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钢琴伴奏在舞蹈基本训练中的意义

2009-11-17

活力 2009年13期
关键词:织体钢琴伴奏节奏

郑 铎

在舞蹈教学训练中,许多课程需要钢琴音乐的伴奏,因为它能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及对音乐的感知能力。钢琴音乐的优美音色、饱满的和声织体、丰富的旋律起伏变化、平稳的节奏、速度与呼吸能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熏陶中学会听音乐,继而从感性理解逐渐地进入到更为深刻的理性想象与表演创作中。钢琴与舞蹈的结合,可以使舞蹈达到新颖、广阔的艺术表现水平,形成两者紧密结合、相依共存的有机整体。因此,钢琴伴奏对学生舞蹈的学习与音乐艺术修养的形成起着重要而特殊的作用。

音乐在舞蹈教学中的作用,并不只是简单的节奏伴奏,它也是舞蹈的一部分。好的钢琴伴奏和乐曲,不仅可使学生得到音乐上的熏陶,而且可以帮助舞蹈教师教学。因此,音乐与舞蹈是相辅相承、缺一不可的。

1.乐曲的选择直接影响舞蹈。以基训课为例,传统的基训课教学,无论是芭蕾基训还是古典舞基训,应用的音乐大多为规定的钢琴曲目,由于曲目有限且反复使用,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倦感,从而大大降低音乐对学生的听觉刺激,使原本枯燥的基训课显得更为乏味。所以大多数学生会对基训课产生厌倦之感,这样也增加了舞蹈教学的难度。为此,老师们要经常给学生做思想工作,以保证教学的正常进行。

笔者发现学生普遍反映基训课的音乐过于陈旧、缺乏时代感。为此,我们便在课外收集了不同类型且尽量是学生喜好的音乐,经过剪辑后用在基训课的组合中,结果发现学生无论从上课的状态以及动作完成的质量来看,都有所提高。同时,尝试使用不同的音乐,对提高学生的乐感、激发学生的舞蹈表现力和想象也大有帮助。当然,我们对乐曲的选择也应符合情绪的要求,应依据舞蹈教学中音乐方正结构的要求及学生的年龄来选择,这就要求舞蹈教育者必须具备一定的音乐素养。

2.节奏训练在舞蹈教学中的地位舞蹈的主要动因就是节奏的物态化,无论是人声的呼号,还是瓦石的击节,都是浑然于舞、激发于舞。对于学习民间舞蹈来说,节奏的精确把握与体现,是把握风格的关键所在。节奏,从舞蹈的角度讲,首先应该是“节拍”,然后是舞蹈的律动。在民间舞教学中,我们常用“心理节奏”、“呼吸节奏”的术语,这二者指的是什么呢?一方面是对其具体节拍的感应,另一方面即是舞蹈风格的体现。而把握、表现风格最关键的一步就是“心态的体验”,而心态体验在课堂训练中最直接的熏染便是节奏的把握过程。

3、要熟悉舞蹈的风格特点,选择适合的和声织体。根据芭蕾舞的特点,我在弹奏钢琴时多用欧洲的古典音乐。在练习小弹腿的动作时,我选用了作曲家戈塞克的《加沃特舞曲》开始段落,这段音乐风格明快、节奏清晰,有一定的力度,能与舞蹈动作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从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做大踢腿的动作时,我则用刚劲有力的节奏,多数是进行曲之类的曲目,力求音乐与舞蹈动作相吻合,让动作融入音乐。

4.注重音乐伴奏在基训课中的美感与情感激发。舞蹈钢琴伴奏音乐不应是节奏与速度的简单陪衬,而是通过音乐情感的表达,来补充、渲染和深化舞蹈表演所要表达的内容,使得舞蹈表演更加细腻、感人,成为一种精美的艺术。

在基训课中,不仅要弹奏准确的节拍和风格,更要善于用音乐来引导学生投入。这就要求教师自己首先要对音乐有较深刻的理解,并且根据舞蹈的需要,全情投入地弹奏,以烘托舞蹈的气氛。同时还要给枯燥单一的节奏旋律添加丰富的织体,运用复调填充伴奏中的不足,使音乐变得丰满,让舞者在音乐中展开丰富的想象,跳出有情感的舞蹈词汇。如“控制”,这是课堂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它要求通过腿和上身的控制,形成各种舞姿并充分地表现出美感。因此我选用了艺术水准较高、和声织体丰富的乐曲。另外动作的特点是要加强腿部和上身的控制能力,所以伴奏音乐要有起伏、有动力,要一气呵成,这样的控制音乐可以促使舞姿更优美、更准确。

综上所述,钢琴伴奏在舞蹈基训中有着不容忽视的地位。优美的钢琴音乐可以调动学生舞蹈肢体语言的表达,成为衬托红花的绿叶并赋予他们艺术创作的灵感。在实践中,笔者发现好的伴奏可以使芭蕾基训不会变成枯燥单调的机械的动作模仿,而会成为如诗如画的舞蹈语言词汇。在这种音乐美的氛围中,学生会更热爱舞蹈基训,更自觉地投入到刻苦的训练中,做到感情情不自禁地流露,使舞蹈表演得到最大限度的升华。一直以来,笔者都在努力探索,力求用较高质量的伴奏音乐将舞蹈的内涵表达得更为贴切、自然,与舞蹈者共同配合,将钢琴演奏融入舞蹈表演的艺术情感之中,使学生充分施展才华、各显其能,促进舞蹈教育的蓬勃发展。□(编辑/李舶)

猜你喜欢

织体钢琴伴奏节奏
小学音乐教学中钢琴伴奏的重要性
论钢琴伴奏对舞蹈教学的重要性
钢琴伴奏在合唱中的重要性与艺术性探究
节奏学习也可以变得很有趣
凝而不固 层层铺进
节奏
轻快漫舞
钢琴伴奏织体在不同作品中的运用
合格钢琴伴奏者基本素养的养成与提升
威尼斯水乡诗画——肖邦《升F大调船歌》的音乐语言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