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目一盼,秀口一开
2009-11-18纪勇
纪 勇
导语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正因其难,所以一旦开了好头,后面的事情就一顺百顺。写文章亦如此,好的开头是成功文章的一半。古人有“龙头凤尾”之说,“龙头”一伸,全文调定,其后文思奔涌,洋洋洒洒,全随作者意愿。
文章的开头段落,其主要作用大概有这么几类:点明主旨,引发悬念,铺垫背景,交代人物,凸显事件等。而不同的作者在构写开头段的时候手法又是变化多端的,有些段落,其构思之妙,堪称一绝。我们来欣赏一些独具特色的段落,从中悟出一些写作秘诀吧。
文段1
一声深沉的、骄傲的嗥叫,从一个山崖荡漾到另一个山崖,回响在山谷中,渐渐地消失在漆黑的夜色里。这是一种不驯服的、对抗性的悲鸣,是对世界上一切苦难的蔑视情感的进发。
品赏
这是一种平地惊雷式开头段。写作者利用人普遍的好奇心理,把文章要写的材料中的一个最紧要最叩击人心的地方挑出来,一下子抓住人的眼球,提起人的阅读兴趣,达到先声夺人的目的。奥尔多·利奥波德要写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考,开头却以一声惊心动魄的嗥叫开启文章,把那种声音的延续放到那种弥漫的夜色中,把人的宁静拉到动荡、危机的境地,使人不由得不想去探个究竟。
这一段仅仅两句话,但写得极有章法。
第一句,写实,用一个比较长的句子来呈现,与那叫声在山间巨大的回荡和产生的悠长绵延的实际效果相吻合。句子中用了几个很普通但极显修辞功底的词语,把这一效果彰显出来了。作者用“深沉、骄傲”来修饰“一声嗥叫”,不仅从声音中听出了音质,还听出了狼的内心的一种情态,尤其是,这样一修饰,拉长了音节,从急促变得悠长,这不正与那声音相吻合么?写声音从一个山崖传到另一个山崖,用一个“荡漾”,有一种质感、动态感、形象感,那声音是一圈一圈、一波一波漾开去的,把山间的回声体验得格外真切。用“渐渐”修饰“消失”,一下子就把漫长的过程体现出来了。把这声音放在“漆黑的夜色里”。看似顺手拈来,实则亦是细心体验的结果。增加了那声音的神秘感和恐惧感。
第二句,写虚,是对这声音的一种感悟,是作者的一种理解。这理解正是作者对人与自然关系思考的背景下的产物。两句话的开头,把狼嚎的特写与深沉的思考结合起来。把狼的痛苦的哀嚎、反抗的呼叫、生命的宣言与作者对生态遭到破坏的深深忧虑结合在一起。给人以心灵的震撼。
文段2
他们去哪儿?归家还是远行?然而不管是归家还是远行,都基于同一事实:他们正在路上。归家,说明他们在此之前,曾有离家之举。而远行,则是离家而去。
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
品赏
这是一种辨异求同式开头段。形式上是两个段落,实质上都是起着一个共同作用,引出文章。第二段只不过是为了把思考引出的结论突出。引起人们特别关注,才另起一段的。第一段,用两个问句,没有特别之处,但后面三句引申,则把这没有什么新鲜意思的问句变得有了令人咀嚼的味道。一般人不这样写,是因为没有进入辨异求同的思维阶段。看来,确实想和不想不一样。一个司空见惯的问题。一想,就想出了文章思路。归家、远行,方向相反,是其异;而二者又都归向一个前提:离家。不管是现在进行时,还是过去完成时,这个事实都必然存在,这是同,从这一“同”中,发现了一个问题:为什么人总是要离家?由此得出一个判断:“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这结论一出,整篇文童的思路之门就打开了,人为什么有克制不住的离家欲望,那是怎样一种欲望,这里的“家”有没有特别含义。那么“离家”有没有什么寄托,既然总要“离家”,那何必又要建家。其间任何一个问题思考透了,都有一篇文章可做。
文段3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王维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方魂牵梦萦的土地。得意时想到它,失意时想到它。逢年逢节,触景生情,随时随地想到它。海天茫茫,风尘碌碌,酒阑灯地人散后,良辰美景奈何天,洛阳秋风,巴山夜雨,都会情不自禁地惦念它。离得远了久了,使人愁肠百结:“客合并州数十霜,却忘并州是故乡。”好不容易能回家了,偏又忐忑不安:“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切,不敢问来人。”“异乡人”这三个字,听起来音色苍凉;他乡遏故知,则是人生一快。一个怯生生的船家女,偶尔在江上听到乡音,就不觉喜上眉梢,顾不得娇羞,和隔船的陌生男子搭讪:“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船暂相问,或恐是同乡。”辽阔的空间,悠邈的时间,都不会使这种感情褪色:这就是乡土情结。
