功的机会,充分寻找他们的闪光点,给予鼓励。教师还应充分尊重学生,给学生以安全感和成就感。学生答题正确时,要加以鼓励;出现错误时,应给予指导;思维受阻时,应善于启发诱导。促使学生获得成功,使之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功。对于那些讨厌语文学科、学习有些掉队、存在着不同程度自卑心理的学生,更需要鼓励,课堂上可以把一些简单的问题留给他们,让他们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产生学习的积极性。

总之,教师应树立以发展为本的观念,走进学生心灵世界,投其所“好”,促其乐学,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语文课堂就会风生水起真正“活”起来。

(作者为江苏赣榆金山中学)

猜你喜欢

语文课堂教学教师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秋天在哪里
美育教师
我的语文书
跨越式跳高课堂教学设计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