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闻采访纵横谈

2009-11-17华景琴

活力 2009年14期
关键词:群众

华景琴

新闻采访是新闻的源泉。世界上没有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同样,新闻的源泉必须经过认认真真深入基层,深入采访对象,深入挖掘事物的本质及内在联系,经过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调查研究,桉照党的方针政策和正确的舆论导向,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才能使有血有肉的新闻以高屋建瓴之势赢得新闻价值,更好地发挥新闻媒体传播给受众读者与观众的作用。

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根深才能叶茂”,就是这个道理。纵观历史上报纸广播乃至今天电视新闻,凡名篇佳作之战,必经成功采访之途。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写道,“研究必须充分占有材料,分析它的各种发展形式,探寻这些形式的内在联系”。这既是马克思关于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简要概括,又是对我们如何做好新闻工作的一种提示。因为新闻工作从根本上说来,也是调查研究的专业工作者。

笔者认为,搞好新闻采访应做好以下几点:

第一,不打无准备之仗。凡接到一个采访任务,就要着先了解一下采访的事件与对象的有关情况。有目的、有目标地准备一些问题,做到有的放矢。而不至于到那不知从什么角度采,问些啥问题,要达到什么效果。换句话,不至于跑题或谈不到点子上,挖不出典型事例,出现牵强附会的尴尬局面,浮皮潦草、鸣锣收兵、一无所获。同时采访前要对相关的同类型报道,有关上级政策、法规都要学习和掌握,而不至于出现违背党的方针政策与法规的宣传。要做好采访或调研提纲,做到有备而来、运筹帷幄。

第二,要边采访边分析,开动头脑“加工厂”,实事求是,因人制宜、因事制宜。有的记者凭着道听途说一点信息,到那就非让人往他提前拟定的框框上说。可被采访的对象老是说“这方面,我们还没做到”。新闻最忌“拿靴子找脚”,违背事实,胡编乱造。因此,就必须尊重事实。有的时候,你要采访的事他没有。可他顺便说出一些别的内容一闪即过。如果你不留心,便轻易溜掉,另一个好的新闻线索十分可惜地就被淹没了。这就是遇不上伯乐之悲哀和缺憾。老百姓管这叫“钻牛角尖”、“认准那一门了”。因此,新闻采访要有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不要抱残守缺,要善于观察和发现新问题、情况,这叫新闻敏感。一次,笔者在一个单位原打算采访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林下经济,可怎么也不上路。无意中,他场负责人谈今年秋天森防工作、林政管理、管得如何如何。我们及时抓住这个新线索,让他慢点、细点、顺着这条线索谈下去,结果非常成功。我们写了稿件还拍了画面,市里三家新闻单位相继发表。

第三,新闻采访要甘当小学生。毛泽东同志指出“没有放下臭架子、甘当小学生的态度,没有求知的欲望,是一定不能做,也一定做不好的。”

有相当一些记者,自以为了不起,盛气凌人,到基层先要材料后拍照,找人问个情况角审犯人似的。老百姓不买他的账,问啥都说“不知道”所以,他什么也了解不到。这种不和群众打成一片,群众有话不愿和他讲的状况不改变,他就一无所获。新华社老一辈记者穆青同志在采访写《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录》到兰考县同群众同吃住,多次步行五十多里到村庄、农户访问,躬身自谦,同老百姓打成一片,群众争先恐后与交谈,许多事迹催人泪下。连焦裕录生前性格与爱好都活灵活现地提供给穆青同志。因此,他从几百个故事中筛选出有代表性、教育性、感染性最强的典型事例。稿件播发,震憾全国,至今还在教育人们廉洁自律,树立共产党员的形象,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树立了久听不厌、久看不衰的生动教材。新华社老一辈名记者尚能做到,我们就必须以为楷模,发扬这种优良传统作风,从群众那里汲取丰富的政治营养,捕捉有说服力的典型与人物,采访出有广大群众参与并提供优秀新闻。

