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段花

2009-11-17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09年10期
关键词:老师孩子学生

楚 扬

从小学民办教师做起,36年扎根山区,曾作为尊师重教典型在全国巡回演讲

20年前去干石崖采访段花,我从宝丰县观音堂乡下汽车,蹚数道河爬数道岭。上周重访干石崖,我抄近路从鲁山县观音寺三间房村下车,坐摩托车去。不足10分钟,干石崖小学便映入眼帘。令人惊奇、开心的是,昔日光秃秃的道道山岭如今披着迷人的绿纱,林茂竹青。弯弯山道旁,盛开着一朵朵映山红和金灿灿的山菊花,花香四溢。

这天是周六,学生们都离校了,段花整理校园、打扫教室后,正趴在乒乓球台上备课。悠悠岁月已染白了段花的两鬓,皱纹也爬上了额头,但她的话语仍然快而有力且夹着笑声。

“真的是白驹过隙,光阴似箭呀,不知不觉中,36年过去啦!”段花咂咂嘴。1973年初,18岁的段花高中毕业后从邻县来到这儿落了户。当时上级派到该村的一茬茬任课教师,都因“适应不了”这儿的生活环境,一个个“飞”下山去,一去不复返!看到失学的孩子拎着书包望着学校哭,段花心里难以平静:“山里的孩子也得学文化,以赶上时代前进的步伐。我作为村里唯一的高中毕业生,理应为山区教育事业作出点贡献,把知识奉献给孩子们。”村党支部经过考察、研究,满足了段花的心愿。

那时的干石崖小学,5个年级、30多个学生挤在3间破烂不堪的茅屋里。教室前后挂两块黑板,学生石桌石凳,相“背”而坐,有的脸朝前,有的脸朝后——这是个复式班,一室五级(后来一室六级)!段花从维持教学秩序入手,制定了规章制度,挑选了学生干部。每个班干部分工细致,任务明确。她讲完一节课,就让班干部具体负责,组织本班学生复习课文、做作业,从而稳定了教学秩序。

那些年山里人特别穷,有些学生因交不起学费含泪退学。为留住学生,段花把每月民师补助款全部拿了出来,还利用星期天、节假日领着学生上山拾橡壳,割梢子,捉全虫,挖药材,背到山外去卖,不仅解决了学生的学费,而且学生买笔和作业本也不用家长掏钱了。

一场暴风雨中,教室的山墙倒塌了。段花带领孩子们打起“游击战”,晴天树阴下,雨天进磨房。严冬降临,段花家的两间新房子落成了,她便把学生们领到家里上课。在这所“家庭小学”里,段花又送走了两届学生。

段花告诉我,一人教五个年级的全部课程,她曾教了13年。1986年教师节,她作为全国优秀教师和尊师重教演讲团成员,在北京作了首场演讲,又到山东、安徽、江苏等地巡回演讲。为保证学生正常上课,乡里让段花的丈夫、曾任行政村党支部副书记的李东山到校任教,段花从此摘掉了“光杆司令”的帽子。话题回到复式班教学。我问:“几个年级学生坐在一块儿上课,会不会相互干扰?”段花皱皱眉头:“咋不干扰?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刚入学复习、写作业时,有的用手捂着耳朵,有的干脆用纸团、棉花塞住耳朵眼儿,时间长了也就习惯了。”段花谈到,平时上课,她大多是把学生喊到身旁,围成半圈儿,她在纸上演算,或把写着板书内容的小黑板挂在墙上让学生看。

十几年前我就从《河南教育》杂志上看到过介绍段花从事复式班教学的经验:先低年级后高年级;先数学后语文;先主课后体音美;高年级辅导低年级;学生干部是“小老师”等。段花笑了笑:“这些谈不上是经验。只要你有献身教育的一颗心,总会摸索出适应孩子们心理、生理特点的教学管理方法。”

说话间,五六个孩子跑了过来,问段老师今天是否到山顶举行故事会。“天气晴朗时,段老师经常带着我们到山腰、山顶、树下、河边说课、读书、讲故事,大家心里美滋滋的,学习效果特别好!”一个个孩子笑容灿烂,回味起那滋味时,好像口里含着蜜糖。

段花跟干石崖的一切都融成了一体。掐指细算,方圆几公里散居在山旮旯里的20多户人家、160多口人,至少一半是段花教过的学生。她送走的学生中,有10个初中毕业后考上师范学校,4个高中毕业后考上大学;目前仅当教师的就有16人。“是段老师给干石崖带来了灵气。要不是段老师,俺山沟里咋会出这么多识字人,出这么多‘秀才。”村民李老汉边说边跷起大拇指。

让山民的下一代走出大山,成为各行各业的栋梁之材,留下的也是有知识、有理想、素质高、能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新型农民,这是段花的心愿。实施素质教育,段花的理解是,使学生德智体劳生动活泼的全面发展。为使孩子们了解山外的世界,早在1989年春天,段花就买回全村第一台电视机。那天,孩子们簇拥着段老师爬上后山,立起“土法上马”的电视信号接收架。如今“鸟枪换炮”,她家厨房顶上赫然立着电视信号接收锅。孩子们通过电视知晓了国内外大事,经常听省内外知名教师的课,还学会了不少歌曲和戏曲唱段。

该校的生源来自干石崖、罗沟两个自然村。前些年,村后山岭的铝矾土开始大规模开挖,居住山腰的村民领到了一笔房屋拆建费,这些山民不少把家搬到了浅山区或城镇,学龄儿童也随着父母转了学,再加上进城务工的青壮年农民有的把孩子带到了城里,干石崖小学的学生人数近几年骤然下降。我问段老师:“干石崖小学会不会因为生源萎缩而停办?你退休后会不会离开这儿,到城里的儿女家里享福去?”“不会,你谈的这两种情况都不会出现!”段花答。她介绍,经过逐户摸底,从明年开始,村里的学龄儿童人数将逐步回升。而且,干石崖距乡里12公里,与宋沟行政村隔着一座大山,山路难走,山高气寒,每年头场雪就结冰,一冬不会融化。为方便山里的孩子就近入学,干石崖小学不可能停办。她虽然55岁了,今年很可能退休,但她的丈夫李东山离60岁退休年龄还差4年,她肯定会当丈夫教学方面的好助手。即便将来夫妻都退休了,她也不会下山,她会成为新教师的好义工。段花思忖了一会儿,在日记本上写下一首诗:“当年进山为人师,正值青春年少时。默默装点干石崖,静静根植山缝隙。大山给了我活力,人民给了我荣誉。假如真的有来生,仍做山村女教师。”这,既是段花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也是她之所以能成为名师的经验概括。

(责 编 刘艳红)

猜你喜欢

老师孩子学生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老师,节日快乐!
孩子的画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