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理教学是德育教育的重要阵地

2009-11-17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09年14期
关键词:德育教材资源

梁 晶

【摘 要】地理教材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素材非常丰富,这就要求广大地理教育工作者,必须善于发掘教材中的德育“资源”,充分发挥地理教学的德育功能。本文从五个方面阐述了地理教学是德育教育的重要阵地。

【关键词】地理教学 德育教育 学生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国家建设各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在世界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与国际社会的联系多了,人们的观念必然会受到各种思潮的影响。于是在有些人身上出现了崇洋媚外、悲观自弃、贪图享乐等不健康的思想。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正处在思想观、世界观形成阶段,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就很重要了。党中央制定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

思想道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首要一环,也就是说素质教育要将德育放在首位。人的后天素质是在家庭、学校、社会三大环境中形成的,其中以学校教育最为重要。加强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是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素养、分辨是非的能力和优良的心理品质的有效途径。贯穿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是课堂教学整体生命的一部分,与智育、体育等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直接发挥着导向、激励、调节和强化的功能。地理学科是研究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的一门学科。其教学目的如下:(1)使学生获得比较系统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积极发展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智力,培养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爱好和独立吸取地理新知识的能力。(2)使学生进一步受到爱国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及有关国情、国策教育,还要对学生进行科学的资源观、人口观、环境观的教育。此外,还应结合乡土地理的教学,对学生进行热爱家乡的教育,使他们树立胸怀祖国、放眼世界,把祖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雄心壮志。因此,地理教材中的德育教育素材非常丰富。

一、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强烈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自信心

通过对我国优越的地理位置、辽阔的领土、广阔的大陆架、丰富的资源、众多的物产、多彩的名胜古迹、雄伟的名山大川等地理知识的传授,使学生了解祖国的伟大可爱,从而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强烈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自信心。例如,在讲授“中国的疆域”一节时,可以在介绍我国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的基础上,通过我国海陆兼备的优越地理位置等内容的教学,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在学习了我国的地形、地势和多样的气候之后,知道我国有壮丽的河山、多样的气候,许多动植物都能在我国找到合适的生长场所,增强同学们的爱国之情。在学习香港、澳门时,除了了解这里的自然、人文地理状况,还应给同学们讲香港、澳门失去和回归历史背景,使学生知道落后就要挨打,只有国家强盛了,才能不受欺侮,以增强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二、激励学生树立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指引全国人民走共同富裕大道的坚强信念和建设四化的信心和决心

地理教材中这方面的素材很多。比如,“首都北京”一课的首都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珠江三角洲地区做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经济建设突飞猛进的发展;西双版纳地区旅游事业蒸蒸日上,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我国交通运输在解放后海、陆、空三方面交通网越来越密,交通工具越来越先进;农业方面因地制宜,用只占世界耕地面积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人口22%的人民;建国以后,过去水患不断地黄河再也没发生过决口、改道事件;还有我国的南水北调、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工程……通过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工业、农业、交通运输、对外贸易、城市建设、江河治理、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等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的讲解分析,来颂扬党领导的正确性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从而激励学生树立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指引全国人民走共同富裕大道的坚强信念和建设四化的信心和决心。

三、让学生懂得按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办事的道理,了解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辩证统一关系,逐步树立科学的资源观、人口观和环境观

青少年在初中阶段,思维的独立性和判断性还极不成熟,其主要缺点是容易产生片面性和表面性的认识。所以在学习我国的自然资源时,不但要介绍我国资源总量丰富,更要让学生知道人均占有量的不足,以及在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不合理现象。让学生知道,很多自然资源是不可再生的,有些可再生资源如果遭受破坏,在短期内也很难恢复。比如,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流失问题等。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人地观念,知道按自然规律办事,保护环境,珍惜资源。

四、激发学生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产生立志建设好祖国的强烈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加深对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艰苦性、长期性和复杂性的认识

诚然,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但是,我们和世界上的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距离。在我国还有一些贫困地区,那里人们的生活水平还较低,受教育程度也不够,还要让学生意识到自己作为国家建设的接班人应该肩负的任务。这方面的素材在地理教材中也很多。比如在学习亚洲的人文地理的时候,介绍亚洲的国家大多是发展中国家,原因是这些国家大多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取得独立的,激发学生痛恨霸权主义,增强民族使命感,树立从小努力学习本领,将来报效祖国,服务人民远大志向。

五、提高学生确信国策、法规的客观性、科学性和正确性,执行国家有关政策、法规的自觉性

通过对我国人口、民族、资源、环境的学习,知道我国由于人口众多,基数大,增长快,给国家、社会、家庭、资源、环境都增加了沉重的负担。因为人一多,衣、食、住、行都紧张了,年青人升学、就业也困难了。学生们了解到我国人口问题的严重性,从而理解到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是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唯一出路,也是我们每一个公民应当履行的义务。正是由于资源、环境的紧张,国家制定了相应的环境保护法、土地管理法等。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各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要想和睦相处,必须遵守民族政策。这里讲的都是身边的事,无半点娇柔造作,丝丝入扣,入情入理,学生们容易理解,乐于接受。

在地理教材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素材还有很多,这就要求广大地理教育工作者,必须善于发掘教材中的德育“资源”,充分发挥地理教学的德育功能,如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把爱国、奉献、坚强、自律的种子播撒到学生的心田,培养出有强烈爱国信念、有刻苦努力精神、有扎实过硬本领的新一代接班人。

猜你喜欢

德育教材资源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教材精读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