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土文化滋养下的黑土歌剧艺术
2009-11-17韩笑
韩 笑
[摘 要]黑土歌剧自40年代延安文艺工作者在哈尔滨进行的歌剧创作之始,至哈尔滨歌剧院建立后的系统化、全方位的发展,已经走过了60余年的发展历程,并在不断的探索发展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针对黑土歌剧蕴涵的地域特色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并对21世纪黑土歌剧的发展走向提出可供参考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黑土文化;黑土歌剧;地域特色;艺术风格;发展走向
黑土歌剧是黑龙江歌剧艺术的简称,她孕育于黑土文化,是黑土戏剧的重要组成部分。独特的黑土地域文化丰富了黑土歌剧的艺术内涵,鲜明的地域特色也彰显了黑土歌剧的艺术特色。
黑土歌剧从其产生至今,已经走过了60余年的发展历程,从40年代延安文艺工作者进行的初步探索到21世纪精品迭出的成熟发展,《立功》、《星星之火》、《兴安岭战歌》、《海岛女民兵》、《赫哲人的婚礼》、《仰天长啸》、《带枪的新娘》、《山野里的游戏》、《八女投江》等歌剧作品,犹如点点星光闪动在黑土歌剧的历史长河之中,共同谱写了黑土歌剧色彩斑斓的艺术画卷。
一、独特的黑土地域文化
我国是一个幅员广阔的多民族国家,各地区、各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都形成了自身的地域文化,尽管在民族融合的过程中,文化整合、碰撞、互补,推进着整个社会的发展,但是各地区在发展中仍然保留着自身的独特文化,如:黄河中上游地区的“黄土文化”、长江中游地区的“荆楚文化”、云南的“云贵文化”和西藏的“雪域文化”等等。地处北国的黑龙江地区在其历史变迁中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黑土地域文化。
古代的黑龙江地区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肃慎、秽貊、东胡三大古老族系创造了黑龙江地区的古代文明;挹娄、勿吉、靺鞨、契丹、室韦等民族以狩猎和渔猎为生,在黑龙江地区生息繁衍;鲜卑、女真、蒙古和满族,更是以黑龙江为发源地,入主中原君临天下。少数民族的大量聚居,在推动黑龙江地区生产发展的同时,也缔造了灿烂的艺术文化。唐代的渤海国是以靺鞨人为主建立的隶属于唐王朝的地方民族政权,渤海乐与盛唐文化交相辉映,形成了盛极一时的“海东文化”;女真族在建立了金王朝之后,不仅沿袭了唐、宋朝的礼乐制度,还保留继承了渤海乐、契丹乐和女真本族的音乐特色,创造了辉煌的金源音乐文化。
清朝初年,大批具有较高文化素养的获罪官员和文人组成的“流人”队伍被发配到黑龙江地区,吴兆蹇《秋笳集》中“客游不异松花水,日夜滔滔下北荒”的诗句,便充分体现出当时发配人数之众;清末和民国初年,战乱频繁、民不聊生,关内的逃荒者大批迁往东北,形成了中国移民史上“闯关东”的移民壮举;1898年,中东铁路通车,大批侨民涌入哈尔滨,使哈尔滨变成了“黄色俄罗斯”的侨民首都;抗日战争时期,日本政府在中国东北建立了大量的农业生产组织——开拓团,并从日本国内征集了大批农民充当移民,开赴中国东北,以期实现在满蒙的日本人至少500万,使中国东北成为日本帝国领土的险恶目的;抗战胜利后,东北成为解放战争时期的后方,党中央从延安派出大批文艺工作者开赴黑龙江开展新文化运动;建国后,50年代初就有大批北京知青来到北大荒支边,50年代末,大批全国知名艺术人才因为种种原因来到哈尔滨,而后解放军的十万官兵来此垦荒戍边,60年代,又有百万知青来此插队落户。回顾黑龙江地域发展的历史,不同地域、不同国度的人们均在此留下了自己的足迹,黑土文化兼收并蓄了多种文化形态和艺术风格,又在其基础上吐故纳新的塑造自身的独特风格,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和多元文化格局。
二、多元文化格局下的黑土歌剧艺术
