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2009-11-17

活力 2009年13期
关键词:政治思想信息

孟 军

当今世界,网络化趋势不可阻挡。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产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网络在给高校教育带来好处的同时,也给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一些不利的影响,本文从分析互联网的特点出发,探讨网络化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的机遇和严峻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一、网络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

从思想政治教育来说,网络既带来了教育手段的现代化,更有教育观念和内容的现代化。因此我们说网络给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难得的机遇。

(一)信息网络为德育工作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而且提供了无限的时间和空间。网络信息来源不分地域,不分国家、不分民族,不分阶层,不分行业,内容极为丰富。网络以光速传递信息,极大限度地缩短了人们之间的时间,距离,缩小。了人们之间的空间距离,也就极大限度地扩大(延伸)了德育工作的时间和空间,人们可以最有效地实现德育资源共享。

(二)网络信息速度的快捷性和即时性,提高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效率,增强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时效性。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贵在及时,及时的关键是信息的收集、传递和使用要快,只有做到“快”,才能将工作做在前头,取得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动权。计算机网络被喻为信息的“高速公路”,它的应用与快速发展为我们快速、便捷地掌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领域的信息提供了可能。

(三)网络信息形式多样,图文并茂,集知识与娱乐于一体,为人们所喜闻乐见。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方式,基本上是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张嘴,面对日益现代化的社会信息传播手段和新时期的学生,这样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很难有吸引力和感染力。而信息网络的多种功能,又使人们可以公开地或者隐蔽地进行网上活动,可以随意切换活动方式,变更活动内容,创造了绚丽多彩的生活工作学习和娱乐空间,满足人们的多种需要,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二、网络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又向我们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和强有力的冲击。

第一,网络中的信息“垃圾”,极易腐蚀大学生的思想和意志。以往学生们大量接触的信息主要来源于广播、报纸、电视,其内容经过层层把关过滤,不正确、不恰当的信息均被删除。而网络使他们了解信息的渠道更多更广,阅读者只需找到网址,就可以第一时间看到任何媒体的全部内容。因此,网络在传播有效信息的同时,也传播着其他不良信息。

第二,网络的虚拟化特征,易导致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障碍和道德的弱化。一方面,在网络中,主体的行为往往是在“虚拟实在”情形下进行的,即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不是面对面的、实实在在的交往,而是间接的“人机交往”,人人都可以在网络中成为“隐形人”。这种情况长期下去,必然会影响和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三、网络化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对策

第一,建立健全的校园网站。校园网站既是网络思想工作者的教育手段,也是网络德育的战斗武器。所以高校思想工作者一直其给予高度的重视和了解。因此网络中心应该对校园网的各个板块的建设提出明确的要求,建立明确的管理规范,同时对各类不良的信息进行技术过滤和监督,可以借鉴国外著名高校的管理制度。

第二,建立适应网络化发展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理念、新模式,培养一支既懂思想政治艺术又懂网络技术的新型政工干部队伍。网络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加强工作方法的创新,力戒训导说教式的官僚主义和明哲保身、不轻易表明观点的平庸主义,以及以批代教、以罚代教、以处分代教等简单化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做法,要贯彻民主、平等、互动、正面教育、正面疏导等网络时代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原则。

第三,加强对网络的监控、管理及网络法制教育,防范网络负面信息的不良影响。

学校要加强对网络的监控和管理,建立网络信息管理的常设机构,制订网络行为准则,通过审查、监控来规范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同时提高网络宣传的针对性和宣传质量,及时了解网上信息,对网上的一些有害信息,要针锋相对,澄清是非曲直,进行“解毒”、“消毒”,工作。要通过分析监控,及时发现大学生中存在的思想问题并及时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做到“防微杜渐”,从而在高校校园形成一种健康的、是非明确的、祛恶扶正的网络环境,防范网上负面信息对大学生的不良影响。

在我们日常的思想政治工作中既不能重传统轻网络,也不能重网络轻传统,应该看到两者各有优势与局限性。一方面,我们仍然要发挥传统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如面对面的教育,心连心的交流,个别谈心,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另一方面,积极运用网络技术,发挥高科技的优势,搭建起新颖生动、灵活多样、形象直观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平台,提高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综上所述,随着网络的发展,通过增强教育主体的信息素质,拓宽思想教育的信息传输渠道,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环境氛围,提高教育对象的信息识别能力等手段,来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成为我们今后的主要工作任务。只有在不断的工作实践中继续探索和研究,针对新出现的各种网络问题及其对高校政治思想工作带来的影响,不断提出新的解决方案,才能更有力地推进网络环境下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参考文献:

[1]胡显章. 信息网络化条件下的大学德育创新思考[J]. 中国教育学刊,2001,(4).

[2]唐尚朴. 网络文化队高校德育工作的挑战与对策[J].北方论丛(青年学者园地),2004,(4).

[3]薛潮.规范青少年信息网络环境[N] .中国青年报,2000-03-10.□

(编辑/丹桔)

猜你喜欢

政治思想信息
办公室政治
第1课夏商周政治制度教案
我得了一种叫手痒的病
订阅信息
极限思想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
讲政治要防止几个误区
一次函数中折射的重要思想方法
展会信息
政治法律
阿吾(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