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聪明人也会“败走麦城”

2009-11-18王超凡

投资与理财 2009年20期
关键词:大亨股民亏损

王超凡

读着《投资中的心理学》一书,我想起一个有趣的敌事。一位石油大亨死后到天堂去参加会议,一进会议室,发现已经座无虚席,没有地方落座,于是他灵机一动,大喊一声:“地狱里发现石油了!”这一喊不要紧,天堂里的石油大亨们纷纷向地狱跑去,很快,天堂里就只剩下那位大亨了。这时。大亨心想,大家都跑了过去,莫非地狱里真的发现石油了?于是,他也急匆匆地向地狱跑去。

地狱里也许没有一滴石油,但跑去那里受苦却是事实。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是一种典型的授资心理偏差。

行为金融学认为,一个现实的投资者都不是完整意义上的“理性人”,其决策行为不仅受制于外部环境,更会受到自身固有的各种认知偏差的影响,一些以前成功或失败的经历将影响今后的决策。所以华尔街有句名言“市场永远都被两样东西控制——恐惧与贪婪!”

在股市上,当大家认识到熊市终于来了,股民们就开始恐惧。这种恐惧是相互感染的,当感染到每一个普通股民都恐惧时,熊市通常已接近尾声。这个时候,敢于逆大众心理而动的人往往能获得先机。然而,恐惧使我们在应该进场的时候反而割肉出场了。

相反,在股市牛市的末端,大家都在赚钱,全国股民都表现出贪婪的时候,股市出现热门股的时候,人人都在追捧,但你有能力抵住诱惑吗?人的贪婪常使股民在股票的最高点买入股票,成为世纪大套,2007年入市的部分股民便是如此。因为那时的牛市让他们取得了部分的胜利而引发贪婪和轻敌,情绪左右了理性操作,最终遇到2008年的熊市,将盈利变成了深度的套牢。

现实中人的大脑思维及情绪非常复杂,仅用“恐惧”和“贪婪”两个词语来描述影响人们投资决策的心理因素,是远远不够的。例如,投资者在购买保险时就表现出规避风险的心理,但是在买彩票的时候却表现出寻求风险的心理。人们将过于自信、自豪和懊悔等心理带入投资行为中,表现出很多有趣现象,比如赌场的钱效应、蛇咬效应、羊群效应、试图翻本效应,等等。

比如,在股票市场上,投资者往往对亏损的股票存在惜售心理,继续持有亏损的股票,不愿意实现亏损,而在盈利面前趋向回避风险,愿意较早卖出股票以锁定利润。这种心理不难理解。投资者为了避免损失引起的后悔与尴尬而竭力规避损失,因为一旦出现损失实现。则证明之前的判断是错误的;投资者急于实现盈利是为了证明自我,出于骄傲自大心理所致。而研究表明,中国的授资者更倾向于卖出盈利股票,继续持有亏损股票,而且这种倾向比国外投资者更为严重。

一个有头脑的投资者“败走麦城”,就是因为他受到了心理偏差的控制而造成决策失误,投资者只有控制了自己的内心,才能真正长期获益,这就是这本书给我们的启示。

仔细阅读一下《投资中的心理学》一书,相信你能在其中找到自己做投资决策的影子。

猜你喜欢

大亨股民亏损
火箭大亨突然离世,巨额遗产留给一只猫
大亨凭啥是大亨
A Brief Review of Translation Critiques of George Kao’s Chinese Version of TheGreatGatsby
无印良品:从亏损10亿到营收1410亿 4年内起死回生就靠这7招
Dorel及其Cycling Sports Group报告2016年亏损
大幅亏损的氮肥企业该何去何从
“烧钱”可持续性存疑美团被曝全年亏损72亿
影业大亨的慈善帝国
悲催的股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