第四,不要带着结论去采访。“一切结论都发生在调查研究之后”,那种乱表态、乱发议论的钦差大臣式做法是群众最反感的。既或是调查一通,也容易了解到毛皮和表面、浮浅的现象。要真正写好新闻,还要认真地仔细地观察与调查。如果笔者同时找三个人分别谈和一块谈,看法就不一致。《为了谁》这首歌词的可贵之处就是不那么直白地说“解放军为了救人,发大水了,他们如何冲锋陷阵”,而是说“为了春回大雁归”。有一次,我们采访一个基层干部,因区里树他“十佳公仆”,当面群众谁都“穿鞋戴帽”地奉承几句,谈些大口号式的空话,就是不举例子。后来一细了解,他的表面文章群众不服气。如:说他落实“三个代表”,为群众修桥修路;可有的群众患病死活难保,可他就是不帮助解决实际问题。这样的干部群众不拥护。因此,不光要按上级的指示或框子去办,还要听听老百姓怎么说。做到不唯书、不唯上、专唯实。这样新闻采访才能求实创新。

第五,采访要不怕吃苦,工作要认真。下基层采访,尤其是有版权的记者,车接车送,“坐着小车一溜烟,指手画脚一大篇,要个材料看一遍,蜻蜓点水就算完。”有的记者连名字都给人写错了,走了一通办公室路线,连采访对象都没看见,就回去发表了,结果张冠李戴,写错名,安差事,漏洞百出,像这样的采访则带有多少负面效应,其意义究竟有多少!

笔者到一个林场去采访一个先进人物,由于路途远,采访内容多,吃完饭就往回返,等着发稿,结果回来一写稿,缺的内容不止一个。再回去一趟吧,路途这么远,还没有面子,打电话,被采访的对象又在山上干活,同时也说不清楚,于是,第二天清晨,笔者便顶着刺骨的寒风乘车来到林场,又步行十来里,再次来到作业林班,把事情问得明明白白,这回稿件写得丰满厚实,写得深刻透彻,还被评为全市年度好新闻。

第六,采访要有主见,不能“挖到筐里就是菜”。虽然说采访如同“韩信点兵,多多益善”,选材如同“孙子兵法以一当十”。但是,真正坚持正确的新闻导向,决不是没有目的的漫无边际的搜集毫无相干的材料。很可能这些材料在今后的写作中能用上,但这次接到的主要任务应是第一位的。而不能扯到一边,离开主线,人家说啥你就记啥,把采访当成有闻必录的“留声机”而要做到心中有数,选准切入点,坚持边筛选边在头脑里理清思路,搞清本篇报道还缺什么,决不能弄到云雾山中,以其昏昏,迷失方向,或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有的记者在采访中心里没数,回来后整理材料,什么都写不成。这是他没有按原先策划的“运行图”与实际情况有机结合,不是把最本质,最需要的东西采回来,“眉毛胡子一把抓”,什么都采,结果什么也没采回来。克服这种弊端的最好办法就是加强学习和研究,搞好采访前的准备和采访中的调研分析把非本质方面和次要的东西在采访中舍去,做到有所舍才能有所得,增强新闻信息的“含金量”。

综上所述,新闻采访是记者真功夫的第一个重要环节。采访阶段抓不住,采不透,稿件就难以形成,典型就淹没在毫无头绪的就事论事中。凭想当然,“米不够,水来凑”,会出大笑话,也是新闻采访的一大忌。新闻采访如同验收一棵优质木材一样,既要看外表的长度硬度,又要看横断面是否“空心子”。因此,只有在采访上下真功夫,动脑筋,长经验,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使新闻写作有深度,有价值,有生命力,才能切准时代的脉搏,弘扬主旋律。□

(编辑/丹桔)

猜你喜欢

群众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吃瓜群众的真相,你怎么懂
各界群众前来省作协吊唁陈忠实先生1
各界群众前来省作协吊唁陈忠实先生2
各界群众前来省作协吊唁陈忠实先生5
各界群众参加陈忠实遗体告别仪式
光影视界
不怕群众找我,就怕群众不理我
说说“难”和“易”
说说“难”和“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