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新闻采访中的“霍桑效应”
2009-11-17于世伟
于世伟
“霍桑效应”(hawtheme effect)是20世纪30年代一些在美国芝加哥的西方电器公司霍桑工厂研究人员发现的一种现象。研究人员最初注意到,当答应给一群装配电话机的女工以经期假、提前下班以及在工作期间供应一餐热食时,她们的产量随之增加。但是,后来经期假被取消并把下班时间推迟,她们的产量仍然不断增长。研究者们起初无法解释这种现象,后来才认识到,这是由于女工们正是受到研究者的注意造成的。正是研究者们关注,改变了他们所希望考察的工人们的生产行为。
“霍桑效应”虽然是在科学研究中产生的一种现象,但它几乎存在于一切社会领域。只要是由“受到注意”引起的异常反应,都属于这一效应。在一些采访活动中,采访对象由于受到记者及相关部门的“注意”,“霍桑效应”就或多或少地产生了。尤其当采访借助摄像机等介于记者与采访对象之间的“第三者”时,“霍桑效应”表现得更加明显。
“霍桑效应”对新闻的第一要素——真实性具有极强的杀伤力,会直接导致新闻作品的失实。此外,“霍桑效应”对采访对象的行为影响还表现在可能导致其婉拒采访。一方面,采访对象的心理预存立场,或怕出风头,怕露富、怕曝光,或有难言之隐等,都会拒绝采访;另一方面,采访对象对采访及报道效果的反向预期,以致于说出一些与事实有出入的情况,也是“霍桑效应”在采访活动中的突出反映。
那么,在新闻采访过程中,广大新闻工作者应该如何避免“霍桑效应”来干扰采访工作呢?
第一,记者要有互证意识。纽约时报记者尼尔·麦克尼尔有一句名言:“人家说什么就信什么的记者迟早要出岔子”。因为采访对象意识到是在与记者打交道,不同个性特征、不同动机的采访对象发生“霍桑效应”的强度不尽相同,反应强烈的采访对象可能是一个“危险的采访对象”,他有可能蓄意提供假材料。在竞争极其激烈的新闻界,一个合格的记者尤其要胸怀这种意识。
在当前时代,利用网络采访已日渐成为一种趋势。网络特性使得采访对象具有不受时空限制、匿名等特点,这种新闻的采访手段在带给我们诸多好处同时,有时也让采访与被采访者失去了面对面的交谈机会,记者再也不能依靠“察言观色”,传统采访中的亲和力也基本丧失。不过,记者和采访对象的“采访心理场”也就是产生“霍桑效应”的条件并没有消失,反而因网络的虚拟而所有放大,因此更需要记者具有把关人意识。
2008年5月份,记者从所在地农业部门获得一条信息,某村一个村子有近30多个人在北京开饭店,笔者当时做记者不久,向主任报告了这件事,主任也认为有新闻点,就派笔者到该村采访。在当地乡镇领导陪同下,笔者仅与该村村长进行了交谈,根本没想要到村长提及的村民家核实,结果报道出来后,文章中提及的一位村民认为把他家收入写高了,直接找到了报社。现在回想起来,这次采访就犯了典型的错误,因上级领导就在身边,村长为了显示其成绩,就不自觉地虚报了一些村民的收入,于是“霍桑效应”就产生了。
通过多年实践,笔者逐步摸索出一些办法,在采访中尽量多采访一些与采访对象相关的人和事,以便互相对照,已获得最贴近事实的素材。比如,许多记者都在使用的勾推采访法。这是艾丰在《新闻采访方法论》中总结的一个方法。所谓“勾推法”,说的是唐朝时,有一个官员在审案时,不先问原告与被告,而先问他们身边的人,以此来了解案情真相。勾推采访法就借用此名,在新闻采访中,不先把“新闻的主角”,定为采访对象,而先以与新闻主角相关的人作为采访对象,从而减缓“霍桑效应”带来的负效应。
第二,记者要环境意识。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与变化发展的。这就是说,我们在采访这个人的同时如能观察他所在环境的具体情况,对避免“霍桑效应”具有很大益处。选择一个比较合适的采访环境,让对方静下心来,形成良好的气氛,尽可能减小“霍桑效应”产生条件,保证采访顺利进行,以便达到采访目的。切忌不要摆出记者做派,拿出采访本等工具,制造一种采访气氛。
美联社记者休·马利根认为:“假如让你选择访问的场所,要设法做到在后台约见演员,在车站约见侦探,在会议室约见法官,在室外竞选讲台约见政治家,在栏圈里约见野牛骑土。这样如果没有恰当的话可供引用,你至少也可以从他所在的自然环境中找到主题。首要的是,要避免在旅馆的房间里约见被访问人。
我们知道,一般来说,新闻采访都是通过和采访对象的语言交流来获取信息,但是借观察、运用资料等方式采访也是新闻采访中经常要用到的问题,有时还可能是新闻写作的关键。这种采访办法,在学术界被称为非言语信息采访。这种方法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新闻记者通过言语之外的传播方式影响采访对象以获得新闻信息的活动;二是指新闻记者通过对采访对象非言语行为及其环境的观察、分析而获得新闻信息的途径。这两种操作都一般都可以减缓采访中“霍桑效应”的影响。
记得2006年暑期,单位指派我到某村采访一位刚考上大学的特困生,联系采访时,这位学生主动要到报社来,但我还是决定到她家中去看一下。到她家后,发现她家不仅住房宽敞,家中摆设也算中等,交谈后得知她家并没有生重病的人,初步判断她家的生活条件并不像资料上所说的特别困难。随后笔者又到这个村的干部及邻居家了解了一些侧面情况,进一步印证了这个判断。应该说,能做出符合实际结论,就是因为选择了合适环境。
第三,记者要有平等意识。俗话说,记者是无冕之王,这就是说,记者与所有采访者都是平等的,一个合格的记者要有面对高官不气馁,面对百姓不轻视的态度,要有平视意识。记者只要保有这样意识,才能与采访对象形成平等关系,在一定层面上减少“霍桑效应”的影响。
王志在做央视主持人曾说过,采访中的“平视”就是当你面对强者的时候,你要给他压下去,当你面对弱者的时候要给他扶一下。摄影机架起来之后,指示灯亮起来之后,没有几个人能很真实地表现自己,即便是专业人士都有那么长时间的适应过程。所以在现场记者要采用平视眼光,目的是什么?要达到还原真实,让他把自己的心里话说出来,让他把自己的真实意思表达出来。
在一线采访的记者都知道,出于职业的需要,记者在访问中,上至国家元首、专家名流,下至平民百姓、小商小贩,都会接触到。因此具有平视意识,克服 “惧上心理”和“轻下心理”是克服“霍桑效应”的关键之一。在记者面前,无论是名流高官还是普通百姓,都只有一种身份:采访对象。记者与采访对象之间是平等关系,没有上下之分。所以通过“平视还原真实”,从而可在一定程度上消减采访中的“霍桑效应”。□
(编辑/李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