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科学发展观与社会责任会计的建立
2009-11-17杨华英干胜道
杨华英 干胜道
【摘 要】 目前,国际上提出把社会责任标准(SA8000)作为约束和衡量企业行为的评估体系,而我国在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对于企业来说,承担社会责任已经成为理所当然的事情。为此,作为会计工作者有必要建立社会责任会计,实现会计理论的创新。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社会责任会计; 可持续发展
一、引言
我国政府提出科学发展观作为主要战略思想,建设和谐社会为主要目标,要更好地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迫切需要会计发展创新。建立社会责任会计,使企业从片面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转移到开始重视社会效益上来,促进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自觉地把社会责任放在首位。企业的利益是同社会中其他市场主体利益紧密相连的,企业作为一个社会组织,它占有和处置了社会的大部分资源,理应对其他市场主体承担与其能力相当的责任。
负担社会责任所需的费用,却可在未来获得巨大回报:政府的支持与公众的认可,势必有利于公司的长远发展,有利于股东利益的最终实现。JasonScott(2005)研究得出的结论证明,承担社会责任不仅为股东获得更大的利益,而且通过为社会提供更好的商品和劳务而得到更多的回报,昂贵的社会责任成本对社会和股东而言就是提供好的商品。
二、科学发展观与社会责任会计建立的关系
(一)社会责任会计的建立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科学发展观要求在实现经济和社会更好更快的发展时,必须掌握运用现代化建设的基本规律,企业发展,应该协调发展,更要求和谐发展。在近年来的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中,我国的企业可以说是挣得了很多的超额利润,创造了辉煌的工业文明。但是,在这些“辉煌”的背后自己付出了多少还没计入成本和潜在支出呢?很多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将自身的经济利益放在了首位,忽略了在环境保护,劳工福利等方面地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他们用国家的资源创造着自己的利润。作为社会责任会计是社会学和会计学的统一。正是通过采用会计所特有的计量方法来衡量企业的经营活动,促使企业在实现自身利益的同时也保证社会整体利益的实现。因此,中国企业只有积极地承担社会责任,构建起基本的社会责任评价体系,才能更好地落实和贯彻科学发展观,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和谐社会奠定扎实的基础,顺利实现中国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科学发展观是社会责任会计建立的重要指导思想
社会责任会计作为会计学科的一个分支,比起传统会计其更为强调企业和周边社会环境的协调。它着眼于会计应该如何反映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以及如何从会计的角度引导企业去履行社会责任。而科学发展观是在总结了国内外发展问题上的经济教训,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针对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所作出的科学的理论原则。它强调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强调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强调社会整体利益的协调发展。正因为如此,在社会责任会计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应时刻把科学发展观放在首位,同时把其思想精髓作为社会责任会计建立的理论基础,以此来促进会计理论的创新和改革。
(三)科学发展观和社会责任会计的建立是宏观与微观的关系
科学发展观是以整个社会经济生活为背景,指的是在城乡,区域,社会,人类与自然以及国内外等宏观领域中,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对经济社会生活中的各类现象进行科学分析,在宏观指导思想上明确怎样实现经济社会与人的全面协调发展。而社会责任会计则是指在以企业为主体的微观领域中,明确企业在自身的经济活动中应承担的社会道德责任,指导企业在其盈利行为中应怎样具体地对待个体的人和自己所处的社会,实现企业与社会环境的共同发展。社会责任会计建立,可以说是科学发展观主要思想的具体化。
三、社会责任会计建立的基本框架
从科学发展观和社会责任会计建立的关系可以看出,在我国进入小康社会的现阶段,怎样将科学发展观付诸于行动,社会责任会计的建立可以说是对其一个很好的支持。但是目前社会责任会计更多属于宣言式的抽象规定,如果具体的制度安排不落实,极易成为道德口号纸上谈兵。
(一)提高员工的整体思想素质,使企业内部真正认识到承担社会责任的必要性
企业任何一项改革的顺利实施都离不开内部全体员工的支持,只有企业的每个职工都牢固树立起科学的发展观念,意识到承担社会责任的必要性,才能在实际工作中把履行社会责任做到切实到位。这也就是说,在承担社会责任已经日益成为潮流的现时,企业不能再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而应该以一种主动的、积极的心态去承担社会责任。组织员工进行一定的培训教育,让全体员工从思想上确实认识到承担社会责任的必要性,营造出良好的企业氛围。
(二)在企业内部建立起社会责任指标体系
