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教师留一份优雅

2009-11-17王冰梅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09年14期
关键词:适度管理教师

王冰梅

【摘 要】本文阐述了优雅的基本含义,强调优雅的内在属性、培养教师优雅气度的重要性和基本特征,以及适度规章制度约束与保持教师优雅气质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结论:教师的优雅品性更利于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教师 优雅 管理 适度

随着小资情调的滥觞、品质生活的深入人心,优雅一词被大众频频的引用,无论是时尚杂志还是前卫艺人,无论是物欲横流的商界,还是正颜厉色不苟言谈的政客,都热烈的追捧和拥戴这个迷人的字眼。企业讲求文化,品牌树立形象,个人散发魅力,社会提倡和谐,生活追求品质品位,这些都是优雅的具体体现。

在物质匮乏年代、在尚未温饱年代,人们是无缘优雅二字的,因为“优”、“雅”意味着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丰厚,因此,在中国历史上,中国人虽然很讲究一个“雅”字,但大多是儒雅、风雅、雅韵、雅士、雅量之类,顶多是高雅,而没有优雅的概念,有雅没有优,有风骨没有优裕优越的环境和氛围,这风骨就多了点嶙峋,少了点圆融;多了点桀骜,少了点宽容;多了点冷峻,少了点和煦;多了点忧愤,少了点从容。

在机器大工业时代,在资本原始积累阶段,人们也是无暇谈及和追求优雅的。优雅历来都是建立在温饱或小康基础之上的对内在精神的挖掘,是人们对美好人性的呼唤与叩问,是生态文明时代人们对生活品质的必然追求。

一个人的优雅体现在外在的衣着、谈吐、细节、一举手、一投足之间,但是从没有人会认为优雅的本质在于外貌,苏子有言:“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可见,优雅更注重是内在品性的提炼,是学识、素养、心胸的外在表现,用中国传统语言来说,是一个人完整、美好、和谐气场的氤氲与漫射。

人们常常把成熟、美好的女人作为优雅的化身,那是因为好的女人如一本书,成熟则是岁月沉淀下来的真金,是洗却浮华后真我本色的回归,是尘埃落定后的恬淡、沉稳和自信。

教师,作为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社会的良知、道德的最后底线,他们从事着阳光下最干净最神圣的职业,理应保有优雅。因为学校是文明的摇篮、知识的温床、思想的源泉,要为社会培养输送有血有肉有头脑会思考的活生生的人。

今天,在教育倾向产业化、商品化,货币化,考核指标逐渐量化的商品经济时代,教师保有那份稀世的优雅实属不易,但是,更值得弘扬。

相对端正的人品和高尚的师德是优雅的先决条件,这也是人们一直对教师刮目相看的重要因素。大思想家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育家陶行知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八个大字赫然成为我国许多师范的校训,是我们每一个为人师者谨记的座右铭。

优雅的教师对每一个孩子都充满爱心、耐心,不管他出身是否贫寒卑微、智力超常还是低下,也不管他成绩优劣。他(她)从不把学生成绩差的责任推卸给家长,而是把“一个都不能少”作为自己的终极目的,把美德作为衡量孩子的第一标准,他(她)应具备“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的基本理念。

优雅的教师眉宇间总有一抹阳光,照亮孩子心灵最阴晦的角落;言语间有一股甘泉,能催开孩子智慧之花;哪怕他站在你面前不言不语,那恬静气质也如水墨侵染,春风化雨,使你在人生之初就感受到生命的张力。

优雅的教师能够淡泊功利,去除浮躁心气,沉下心来做事和做学问,因为他(她)赞赏一种观点,叫做《好妈妈慢慢来》。但是,优雅不是一沟死水,是心底涌出的一泓山泉,泼溅着、跳动着前行,充满激情和创造力。