品赏
这是一种诗意氤氲式开头段。先引一首唐诗,把写作话题圈定在诗歌所辖定的范围内。现在的中学生写作文喜欢写一个“题记”之类的东西,就是由这样的“模式”转化而来。接下来写生活中的一种普遍现象,语言极为平实。再由平实的现实生活情景转入撩人情怀的情景描写,“海天茫茫,风尘碌碌,酒阑灯她人散后,良辰美景奈何天,洛阳秋风,巴山夜雨”,不仅对仗,而且化用诗句,妙用诗典,使文章进入诗意氤氲的境地。如此还不尽意,作者的思路一经打开,便犹如滚滚江河,奔泻汹涌,一连串的生活情景下的诗句汩汩而来。这些诗句在作者边想象边描写的情况下或只句或片段的引用,把一种人与乡土的情感表达得厚重和深沉,千回百转之后,推出本文的主题——乡土情结,既水到渠成,又使人印象深刻。
文段4
如果让我写一本小说,以北平作背景,我不至于害怕,因为我可以捡着我知道的写,而躲开我所不知道的。但要让我把北平一一道来,我没办法。北平的地方那么大,事情那么多,我知道的真是太少了,虽然我生在那里,一直到二十七岁才离开。以名胜说,我没有到过陶然亭,这多么可笑!以此类推,我所知道的那点只是“我的北平”,而我的北平大概等于牛之一毛。
品赏
这是一种抑扬衬显式开头段。全段共五句话,朴朴实实的五句话,前两句以假设的笔调把写小说与写实文对照起来写,说要“我”把北平一一写出来,“我没办法”,这是一抑;我生活在北平到廿七岁才离开,却对北京知之甚少,二抑;就连大名鼎鼎的陶然亭,我都没到过,三抑;我所写的只是“我的北平”,那只是北平“牛之一毛”,四抑。这样谦虚,似很危险,一般只喜欢说大话唱高调的读者很可能见此等“没水平”的文章就弃它而去了。而老舍就有这样的胆量气度,就凭他这样款语漫道的笔调,就足显善于叙事描写的功底,细心的读者必然会想看看“他的北平”到底是怎样的北平,这牛之一毛到底是何等样子。仔细想想,作者说的倒也是实话,北京确实很大,凭一人之眼难以看全,凭一人之力难以写尽,而实际表达效果却是即使你看不到写全北京的文章,单
看“我的北平”,就足以令人心向往之。这样的“一扬”才是实际效果。作者越谦虚,越显得北平广大、神秘、深厚、渊博,才越显出作者对北平的深切情意。
文段5
青的山,空蒙。绿的水,清浅。吊脚楼,一座又一座,依河而建;小舟,一艘又一艘,滑过水面。虽是第一次来,眼前的景致却十分熟悉,熟悉得让我不无疑惑地想起了人的前世与令生。人生很多事要解释起来是很困难的。解释不了时,便只能往前世去想!
品赏
这是一种美景描画式开头段。前三句的景物描写是很能吸引人的。前两句整齐对仗,短句式,轻决,干净,其语词配合,又别有一番风味,三二停顿句式。正是名词短语与形容词的顿断式组合,新鲜,有味。第三句又自成对使,也是有别于一般的短句子。但与前两句又有区别,显得既有一致性,又富有变化性。这种新的格式,有类似于诗歌的自由美感,极具魅力。第四句写对这景物的感受,表达上有些奇怪,即使第一次来,却感到景物是那样熟悉,熟悉得怀疑是不是自己前生在此生活过。让人想到贾宝玉第一次看到林黛玉就说这妹妹我见过,林黛玉也觉得贾宝玉很熟悉。这里用“前世与今生”来解释人生的很多事情,会使人想到《红楼梦》,文化的味道在此显现。作者用这种写法来写见到的自然景物,是不是暗含了对自然景物的一种情愫?文章这样的开头,字数不多。其艺术张力确实巨大。
文段6
一提起借钱,没有几个人不胆战心惊的。有限的几张钞票,好端端地隐居在自己口袋里,忽然一只手伸过来把它带走,真教人一点安全感都没有。借钱的威胁不下于核子战争:后者毕竟不常发生,而且同难者众,前者的命中率却是百分之百,天下之大,那只手却是朝你一个人伸过来的。
品赏
这是一种常中出奇式开头段。在一股有稳定收入的圈子里,似乎借钱的现象极少见了,但在更多的人群之间借钱的事还是时有发生的,一般人对这类事也不会有太多地关注,既然是生活常景嘛。自然不太会引人注意。而余光中先生在这常景里生发了奇怪的想法,这借钱令人“胆战心惊”,且“没有几个人不”这样。这本已经显得夸张了,他还不够,再次夸张,说“借钱的威胁不下于核子战争”,简直越说越奇,还要不厌其烦地比较借钱与核子战争的不同,还要用“命中率百分之百”、“那只手”“朝你一个人伸过来”,令人毛骨悚然。这样的夸张性描写,直吊人们阅读的胃口,使读者极欲一睹这是怎样一种借钱。以解心中的悬念。文段还用拟人化手法,把对自己的钱的爱惜之情表现出来,显得幽默有趣。一个“隐居”,用来写“钱”,表现了钱之主人的多种心理:钱自身不多,藏在身上的某处,是隐秘的,这里透出爱惜之情;这是民族文化心理的一种反映——不露富;而借钱之人竟然连“隐居”于他人身上的钱也发现了。真是狡猾之极,隐隐地也有点嫉恶之情。由此想到的是一般人的境界,还有没有其它境界呢,自然就引起下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