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校职业规划教育的问题与对策
2009-11-17任桑桑
任桑桑
【摘 要】就业是如今社会热议的重点话题,笔者就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问题出发,对我国高校职业规划教育的认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有效的发展路径和方法。
【关键词】高校 职业规划 职业规划 教育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一直处于比较艰难的状态。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将超过600万,而世界经融危机又对社会各行各业形成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大学生就业问题因此成为了全社会空前关注的焦点。如何在高手如云的求职大军中脱颖而出,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职业道路,成为了每个毕业生都在面对、全社会共同思考的问题。解决好大学生就业难题不可忽略的一个关键和前提问题,就是进行大学生职业规划与职业规划教育。
一、何谓高校职业规划
高校职业规划的关键原则和核心内容,主要包括知己、知彼、决策三个具有内在联系的侧面。知己是指自我觉察、自我探索,认识自己的性格、兴趣、价值观、能力、特长和专业知识;知彼则是指职业环境探索,包括行业、企业和职业三方面,主要是认识不同行业和职业的发展路径及其所要求的知识、技能、经验、个性等等;在此基础上才能做出决策,决策主要指衡量自己的能力与职业理想之间的差距、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全面素质,初步确定自己的职业理想和职业发展规划并着手实施,在实施过程中不断评估、反思和调整自己的职业规划。
职业生涯将伴随一个人的大半生,拥有成功的职业生涯才能实现完美人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关键时期,则在于青年时期,对于大学生来说就是大学时期。高校的职业规划教育既要帮大学生解决毕业就业的现实问题,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训练,帮助大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阶段,学会在未来能够更好地管理自己,充分发挥个人的独特才能,促进个人生涯的发展,从而获得一个美满、成功的人生。
二、高校职业规划教育的现状与问题
在高校加强对大学生职业规划的指导已不是一个新课题,但纵观国内高校职业规划教育的现状,却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这种问题既包括高校内部的局限,又与整个在校教育的不足密切相关,主要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职业规划教育的观念滞后,师资队伍匮乏
长期以来,我们国家采取的是计划体制的人力资源配置模式,职业规划的方式、内容,完全服从于组织性的人力资源配置,个体的“政治渴望”完全服从于“政策要求”,其中体现的,是一种国家、社会对于个体的规定以及鼓励顺应这种规定的“灌输性教育”,独立的职业规划教育相当匮乏。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教育制度、劳动人事制度、就业制度均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对于职业规划理论的研究得以逐步恢复与发展。但从总体上看,高校的职业规划教育理论与实践都处于滞后状态,不能适应学生求职、就业的实际需要。而且,正因为长期对职业规划教育重视不够,高校职业规划教育的师资队伍本身也比较欠缺。调查显示,我国普通高校的职业规划教育课,一般都是由从事政治思想工作的人员兼任,与“思想教育”、“政治课”等课程混为一谈,相当缺乏专业性特征。
2.职业规划教育衔接呼应不够,缺乏系统性
我国的教育体制在形式上已基本实现了学生的“三级分流”格局,即初中毕业后的低层次分流、高中毕业后的中层次分流和大学毕业后的高层次分流。“三级分流”内部大致包括升学和就业两大去向。其实,升学不过是延缓了就业,所以,教育过程应该对二者都进行职业规划训练与培养。但普遍的现状是,各级中学对学生职业规划的指导相当不够或者是根本没有,工作重心完全集中在升学这一学生分流去向方面。而且,就升学的流向,学生的个性、适合何类学校、专业,很少被考虑,而是过分追求高分、重点率等,结果导致很多学生在大学入校时,就要求转学、转专业,从而加重了高校职业规划教育的负担。不同阶段的职业规划之间层级呼应不够,上下衔接错位,大大影响了学生的发展,降低了教育的功能与效率。
3.高扬主体意识的现代教育理念淡薄,指导方法单一
现代教育最重要的特征,就是针对传统教育严重忽视人的发展的局限,高扬人的主体性。这种主体性理念更注重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强调受教育者的主动性和参与意识,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为宗旨,教育重心更多地放在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方面。主体教育理论尊重学生个性,注重学生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发展的思想,其实也应当是职业规划教育的目标定位。但目前的高校职业规划教育,往往忽视学生能动性,视学生为可以任意改造的“工具”,指导方法上也大多沿用传统的知识授课模式,生硬单一,效果自然难以尽如人意。其实,高校学生已经处于世界观、人生观相对成熟的阶段,高校的职业规划教育,尤其要求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念,使教师中心的教育成为学生的自我培养和教育,把职业规划内化为学习者自我内在教育与追求。
三、高校职业规划教育发展的路径与方法
针对高校职业规划教育的滞后状态,我们应当以切实可行的对策,尽快地把我国的高校职业教育规划推向一个更高的水平。其中需要着重注意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由单一性指导向综合性指导转变
