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平面设计教学中的问题分析及方法探讨

2009-11-17陈海平

活力 2009年13期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方法问题

陈海平

[摘 要]结合教学实践,迎合企业市场人才的需求,分析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平面设计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平面设计教学;问题;方法

在当下数字化的时代,计算机已经成为新时代的宠儿,计算机技术已经渗透于各行各业,利用计算机进行平面辅助设计已成为平面设计工作的主流,传统的平面设计的方式方法正不断地被计算机设计所替代,这也导致设计者既要关注电脑科技的最新发展,又要为艺术建立坚实的人文基础,强调艺术的创造性与个性风格,这样才能使艺术作品焕发出更夺目的光彩。

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是注重“职业”与“技术”相结合,以就业为主要目标,为企业输送高技能人才。我们学校所在的城市——温州是一座有名的国际性轻工城,广告、包装、印刷业非常发达,这就需要大量的平面设计人才投入这个市场,应该说这对我们学校培养这方面的人才是个很有力的条件。但是据笔者多年从事平面设计教学的经历与学生就业情况调查,我们的学生所掌握的技能往往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很大的原因在于在计算机专业开设平面设计课程过于注重学生软件操作方面的培养,忽视了平面设计艺术的表现和创新意识的培养,那么如何把计算机与平面设计艺术相辅相成地结合在一起,认真分析总结平面设计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并积极探讨解决问题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显得尤为必要了。

一、开设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与想象力的课程

计算机专业学生大部分没有美术基础,学生更多地依赖于通过计算机软件对图形的拼拼凑凑。这样对学生来说将很难在日后形成设计的系统性和个人艺术风貌,这就要求我们在设置平面设计教学体系的时候应该有这方面的考虑,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与想象力的造型基础教学课程的开设很有必要。

平面设计的造型基础教学就是通常所说的三大构成和素描、色彩以及图案。但我们也不能完全照搬照抄纯艺术的传统的平面设计造型基础教学的一套教学模式。因为平面设计的核心在于对二维平面空间进行视觉体系的构建和信息传达以及创新思维的运用等研究上,这种研究建立在对心理学、生理学、符号学、色彩学、材料学、工艺学等学科的理性熟悉的基础上,同时又具备更多的对传统思维和视觉的颠覆性和创造性。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也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它包含了知觉过程、探索过程、思维过程以及理解过程等。假如只是简单地把纯艺术的教学模式应用到此中来,势必要放弃设计教学的创造性和发散性。

因此,平面设计造型基础教学中最关键的还应该是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练习,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才能使我们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平面设计作品有别于艺术专业的学生,展现出各自不同的风格。

二、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注意启发学生的独立性,扩展造型构思,培养他们对基本形式语言的感觉

高职学校计算机专业的平面设计教学过程,往往还会出现这样的几个问题:

1.学生在造型形式语言内容的选择上,经常搞不清应该选和选什么样的形式语言进行作品的设计,或者作品中包含的形式语言内容过于简单和单调;

2.在单项构成形式语言组合中,更多的是注重构成自身的形式要求,缺乏主动利用多种形式语言元素去指导和完成更加丰富多彩、个性鲜明的设计作品,创意思路难以展开,形式语言比较单一;

3.在作品效果上,缺乏利用多种形式语言来表达自我情感的办法,作品效果难免显得单调乏味。

从这些存在的现象中,经过分析和思考,究其原因主要是一些教师形式语言教学过于简单所造成的。平面设计教学中的形式语言教学的多样性创造探求,和与此带来的知觉快感在平面设计教学中首先应当得到积极评价。平面设计的教学目的是要启发独立性,扩展造型构思,培养学生对基本形式语言的感觉,这包括了对事物形态、色彩、肌理的审美直观判定能力以及提高基本形式的表现技巧。

那么应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一个好的计算机专业的平面设计教师不但需要很强的软件操作能力,更要有丰富的想象能力和敏锐的艺术感觉。高职学校平面设计教学一方面要以动手能力为主,加强自己的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不能满足于技能技巧的把握,在熟练的技术背后要有综合素养的提高。就是要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进一步培养学生审美素养,激发其创造能力和制作技巧上形式语言的多样性。故而在教学中,可先让学生较为直观地理解形式语言的规律,把握美的法则,进而拓宽设计思路,采用多种形式语言创作作品,这个方面我们可以采用多媒体进行直观展现。

