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融危机下经济报道更应突显人文关怀

2009-11-17

活力 2009年14期
关键词:金融危机市民人文

周 辰

世界性的金融危机,是个巨大的宏观报道选题,也是任何经济记者不会放弃的选题。但作为地方媒体尤其是与百姓生活贴近的都市晚报的记者,我想我们更应该以整个经济形势为背景,站在本地方本区域的看台,怀揣市民视角,本着人文关怀的精神采写“金融危机”下的经济报道。

百姓视角:结合本地“近”看“危机”

2008年9月,美国投行雷曼兄弟倒闭成为金融海啸随后在全球席卷开来的一个标志,全球经济开始进入一个深度调整期。自全球金融危机信号一显现,全球的大众媒体立即对此给予了超乎寻常的关注。可以说,正在发展的金融危机,给全球经济带来危机和挑战的同时,也给经济新闻带来前所未有的报道机遇。

作为地方晚报,报道既要体现地方特点也要紧跟大势解读形式。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每一根经济神经的颤动都可能牵动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地域不同人的经济命运及个人生活。新晚报2008年10月20日一篇《冰城人秋寒中感受金融风暴》的通讯报道,首次让冰城人将电视广播中“金融危机”概念现实化,报道中几个主要人物都是哈市人,他们或是纸业出口公司经理,或是留美大学生,或是证券交易所业务员和旅行社经理,对他们当前生活状态的解读,即是对普通百姓当前经济形势下人本关注,也是媒体能呈现给读者的“金融危机”最好的解读。

生活报一篇《金融危机带来新节俭生活》也通过陈列统计权威数字,采访商业、餐饮业市民消费变化将“危机影响报道”本地化。

金融危机是经济问题,但是任何问题最终是人的问题,表现人,应该是所有新闻的归宿。关注巨大的社会变动之下的个体经验,体现对人的关注与体恤,因而处理的新闻很成功。

关注民生:“生钱”类报道紧随其后

经济危机之下,缺乏较好的投资渠道。“如何赚钱”“如何钱生钱”成为大家关心的话题。因此,除了对市民生活“现状”进行客观报道,拉近百姓对当前经济形势的理解外,如何在这种形势下最大限度减小“钱袋缩水”的程度,增强理财能力的“生钱”报道,此时也成为媒体在金融危机下财经报道的另一个重要方向。

2008年10月,金融危机伊始,《新晚报》即敏锐地辟出两个整版从楼市、车市、金融投资、收藏投资等多个经济领域全方位地采访,行业现状,提出专家理财建意,推出《直击金融风暴·哈埠篇》,对市民如何面对股市、存款以什么形式好、基金如何投资、保险是否继续、楼市是否该出手等等。这些新闻既有一定的话题性,服务性也更强。实现了经济新闻的重要功能,也为广大市民乐道。另外,南方一些主要城市的媒体也在此次推出了“生钱”专栏等,教市民如何对家庭开资开源截流。《广州日报》理财版“投资红绿灯”栏目中的“走出去”系列报道,主要是向本土投资者推荐到境外投资方向、方法、建议。重点栏目“投资对对碰”向中小投资者推荐投资加盟连锁行业的利弊,这种深入采访为有意创业的中小投资者们提供了最实际的内容。

解读政策:政策报道市民角度解析

金融危机波及全球后,我国也相继出台各种措施刺激经济,单纯的经济政策报道读者读起来晦涩难懂,要脱离就政策谈政策窠臼,就必须将经济政策报道向社会终端引申。央行2008年几次调低利率刺激经济,报道利率下调,则要从老百姓存贷款利息变化谈起,可以引申为以下主题:利率下降后,按揭购房一族每月将省多少钱?钱存银行还划不划算?新的利率条件下,如何理财?有点闲钱是提前还房贷还是做投资?从这些视角出发,《新晚报》连续刊登《再降息“房贷族”减负——30万房贷15年能省4万多》等系列报道,一下子贴近了读者的生活,引起较好反响。

另外,国家下拨40 000亿资金支持地方建设扩大内需,这些巨大的国家投资分配到本地区的能有多少?这些下拨下来的资金都用到了什么地方,支持了那些建设?都是百姓所关心、关注的。随后,《延寿两初中校舍改造获国家拨款》、《5所中职教育学校获国家投资建楼》等系列报道相应对此给出了答案。

总之,微观切入的大局意识,即是以微观的小切口、小人物和小故事来撬动一个宏观主题。越小就是越接近社会经济的毛细血管,在宏观背景的映衬下也越具有戏剧性和可读性。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要体现总体观察的人文意识,凸现大变革经济背景下的国家、地区、公司、企业家和普通公众的命运,彰显人文关怀。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一路披荆斩棘,高歌前行。作为某一企业、地区和个人,或有沉浮,但作为整个行业、地区和一类人群,同时遇到全球金融海啸这么大的冲击和影响,还是第一次。这就要求我们的经济新闻,在针对一个地区、行业和企业日常市场行为作出坚硬的技术分析和报道外,还要多一点人文关怀。□

(编辑/李舶)

猜你喜欢

金融危机市民人文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公允价值会计的历史沿革及其推动因素
送清凉
氣溫驟降 杭州市民溫泉裡涮火鍋抗寒冬
浅析金融危机化解救助的效果
浅析金融危机化解救助的效果
人文社科
写人文的写作方法
“意义”的问题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