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道德选择能力培养途径探析
2009-11-17陆静
陆 静
【摘 要】提高大学生的道德选择能力,应从改变大学生道德教育模式,充实完善教学内容,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树立教师良好的榜样形象,突出实践的教育环节等方面入手,使大学生在道德冲突面前能以国家和社会利益为重,在实践中做出正确道德选择,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关键词】大学生 道德选择能力 培养途径
道德选择从狭义上又称道德行为选择。《伦理学大词典》中对道德选择的解释为:“行为主体(个人或社会集团)在一定的目的和道德意识支配下,对某种道德行为所作的自觉抉择。是道德意识活动的一种重要方式,是产生道德行为的前提,又通过道德行为具体表现出来。”培养大学生道德选择能力,是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在要求,是提高高校道德教育实效性的必要措施,也是较好应对当今社会价值多元化的冲击,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
道德选择是人们自觉、自主、自愿的活动,它要借助行为主体的认识、情感和意志等心理活动得以实现。一般具有较高选择能力的人,都在道德的认知、情感、意志等方面有正确认识或表现,才能在复杂的道德冲突中做出正确选择。要提高大学生的道德选择能力,应从学校教育方式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方面入手去探索。
一、改变大学生道德教育模式,变“知性教育”为“选择教育”
能力总是在掌握一定知识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培养大学生道德选择能力的关键,在于提高他们的道德认知能力。道德认知就是对社会道德规范的认识,是道德行为的指导。“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道德追求要以学习道德知识为先导,否则就会走向其反面。人只有在掌握了关于特定社会道德的价值性认识,才能将这种道德认识内化于心,并按照内心的道德要求去积极地进行道德实践。
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能力重点在于道德知识教育。法国著名教育家涂尔干认为:“理性的道德教育是完全可能的”,理性化的道德灌输是道德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方式,可以说,“没有必要的道德灌输,真正的道德教育就不复存在。”然而,“道德灌输仅在道德教育基本原则或基本方式意义上,才成为道德教育的重要前提。从道德教育具体方法层面看,作为理性化施教方法的道德灌输则是相对的、灵活多样的,绝非就是道德知识从教育主体向客体刚性化、简单地灌注。”
传统的大学道德教育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知性”教育,这种教育方式将道德教育的道德选择过程等同于智育的认识过程,由专门的机构和专门的人员在专门的时间里,把活生生的道德实践转换成规定性、物化的规范知识学习,且主要以传授的形式、灌输的方法来实施。它从抽象的道德概念出发,致使道德教育变成了“智育”,使道德学习变成了概念学习,导致道德教育变成了知识灌输活动。其实,道德教育与知识教育有根本差异。知识教育是从主体到客体传递真理的过程,而道德教育则是主体与客体的价值互通与心灵融契过程。在道德教育过程中,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只有被人们认同,并产生相应的情感体验在人内心巩固下来,才能转化为受教育者内心的道德需要,成为自身道德信念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道德教化的具体方式,要激起道德主体的心灵共鸣才容易被接受,而传统教育“所要和所能达及也只是人的行为表现,无法穿透人的心灵。”在当今这个多元时代背景下,人们的价值取向和价值观念已多元化,人们更为重视自身的个体自主性,灌输的道德教育方式已经让人觉得无法接受或者不愿接受。所以,要想提高学生的道德选择能力,要给学生更大空间、更多思考机会,让学生觉得更有“选择性”,从而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二、充实完善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培养实效
一直以来,高校道德教育更多注重道德知识的灌输,忽视学生日常学习及生活中道德教育的渗透和熏陶,使学生对道德问题关注程度降低,从而影响了学生道德选择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因此,加强大学生道德选择能力的培养,就必须完善德育课教学内容,贴近大学生生活实际,提高课堂教学的培养实效。
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基本上由教育部等部门统一制定,教师应当在认真贯彻党中央精神的基础上,完善和优化教学内容。要改变传统道德教育简单的、形式化的说教,把道德教育与社会道德生活实际、学生思想实际和专业学习的实际紧密结合。例如,扩充一些关于大学生个人修养、意志品德、伦理道德、遵纪守法等方面的内容,有说服力地回答学生提出和关心的问题,以增强理论教学的针对性和吸引力;深入研究社会道德领域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不断充实和完善教学内容,以增强理论教学的说服力和时代感;帮助学生分析在现实生活中碰到的种种道德现象和道德问题,并通过恰当的引导,让他们能够独自面对、独立思考,做出正确的选择和行为。通过教学,要让学生意识到,道德教育并不是简单地让学生学到道德知识,而是要懂得道德修养是体现在现实生活中,在道德冲突面前是否能够做出正确道德选择是衡量一个人道德素质的重要标准;还要让学生意识到,提高道德选择能力将有助于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形成良好的个人品格,使人生有意义、有价值。
三、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稳定的道德情感
道德情感能力是指激发、调控和提升自身道德情感的能力。当人有了正确的道德认识后,就会做出正确选择吗?不一定。因为“理性只能叫人知某件事该做,某件事应怎样做法,却不能叫人去做事,能叫人去做事的只有情感。”道德情感是正确道德选择实施的重要前提。当道德主体形成了某种稳定道德情感后,他就会按照内心的道德标准进行相应的道德选择并进行道德实践。久而久之,这种道德选择和道德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也就具有了稳定性,并逐渐积淀在心里形成一种表现为自动化的行为方式,即形成了一定的道德习惯。