20世纪初,俄侨的大量涌入将起源于西方的歌剧艺术传入哈尔滨,并通过众多俄侨艺术家的活动使其活跃于艺术舞台。黑土歌剧的创作,既是对西方歌剧艺术形式的借鉴,又继承了我国传统的民族民间音乐,并从黑土文化中汲取素材,进而创作了大量题材不同、风格各異的作品,从不同角度折射着黑土文化的多元格局,也彰显着黑土歌剧的艺术亮色。
1.黑土地域文化蕴藏着丰富的创作题材。黑土文化丰沃的土壤孕育了黑土歌剧艺术,黑土歌剧也通过多样化的创作和尝试,丰富了黑土文化的内涵。在黑土歌剧作品中,有反映少数民族生活题材的《兴安岭战歌》、《带枪的新娘》、《赫哲人的婚礼》、《金色鄂伦春》、《鹰》;有反映抗联事迹、讴歌英雄人物的《星星之火》、《八女投江》;有反映土改斗争复杂性、宣传党的政策的《火》、《阴谋》;有反映工人阶级生产劳动、支援解放战争和国家建设内容的《立功》;有体现知青下乡、支援北大荒建设的《北大荒的婚礼》;有反映改革开放时期,人们价值观念发生转变的现实生活作品《山野里的游戏》等等。尽管这些歌剧作品风格迥异、题材多样,但是它们均植根于黑土文化的艺术宝库,并从中采撷创作素材,从不同视角展示了黑土地上的风土人情。大量移民创造了多元文化格局,多元文化也促进了黑土歌剧立体化、多元化的发展。
2.多元音乐文化塑造了鲜明的音乐风格。多元文化格局造就了多元音乐文化,外来音乐、传统音乐、本土音乐在黑土地上碰撞、整合,加之黑土文化特有的地域风格特点,形成了色彩鲜明的地域音乐风格,这些黑土音乐也成为歌剧创作的主要素材,凸显着浓郁的北国风貌。在黑土歌剧的创作中东北二人转、东北大鼓和东北民歌以及少数民族音乐、舞蹈等极具东北风格的音乐素材随处可见,并以不同形式的改编、变奏,融入歌剧作品之中,唱词方面也都兼顾了东北方言的特点,显示出独特的黑土风格。如歌剧《星星之火》的音乐创作就吸取了鄂伦春族音乐和东北秧歌素材进行创作;《兴安岭战歌》、《赫哲人的婚礼》、《鹰》等反映少数民族生活的歌剧作品更是极大地运用了其本民族的音乐艺术形式;《八女投江》更是将东北民歌《摇篮曲》、《送情郎》和李兆麟将军等人创作的抗联歌曲《露营之歌》贯穿于歌剧作品之中,以突出了歌剧作品的地域特色。
在吸收本土音乐的基础上,黑土歌剧的创作还兼收并蓄了民间音乐、戏曲音乐,以及西洋音乐的创作模式,在丰富和发展歌剧作品的创作的同时,也显现了黑土音乐多元音乐文化的深厚底蕴。
3.黑土歌剧艺术彰显着独特的艺术亮色。艺术创作从来都是社会现象,无论歌剧作品的题材、内容如何,其创作都离不开现实生活的母体,都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脱胎于黑土文化的黑土歌剧也必然秉承着黑土文化粗犷豪放的风格色彩,这种色彩既表现在雄浑的英雄主义气势之中,又蕴藏于浓郁的北国风情,既表现于开拓进取的创业精神,又隐密于少数民族生活的原始部落。
黑龙江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形成了黑龙江粗犷、豪放的风土人情,在歌剧创作中则鲜明的体现于英雄主义的艺术亮色,这与黑土戏剧火爆、阳刚的本质特征也是相一致的。从抗联女战士到人民的好干部焦裕禄,从民族英雄岳飞到朝鲜爱国将领安重根,在黑土歌剧的人物画廊中,对英雄人物的讴歌、赞美占据着突出的位置。
黑土歌剧既然是黑土文化的一部分,就必然要体现其地域风情,在歌剧创作中则外化为浓郁的北国风情,这也成为其创作的艺术亮色,《北大荒的婚礼》、《鹰》等作品,通过对北大荒自然景观、民族生活的描绘,从不同视角将北国风貌展现于观众的视野之中。
由于历史变迁和人群构成的独特方式,开拓进取的创业精神成为黑土歌剧的又一艺术亮色,体现在歌剧作品之中。黑龙江地区大量的移民涌入形成了多元文化格局,而无论何种方式移民到此的外籍人群,均以其开拓进取的创业精神成为黑土地上的开拓者,在推动北大荒建设的同时也为自己创造了幸福的生活。歌剧《立功》便通过对工人阶级生活的描写,体现了其为支援解放战争所做出的贡献;《北大荒的婚礼》更是鲜明的反映了知青下乡,支援北大荒建设的创业精神。
黑龙江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众多少数民族在此生息繁衍,反映少数民族生活的歌剧作品,不仅成为黑土歌剧的艺术亮色,而且是黑土歌剧占据的独特地域优势。歌剧《兴安岭战歌》、《赫哲人的婚礼》、《金色鄂伦春》等作品不仅在少数民族题材上进行了有益的尝试,而且为更多的观众了解黑龙江流域土著民族的生活创造了条件。