在前期练习中,从点、线、面这些平面构成中最基本的形式语言要素入手,从具象图形和抽象图形两方面进行观摩、分析、练习,而后总结,并得出结论。形式语言教学一个比较突出的难点是对形式语言基本元素的设计,如利用点、线、面等基本设计语言设计出新奇的基本形。

在教学中,教师可首先鼓励学生探究范围中的基本形式的设计方法,尝试着去制作,而对于非凡复杂的图案,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讨论,并给予适当的点拨和启发。只有在学生对基本形式语言元素的设计方法有了一定的体验和了解之后,才有可能创作出形式语言丰富的设计作品。

三、平面设计教学应做到以市场为导向,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

目前大部分学平面设计的学生在进入社会后,由于设计实践能力偏低,往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适应设计实践工作,甚至是一些最基本的、按照印刷制版工艺规范要求的设计技能也要从头学起,这是极为不正常的现象。可以说这种现象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我们的设计教学的失误引起的。目前的设计教学,理论脱离实践,不重视实践技能的训练,光是讲课本上的空洞理论,没有进入市场了解其需求。另外,从事设计教学的教师与设计实践脱节,如果教师本身并没有直接从事设计实践工作的经验,又怎么能够将实践工作的经验传授给学生呢?这都是造成毕业生实践技能低下的重要原因。

因此,我们在教授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应该做一下市场调研,了解市场动态、行业动态以及学生现状,充分听取企业单位对课程的要求和建议,适时地调整实践教学的侧重点,同时加强校—企之间的联系,由专业教师参与的企业真实项目,在实践教学中根据各项目的工作流程设计项目任务,让学生真实地参加项目设计、履行和管理的全过程,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完成教学任务。以这种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他们在学校所学的技能和企业的要求非常贴近,工作起来上手快,效率也高。

四、平面设计教学要符合地域本土化设计需求

地域本土化设计是指设计师在自己熟悉的本土环境氛围中,经过思考后逐渐形成的设计思想。无论设计如何发展,设计师的设计风格与其所处的地域、思维、生活方式密切相关,本土的文化氛围对其设计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所以,设计师所处地域环境决定了他对设计的认知观。

在平面设计本土化观点来看,它所要求的既不是传统的重复,也不是欧美式的复造,而是以宽容的治学态度与宽泛的地域精神进行不同影响的组合,从而给予设计师面对传统艺术更为广泛的取材余地,更为自由的改良空间,融汇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不但要强调传统文化的内涵,还应利用地域特色来表现现代的设计理念,以鲜明、独特的个性参与世界文化的交流与发展。找到旧有造型元素与现代审美形式的契合点,既丰富了设计形式,又具有时代精神。对将来从事平面设计的在校学生来说,在博大精深的本土文化背景下,拥有五千年的文化沉淀作为创作源泉,研究自成体系的平面设计就显得非常的重要。

结束语

随着世界高新技术的发展和信息社会的到来,全球文化差异逐步缩小,地域界限正在淡化,世界经济更趋一体化,作为后现代视觉语言核心部分的平面设计也在现代文化和商业竞争中变奏,为我们的平面设计教学工作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为市场为行业培养实用型艺术设计人才,是我们的教学准则,对我们的教学方式方法进行改革,能更紧密地把握好人才培养方向,也对教师的教法有更加科学理性的要求,同时也是对教师业务能力创新的一种鞭策;另外,对学生的创造性能力的培养、知识的创新及拓展都有很好的启发意义。

参考文献:

[1] 辛华泉.平面构成[M].长沙:湖北美术出版社,2002.

[2] 林家阳.设计创新与教育[M].北京:三联出版社,2002.

[3] 袁静.平面设计教学初探[EB/OL].设计·中国,2006-11-21,10:12:06.□ (编辑/穆杨)

猜你喜欢

计算机专业方法问题
新工科背景下计算机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探究
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的实践路径
中职计算机专业产教融合混合式教学研究与实践
计算机专业中外合作办学中引进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用对方法才能瘦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赚钱方法
捕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