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三步曲

2009-11-17周青锋

教师·上 2009年7期
关键词:罗布泊文题初中语文

周青锋

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探索是从我站在讲台的第一天开始的,到现在已有十年的光景。十年摸索,十年挑战,十年成长,十年倾情。

一、转轴拨弦三两声 未成曲调先有情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如果有一个引人入胜的开头,运用切情切境的导语,酝酿情感,达到“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不仅会让语文课堂多点难得的“语文味”,还会为这堂课获得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

1. 用故事导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如我在教《斑羚飞渡》一课时,用蚂蚁烈火逃生的故事导入课题。用课件展示故事情景,教师配以简洁感人的语言深情地讲述。课后有位老师对我说,《斑羚飞渡》感人的导入给了学生强烈的震撼,为课堂营造了悲壮的氛围。有位评委对我说《斑羚飞渡》感人的导入给课堂奠定了成功的基调。

2.用诗歌导入,给学生开辟一条语言的清流。

如2008年参加湖南省中学语文教学比武的郭渡老师在上《春酒》一课时采用了这样几句诗来导入:有一些人,虽然离开但你永远难忘他的身影,有一些事,虽然遥远但总是那么温馨,有一种酒,一点点,就能醉你到白头,有一种情,一点点就能牵动你的心……这首简短的小诗如一串串水晶珠子,晶莹剔透,美不胜收。通过教师深情的配乐朗诵,自然而然地引入课文《春酒》,让学生春酒未喝人先微醉(陶醉)。

3.用名言导入,给学生不言而喻的教育力量。

如《唐雎不辱使命》一文导入,就可以用名人语录敲击学生的心灵:“宋代大文豪苏轼有言‘古之谓豪杰之士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者也。天下有大勇者,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大诗人李白也有诗云:‘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这样一位古代英雄……”

4. 用文题导入,让学生学会观乎文题,纲举目张。

永州市江华县大路铺中学的首小铃老师在上《罗布泊,消失的仙湖》一课时,是这样导入的:你从课题中读出了什么信息?让学生从文题开始思考。接着教师继续引导,从课题中你还想知道些什么信息?由此让学生积极地提出问题。教师整理:过去的罗布泊是什么样子的?现在的罗布泊是什么样子的?罗布泊为什么会消失?这样,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观乎文题,纲举目张。

导入课题的方式有很多种,在这里我就不一一举例。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要力求做到;一是力避落入俗套;二是不故弄玄虚,哗众取宠;三是开宗明义,单刀直入,语言简洁。课堂导入运用得恰到好处,会使学生尽快地投入到学习氛围中,提高学习效率,轻松愉快地上好每堂课。

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方法却在“读、感、悟”

几乎所有的教者都明白阅读教学的精髓就是读。但是有很大一部分教者,在课堂的具体操作过程中不知道怎样引导学生去读。通过近十年的初中语文教学和教研,我认为培养学生阅读能力首先要深刻领会“读、感、悟”这三个字。

1.在默读中感知

有的课堂,教师言罢,教室里立刻人声鼎沸,场面极为热闹。殊不知这样热闹的环境很难让学生进入深层的思维状态。往往是口中念念有词,而脑中空空如也。有的课堂一开始教师总强调“用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这样的语言听起来很舒服、很民主。其实是教师没有考虑不同的时机需要采用不同的阅读方式。而且这样很容易让学生忽略自己不喜欢的阅读方式。退一步说即使学生已经掌握了各种阅读方式,也不能让学生随心舍弃自己不喜欢的阅读方式。所以笔者认为,当学生面对一篇陌生的文章时,一般情况下,首先让他们在默读中感知是最好的。默读可以让学生静下心阅读,边读边思考每个词的意思和每句话所表达的内容。这种高心智的活动,可以让学生将字码直接译为意码。这样才能让学生的初步感知达到教者想要的效果。

2.在朗读中感悟

朗读,是一种出声的阅读方式,是阅读的起点,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它有利于发展智力,获得思想熏陶,有助于情感的传递。学生在初步感知课文后进一步朗读时,思维会自觉不自觉地活跃起来,从而产生一些奇妙的想法,称之为悟,是有感之悟。朱熹要求学生从小养成正确朗读的习惯,还要求读书必须逐字逐句透彻理解,进而深入体会,反复揣摩。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许多道理都是在读中感悟出来的。语文教研员陈小宜老师在教《桥》一文时就适时地引导学生反反复复地朗读句子。课文当中有这样一句话:“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象一座山。”她采用不同的形式至少让学生反复朗读了四次,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老汉的冷静,在朗读中感悟老汉的坚定不移,老汉象山一样高大的形象越读越清晰。

3.在感悟中品读

品读要求把人家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 每一篇文章都有值得我们和学生共同去感悟的地方,而每一个人的所得是不尽相同的。我们要引导学生在学习、感悟他人的美妙篇章时,不忘时时联系自己,感悟人生,“把别人的文章当参谋,把自己的人生当军师”!在对文章有了感悟的基础上再“逐句玩味”“反复精详”“诵之宜舒缓不迫,字字分明。”这样,我们可以深刻领会其材料的意义、气韵、节奏,产生一种“立体学习”的感觉。这个时候的朗读,就能更准确地表达作品的思想内容和感情,就能更正确地处理语音、语调和停顿,使语言生动、形象、具有音乐美。

语文阅读教学,“读中感,感后读”只是停留在阅读能力的感性层面,无法产生质的变化,而“读中悟,悟后读”已提升到了阅读能力的理性高度,完成了质的飞跃。当然,“感”与“悟”也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交叉、渗透,螺旋形上升。总之,“在默读中感知”“在朗读中感悟”“在感悟中品读”是培养初中学生阅读能力的一种有效模式。俗话说:“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只有经过长时间的磨炼,才能达到心领神会、出神入化的境地。

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收束,是语文阅读教学结构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是绝大部分教师重视课堂教学的导入,不重视收束。课堂教学的收束也应像文章的结尾一样,讲究悬念迭出,回味无穷,给人一种课已结束而意犹未尽的感受。收束课堂的方式也有很多种。可延伸课外,引来活水;也可卒章显志,升华感情;还可巧设悬念,思考回味。总之,一个引人入胜的导入与一个精彩绝妙的收束,二者有机结合,才能使语文阅读教学的课堂始终扣人心弦。

(责任编辑:谢先国)

猜你喜欢

罗布泊文题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三千年前新疆罗布泊的神秘部落
《天津护理》2020 年第28 卷文题索引
传奇罗布泊
《中成药》2019年第41卷第1~12期(总第472~483期)总目次 文题分类索引
国投新疆罗布泊钾盐有限责任公司
《中成药》2017年第39卷第1~12期(总第448~459期)总目次文题分类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