随着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高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速度已经大大加快,“终身学习”成为了生产发展对人的基本要求。高校职业规划教育应根据这种新形势,坚持以人为本,以个体的职业发展为基础,运用包括心理测量在内的各种手段,诊断学生的职业素质,分析学生职业思想的发展、成熟水平,全过程、全方位地对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指导教育。围绕帮助学生发现和培养自我的潜力和创造力的教育目标,以培养和输送具有独立生存能力和创业精神的人才为核心任务,使学生打下在未来的人生发展上能够始终掌握职业选择和事业发展主动权的扎实基础。
2.由功利性指导向发展性指导转变
在过去职业流动性不高的时代,特定职业的规定性及其技术操作性,给职业指导抹上了较多片面发展的色彩。这种传统的职业观至今仍然存在并影响着很多人。它往往从狭隘的职业观出发,制定过分专业化、短期化的目标,而不注重职业规划教育的自我发展和科学发展意识。对学生而言,因为渴望获得学历、资质、证书,学习目标则更多地向内收缩,多锁定于上岗条件、应聘筹码等等,这种短期行为也同样忽略了个人的自我发展和科学发展。但在高校职业规划教育中,使学生个体成为能够“成功择业”的人只能是最低目标,绝不能把学生仅仅作为“职业搜寻的工具”来对待和培养。高校职业规划教育更重要的目的,是要把学生塑造成一个完善的人,指导个体追求人生的全面幸福,并将这种幸福科学地、和谐地融合于社会的发展之中。所以,高校的职业规划教育应该帮助学生树立自我发展、科学发展的意识,让学生了解并摆正个人职业选择与社会冲突的关系,增强自我校验的能力,实现对“谋生手段”的超越,而把“人生幸福和社会进步”的追求当作职业规划的指引目标,以期在未来的生活中有较为巨大的发展和创造。
3.由灌输性指导向内需性指导转变
目前,我国高校的职业规划教育更多的是从社会对个体的需求角度切入,而很少把对主体学习动力的深入挖掘作为重要的指导视角。其实,职业规划教育和指导只有深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才会取得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新西兰教育专家鲍西埃认为,人的学习动机源于六种需要:(1)职业提高的需要。即为求得个人职业的进步、职务的晋升或为接受更高级教育做准备。(2)社会交往的需要。希望通过学习活动扩大人际交往、增进人际友谊并得到他人的尊重与认同。(3)社会刺激的需要,即借助学习这种社会群体活动以摆脱生活的单调、孤寂的状况。(4)外部期望的需要。某些职业的特殊社会威望(或待遇)成为一些成人学习的欲望与动机。(5)服务社会组织的需要。希望提高社会活动能力,以便更多、更好地为社会组织服务,得到人们的理解与尊重。(6)认识兴趣的需要。以学习充实精神生活,认为学习即享受。这也就是说,人学习的过程实际上是学习者个人与教育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过程,自我实现的需求才是人们终身学习的内在推动力。没有自我实现的需求就不会主动学习、全过程学习,尤其是在目前中国市场改革深入、工作竞争加剧、失业压力增大、群体压力增强的情况下,不学习终将对个人的社会角色、家庭的幸福构成直接现实的“生存威胁”。因此,从充分挖掘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出发来做好高校职业规划教育工作,就显得非常地重要。
4.由适应性学习向研究性学习转变
研究性学习又称创新型学习,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国际社会比较普遍认同和提倡的一种新的学习模式。它强调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专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传统的个人学习则属于适应性或维持性学习,其实只是面向过去,是为获得处理已知问题的知识、技能、思想、方法和规则而学习,旨在掌握和维持一种现存、固定的生活方式。相比之下,传统的学习显然已经无法应对新的挑战,只有研究性学习才是一种能带来变革和更新、快速推动社会进步的学习。引导并帮助学生从适应性学习向研究性学习转变,加强培养学生的实践精神和创新能力,从而更新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果,应当成为高校职业规划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具体说来,研究性学习在价值倾向上着重强调以下几个方面:强调未来时态,内含为考虑未来各种选择、并可能发生的偶然事件做好准备的导向;强调主体参与性,把学习作为一种直接实践的社会活动来对待;强调求新性,集中于怎样去发现新知识、探索新事物,其实质是面向未来,始终追求超前学习。在操作方法上,研究性学习以专题为载体,以探究为方式,以实践活动为形态,注意在学习过程中学会求知的方法,学会应用知识去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研究性学习不仅仅是获取知识的方式和渠道,重要的是在知识探寻中孕育一种问题意识,亲自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以引发整个学习方式的变革。这些都应当运用到高校的职业规划教育之中去。
总之,我国的高校职业规划教育应该以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相和谐为原则,倡导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并行不悖的思想,强调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的科学发展观,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观念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深入领会个体职业生涯的发展规律,学习并掌握好各种应对方略,并能融会贯通,把立业教育、乐业教育、创业教育结合起来,以期最终获得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圆满地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