社会责任会计是以企业关系人理论作为其主要理论依据,强调企业相关者的利益,与责任是紧密相连的,责任由其利益而定。一个社会的整体利益大致由投资者利益,债权人利益,员工利益,消费者利益,社区利益,国家利益组成。企业应承担经济责任、员工的就业薪酬责任、产品责任、环境责任、纳税责任等。针对上面提到的不同层次的责任,每个企业可以按照自身的具体情况设置一些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比如:对于经济责任常用的指标有净资产收益率,资产负债率,销售增长率等,员工的就业薪酬责任常用的指标有劳动时间,员工培训支出等;环境责任有生态效率指标(生态效率=环境业绩指标÷财务业绩指标)等,纳税责任则有上缴税收等指标。在指标设计过程中还应该注意,对于指标所要求达到的定量程度,每个企业应该量力而行,换句话说,每个企业虽然都应该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但不能让企业“不堪重负”。
(三)编制企业的社会责任报告
企业的社会责任报告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信息资料。深圳证券交易所于2006年9月25日发布了《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指引》,鼓励深交所上市公司定期发布社会责任评价报告。现在我国已经有部分企业开始尝试披露社会责任报告。可以采用以下两种形式:一是在现有的财务报告中添加反映社会责任的新的会计项目,也就是说在年度报告内分散处理。二是现成独立的社会责任报告,与财务报告区分,以描述性内容为主,定量内容为辅。同时,一方面,相关政府部门在加强对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的严格监管时,应增强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强制性,尤其是对于一些关系国计民生的企业;另一方面,其应该建立相关的制度奖励,鼓励企业主动、自愿披露其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
(四)以科学发展观作为主要指导思想,实现企业效益与社会责任的有机结合
党中央提出树立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既是经济发展方针,也是企业社会责任追求的宏观目标。“在商言商”,企业高度关注经济效益本无可厚非,与此同时,直面社会责任也是一个成熟企业应当肩负起的使命,而且当把公司的利益放到一个更宽广的视角来考察时,就会发现公司的利益是同社会中其他市场主体利益紧密相连的。当企业在承担社会责任,关注公众利益时,会发现“善意的”公众也会同时给与企业所需要的“信任”,使得企业间接受益。王老吉在抗震救灾中的表现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爱的奉献——2008抗震救灾募捐晚会”上,当作为中国民营企业的代表王老吉(加多宝集团)以一亿元人民币的国内单笔最高捐款,诠释了这个时代最值得树立的民族企业精神时,公众对王老吉支持度的大幅提升是不言而喻的。加多宝一时成为“爱心企业”的样板,随后市场很快对人们的“支持”显现出了效果,加多宝公司的捐款行动后,带来了全国范围的王老吉消费热。在上海等地区,红色罐装王老吉,销量在几天内就翻了倍。这无疑是王老吉所追求的,在履行社会责任的同时也实现了企业的盈利目标,实现了企业与社会的“双赢”。
四、社会责任会计的建立应与我国国情相适应
目前,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水平依旧比较落后。社会责任会计在我国的发展,必须同我国的实际国情相结合,在借鉴吸收国外会计理论界的研究成果时,应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理论框架。
首先,与企业的自身盈利能力相结合。企业作为市场经济最小的细胞,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对于企业而言,为社会创造出好的产品提供好的服务是其最基本的社会责任。企业只有履行了最基本的社会责任,才能在社会上生存下去,对企业的股东负责,对自身的员工负责,才可以为社会福利多做贡献。美国佐志亚大学教授卡罗尔(Archie B.Carroll)提出了企业社会责任金字塔,从塔低到塔顶分别是: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慈善责任。我国目前绝大部分企业仍然是中小型的企业,生存加盈利仍然是其首要目标。为此,在笔者看来社会责任会计核算的侧重点仍为其经济责任和法律责任,这是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底线”。企业只有在经营到一定程度,能够在市场中稳步发展的时候,才会有能力,会有资本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至于更高层次的伦理责任和慈善责任,也要量力而行,但不能“超负荷”。John
M(2005年)认为,企业帮助政府和非盈利组织承担一些社会责任的效率有时是比较高的,但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是有限度的,提出社会责任和经济效率存在一定关系。
其次,应与企业的管理水平相结合。在目前所有者和管理者分离的现状下,所有者不得不面对管理者的“道德风险”。公司捐赠是目前公司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如在2008年的5·12汶川大地震中,很多企业迅速自发的捐款捐物,给人们带来了很多的感动,相应地企业在随后也获得了更大的市场份额和更高的认可度,更好的社会亲和力,这无疑都是成功企业的梦寐追求。但是,这也需要适可而止,一方面,正如有些企业所感觉的那样,过多捐赠并没有给企业带来应有的好处;另一方面,某些企业的高层领导,在鲜花和掌声面前,似乎忘了自己的职责所在,随便就把企业的利润捐了出去,这是管理层在拿业主的钱来满足自己的仁慈,或许在仁慈当中还有沽名钓誉之嫌。为此,在企业管理过程中,社会责任的履行应该是有章可循的。
最后,与企业会计人员的素质相结合。虽然我国目前会计人员的素质整体在不断提高,但一些企业会计人员的职业素养仍然是不容乐观的,他们会计知识的更新能力是值得考虑的。因此,在社会责任会计建立的过程中,对于制度的设定、指标的设计,应以“硬性规定”为主,“软性约束”为辅,应尽量减少其主观随意性,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
【参考文献】
[1] 洪霞,等.科学发展观与企业社会责任[J].科学教育家,2008(4).
[2] 张文贤,等.企业社会责任研究:指标体系的设计[J].新资本,2008(5).
[3] 李正.法美日三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经验及借鉴[J].财务与会计,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