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在其生活的地域都会形成其独特的地域文化,不同的地域文化又会孕育出独特的艺术风格,浓郁的地方特色和乡土气息培育了独特的黑土歌剧艺术,黑土歌剧又以其独特的审美个性和鲜明的地方色彩,追求着更高层次的文化品位。
三、21世纪黑土歌剧艺术的发展走向
黑土歌剧的发展历程已经走过了近60个年头,在这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哈尔滨的歌剧工作者在创作歌剧作品的过程中,经过不断的尝试、探索,在如何创作具有鲜明地域风格的黑土歌剧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并为黑土歌剧的继续发展明确了方向。
1.立足本土文化、创造地域特色。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方人又创造了一方文化。黑土歌剧的地域特色取决于黑土文化形态中“质”的规定性。独特的黑土地域文化为黑土歌剧的发展提供了特有的地域优势,黑龙江人演绎黑龙江的历史也成为黑土歌剧成功的不竭之源。
地域特色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只有通过具体的作品,具体的人物才能使其具象化,真切的展现在观众的面前。在黑土歌剧的创作中,歌剧工作者以深刻的地域意蕴、浓重的地域氛围和鲜明的人物性格,展现了黑土文化的地域特色。《赫哲人的婚礼》、《山野里的游戏》、《鹰》等作品均通过其蕴含的本土文化底蕴,从不同侧面展示了黑土歌剧的地域风格。选择具有地域特色的歌剧创作题材,立足于本土文化,推动黑土歌剧走向世界,将是黑土歌剧走向繁荣的必由之路。
2.题材涉猎广泛、音乐博采众长。歌剧题材的多样化不仅反映着一个地域、一个民族深厚的文化积淀,也决定着歌剧创作能否把握住广度和宽度的问题。通过题材选择的多样化,全方位、立体化的反映生活一直是黑土歌剧的创作原则。哈尔滨的歌剧工作者立足于黑土文化,以“多面镜”的视角选择创作题材,创作了表现不同题材、内容、风格的作品,从土地改革到知青下乡,从民族斗争到抗联英雄,从原始部落到莎剧名作,从改革开放到箐箐校园,黑土歌剧的题材范围几乎涉猎到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以不同的视角展现了生活中的百态人生。在未来的发展中,如何进一步拓宽歌剧题材的范围,以更为宽阔的“广角歌剧”来促进歌剧创作的发展将是黑土歌剧在探索创新中的核心问题。
歌剧是用音乐来展现的综合艺术,音乐创作则成为歌剧创作中的灵魂,是塑造人物形象、烘托舞台气氛和促进剧情发展的主要手段。歌剧这种西洋艺术形式传入我国,便与我国的民族音乐、民间音乐、戏曲音乐等传统音乐形式不断的交织、融合,在地方音乐的宝库中汲取营养,进而形成了不同于西洋歌剧和传统戏曲的新歌剧形式。在黑土歌剧的音乐创作中,可谓是博采众家之长,兼收并蓄了多种音乐艺术形式,以形成黑土歌剧的音乐风格。东北风格是黑土歌剧的主题风格,无论歌剧作品的题材、内容、地域如何,音乐创作中均吸收了东北二人转、东北大鼓和东北民歌以及少数民族音乐、舞蹈等黑土音乐素材,进而突出了作品的地域特色;戏曲音乐、民间音乐的吸收,增强了黑土歌剧的民族性,如歌剧《星星之火》中采用了河北梆子的曲调和张家口一带要饭的“恶花子”的吆喝腔,歌剧《仰天长啸》吸取了中国传统的琴曲、琵琶曲、昆曲、九宫大成中的曲牌等民族音乐素材;西洋创作模式的借鉴,西洋作曲技法及音乐素材的运用,凸显了黑土歌剧的艺术性与包容性,如歌剧《仰天长啸》中借鉴了西洋歌剧咏叹调的创作模式,歌剧《焦裕禄》中吸收了声乐套曲的艺术特点,歌剧《安重根》中引入了朝鲜族歌舞和俄罗斯、日本民歌的曲调。此外,为了适应现代观众审美需求,黑土歌剧的音乐创作还通过音乐剧的形式将戏剧小品、现代舞、通俗音乐、摇滚乐等现代艺术形式融入其中,形成了海纳百川、博采众长的音乐风格,也将成为黑土歌剧音乐创作的未来走向。