学生稳定的道德情感很大程度上源于教师的引导和影响,因为只有“亲其师”才会“信其道”。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学生道德情感产生的重要条件。由于种种原因,有的学生对德育教育有一些抵触情绪或逆反心理,从而影响了道德情感的形成。所以,首先,教师要真诚地对待学生,把自己的真实想法、真实情感表达出来,以唤起学生的共鸣,引起学生思考;第二,教师要充分理解学生,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把自己放在学生的角度理解其思想、情感及对现实社会的态度,并加以正确的引导;第三,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选择和意见,并通过平等的对话和交流引导学生,而决不能板着面孔训斥学生,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第四,教师要拉近与学生的情感距离,可以通过电话谈心、QQ留言等形式与学生保持联系,有意识地、主动地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心理活动、学习和生活情况,对学生思想上的疑点和难点问题尽可能地给予有说服力的回答,用真情和耐心去解开学生思想上的疙瘩,正确引导、帮助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内心道德环境,提高他们自我教育和自我修养的能力,促使学生形成稳定的道德情感,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道德选择能力。
四、树立教师良好的榜样形象,培养学生坚定的道德意志
道德意志是指道德主体按照道德原则和要求进行道德抉择时调节行为克服困难的能力,是在履行道德义务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决心和毅力。道德意志贯穿于一个人道德行为从心理思想确定到实际实现的整个心理过程。当道德主体有了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后,必须有相应的道德意志,才能做相应的道德行为。如果一个人没有坚定的道德意志,那么他就不能在道德实践中克服困难,牺牲个人利益,坚持善良和正义,也就无从谈正确的道德选择。“一句话,有道德意志,一定有道德行为;没有道德意志,一定没有道德行为。”
大学生坚定的道德意志是与教师的榜样形象分不开的,教师良好的道德形象会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产生影响,坚定他们的道德意志。长期以来,由于现实社会的复杂性以及市场经济发展对核心价值观的负面影响,许多大学生在面临个人与集体、国家的矛盾冲突时往往不能做出正确选择。于是有些人就认为,大学生正确道德选择能力的提高不能通过教育实现。其实,虽然学生的健康成长不单单是学校教育、课堂教育的结果,但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学生的健康成长是离不开道德教育的。思想品德课教师尤其需要注意加强自身修养,树立敬业爱岗、忠诚于教育事业的人民教师形象,用自身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去影响学生、关注学生、理解学生,用爱的感召换回学生的真心,用思想魅力、人格魅力打动学生的心,让学生感受榜样的力量,从而坚定学生的道德意志,提高道德选择能力。
五、突出实践的教育环节,培养学生道德实践能力
道德实践是指道德主体在面临道德冲突时,履行一定道德义务、做出正确道德选择的过程,是社会道德转化为个体道德的重要途径。实际上,这个转化过程是从他律到自律的过程。他律就是借助外在的教育引导,使大学生遵守和践行道德规范、提高道德选择能力的一种形式。但是,道德在本质上讲是自律的,是人内心中对自我的自觉要求。因此,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我道德教育能力,不断提高他们履行社会道德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本领,实现他律向自律的转变。
传统的道德教育往往教师一言堂,忽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感到道德教育是强加给他们的,这是学生对道德教育产生抵触心理的一个主要原因。所以,教师应多采用启发式教学,多选用具有代表性、针对性、时代性的案例,通过启发、诱导,努力调动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把道德理论教学的过程变成师生一起分析、研究和讨论道德问题的过程,引导学生通过主动学习、积极思考和生动活泼的讨论,掌握科学的道德理论知识和社会道德规范,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学生将外在的社会道德准则内化为自身的道德要求和习惯,增强道德实践能力。
当代大学生道德选择能力的培养,是提高大学生道德素质的重要手段,是解决当前高校道德教育中“实效性”问题的重要途径。针对大学生群体在道德认知、道德判断和道德实践等方面的特征,高校教师应从教育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方面对大学生进行正确引导,使他们在道德冲突面前能以国家和社会利益为重,胸怀祖国、顾全大局,在道德实践中做出正确道德选择,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朱贻庭.伦理学大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39.
[2]论语•阳货篇.
[3][法]爱弥尔•涂尔干.陈金泽译.道德教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14.
[4]张孝宜.人生观通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204.
[5]曾盛聪.伦理变迁与道德教育——市场化、全球化、网络化境遇中的现代性追寻[M].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236.
[6]鲁洁.人对人的理解:道德教育的基础[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228.
[7]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一卷)[M].河南人民出版社,1986.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