有人认为这样的说教未免矫情,教师虽从事相对特殊的职业,但毕竟不是生活在真空里,高校间有科研成果、排名先后的竞争,高校教师有头衔、职称、名誉、地位的诱惑,有论文数量、经费、课题、SCI、EI的指标,中小学有中高考指挥棒的挥舞和升学率的攀比,这些考核指标和压力压在局长、校长、老师头上,一级一级传递下去,最后落在链条的终端——教师头上,形成一边倒的局势。压得人透不过气来。有的管理者说:“人无压力轻飘飘,压力大一点,成果多一点”,有的校长则赤裸裸放出话来:“不怕你不走,就怕你没有(论文)”。再加上中国大地上历来就有内讧的戾气(王蒙语),有浮夸的遗风和穷折腾瞎折腾的前科,横向部门之间有扯皮、牵制、妒忌、晦涩和捣糨糊的嗜好,造成一种浮躁的、喧嚣的、紧张的却又华而不实的气氛,人际关系变得复杂而微妙,教师沦为低级打工者,像生产流水线上的机械操作工,在这种环境下教师很难不乱方寸,他们变得急功近利,好高骛远、言谈举止变得谨小慎微,胆小怕事,却又刻薄、故弄玄虚,学术团体拉帮结派,互相打压,勾心斗角论文开始注水,学术界泛起泡沫,院士倒卖良知,研究生割让成果,国际会议发言稿是陈词滥调,著作论文多是拾外国人的牙慧,其后果必然是中国教育科研质量的整体滑坡、国际口碑的不被看好和自主研发能力的落后。

如此这般,学生的素质教育和教师的优雅淡定成了理想中的乌托邦。

难道现代管理制度的执行和约束要以牺牲教师的优雅品性为代价吗?难道在管理者的利益和教师的优雅氛围之间就不能求得平衡吗?

在这一点上,我们现代人真的要学学我们先人圣人的智慧。

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曰:“欲速则不达”,中国养生哲学认为,行不疾步,耳不极听,目不极视,坐不至久,卧不及疲。太极奉行“松静才能生慧”,中国的教育管理者要学会打太极,只有在适度优雅的内在张力下,在简约有序、圆融和谐相对宽松的外部环境下,教师才能更好地创造、高品质地育人。人就像一根弹簧,无论拉伸还是压缩都要在其弹性限度以内,一旦超过这个度,弹簧就无法复原了。

张弛有度、松紧适度,物极必反,“凡事有度,过犹不及”。度,是一切事物从量变到质变的临界点,而超过一定范围和程度的过度,则会使事物的根本性质发生巨变。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说,“美就是恰当。”宋玉在《登徒子好色赋》中说:“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任何美的事物一旦超过一定限度,就会转化为丑。

能让为高,有容乃大,大凡天下之能成事者,皆应有度。

当然,教师的优雅品质也只有在适度、合理有序的规章、制度约束下,才能如淬火后的真金呈现出金属般的质感。“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嘛!有这样一则寓言故事:奔腾的河水自以为能掀起巨浪,推动巨轮,却认为河岸限制了它的自由和能力的发挥,一天,它一气之下冲出了河岸,涌上了原野,吞没了房屋和庄稼,给人们带来了灾难。而他自己也由于蒸发和大地的吸收而干涸了。这时,他才知道自由是有限度的,能力的发挥是离不开环境的。众所周知,断了线的风筝,会一头栽向大地,再也飞不起来;脱轨的列车,只会导致毁灭的厄运。

再让我们审视一下奔腾的大河和长江:在河道狭窄、落差大的上游和中游,它激流勇进、奔腾狂泻,是无暇也无法掌控自己的,它随波逐流,泥沙俱下;只有进入河道宽阔的下游,他才从容不迫、踱着优雅方步,以其浩然之流渗透、滋养着沿岸的沃土和繁衍生息的人们。

河流与河岸的辩证关系能否给教育管理者一些启迪?

猜你喜欢

适度管理教师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最美教师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数学课堂信息化中的“三适”探究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
圆我教师梦
管理的另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