3.进入文化市场、促进多元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商品经济大潮在带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也强烈的冲击着歌剧艺术在内的众多舞台艺术,色彩斑斓的新兴艺术形式以迅雷之势进入千家万户并抢占了文化市场。在众多新兴艺术形式的冲击下,歌剧艺术也显得势单力薄,歌剧舞台逐渐沉寂,遭遇了门庭冷落的尴尬局面。在强大外力冲击和处于低谷的两难境地面前,黑土歌剧只有发扬黑土文化开拓进取的创业精神,勇于进入文化市场,寻求多元化发展,才能真正走出低谷,创造新的辉煌。
首先,建立强有力的领导班子,是黑土歌剧进入文化市场的首要环节。俗话说得好“人无头不走,鸟无头不飞”,一个审时度势、高瞻远瞩的领导集体,无疑是黑土歌剧走向市场的核心和纽带。其次,开发精品剧目,增强市场意识,是黑土歌剧在市场竞争中制胜的法宝。创造具有一定审美情趣,思想性、艺术性高度统一,观赏性强,观众喜闻乐见的精品剧目,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音乐剧《山野里的游戏》,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通俗的艺术形式,为低谷中的歌剧艺术打造了社会上有影响、观众中有市场、经济上有票房的“三有剧目”,也为如何打造精品剧目进入市场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再次,注重人才培养,提高演员群体素质,是发展歌剧艺术的基础。打造歌劇精品,最终还是要靠人才来实现,如何进行人才培养,建立合理的人员结构也体现了歌剧创作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此外,以多元化的视角丰富舞台形式和表演形式,也是黑土歌剧进入文化市场竞争的一项有力举措。
4.适应观众群体、满足审美需求。歌剧艺术说到底是群众的艺术,如何处理好歌剧创作与观众群体的关系问题,则是摆在歌剧工作者面前的核心问题。邓小平同志在第四届文代会上的祝辞中讲到文艺与人民大众的关系问题时指出:“一切进步文艺工作者的艺术生命,就在于他们同人民之间的血肉联系。忘记、忽略或是割断这种联系,艺术生命就会枯竭。”哈尔滨的歌剧创作,孕育于黑土地域文化的创作母体,诞生于哈尔滨歌剧人才的艺术创作,最终还是要回馈于黑土地上的广大人民。
适应观众群体的审美要求,从生活中汲取营养,创造反映群众生活、贴近百姓话题的作品是黑土歌剧一贯秉承的创作理念,也成为黑土歌剧成功的力量之源。从现实生活出发,打造雅俗共赏的艺术精品,造就懂得艺术能够欣赏美的大众群体不仅是黑土歌剧创作过程中积淀下来的创作经验,更是未来歌剧创作的基础和方向。歌剧是演给观众看的,只有观众说好,才能称之为好戏,同样,也只有从观众的审美角度出发,才能创作出更多更好的歌剧精品。
歌剧艺术已经成为一门世界性的艺术,歌剧水平的高低也直接体现着一个国家的艺术底蕴和文化根基,面对21世纪的机遇与挑战,形成艺术团体高效、政府保障有力、教育事业支持、信息传播机构协调发展的全方位、立体化的发展格局,才能真正促进黑土歌剧的繁荣发展。
总之,从地域文化的视角看待黑土歌剧创作的艺术风格与特点,歌剧这一产生于西方的艺术形式,正不断在黑土文化的滋养下,形成自己特有的风格和形式,并不断探索新的发展空间。目前,尽管歌剧事业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我们有理由相信,在老中青三代歌剧创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步入21世纪的黑土歌剧一定会迎来艺术创作的再次辉煌。
参考文献:
[1]张向凌. 黑龙江四十年[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86.
[2]经百君. 黑土戏剧群体创造论[M].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6.
[3]朱雪艳. 新时期黑龙江戏剧发展研究[M].中国戏剧出版社,2004.
[4]哈尔滨艺术研究所. 哈尔滨之夏音乐会三十年(1961—1990)[M]. 哈尔滨出版社,1991.
[5]中国歌剧艺术文集[M].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0.□(编辑/刘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