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村支书今年28
2009-11-17李思磐
李思磐
蓝晓娟,浙江省景宁县沙湾镇张庄村人,生于1981年。
[背景]青春飞扬
1999年,卫校毕业的蓝晓娟不留恋都市生活,选择回到沙湾镇的一个偏远卫生院工作。不到一年,她又作出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回到海拔680米的张庄村。
她的父亲曾担任村支书12年,以前支部会议等活动大都以她的家为场所,开会时小小年纪的她常常帮着冲茶递水、拾掇拾掇卫生,俨然一个“会务工作人员”。“从小耳濡目染,对我的成长和以后的就业选择产生了影响,村里需要做的事情其实很多,而年轻人越来越少,农村特别需要有知识的年轻人来做事,”她说道,“我土生土长在张庄村,我想帮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
正是在这样纯朴情感的支配下,她成了唯一一个回到本村做事的大中专毕业生,从团支部书记到党支部书记,这一干就是8年。
2005年初,村“两委”要进行换届,她的父亲蓝厚明因为在县城打工的时间比较多,提出辞去村支书的职务。让谁来接班呢?镇里的领导犯难了。在村委会成员的民主推荐时。年仅24岁的团支部书记蓝晓娟居然得票最多。镇里的领导眼睛顿时一亮:年轻党员、有文化、有群众基础,这不是村支书的理想人选吗?就这样,蓝晓娟于2005年1月当上了村支部书记。
当上村支书后,蓝晓娟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发动贫困的乡亲修建“康庄路”。路通后,蓝晓娟发现种植高山小尖椒是一种投入少、效益好的增收渠道。三年时间,她发动村民种了600亩小尖椒,并带头组建了高山蔬菜合作社。如今,陆续投产的小尖椒基地已成为张庄村民增收的重要渠道。
看着栽下的20多亩杨梅苗茁壮成长,景宁畲族自治县沙湾镇张庄村的雷得森开始盘算三年后的收成:每亩杨梅收入4千元,每年仅杨梅一项就能创收8万多元。雷得森说,栽种杨梅是村支部书记蓝晓娟为村民想出的增收新点子。
“一亩地至少能产1000公斤小辣椒,每公斤能卖一元四角,加上村里和合作社给的每公斤八毛钱补贴,我每年光是种小辣椒就有8000千多元的收入,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曾经的困难户蓝厚青这样说道。
村民富裕了,蓝晓娟又动员村民自建自来水池、沼气池、村活动室,把有线电视接入各家各户,引导村民不断提高生活质量。去年。她和妹妹在景宁县城还开了一家经营畲家菜、介绍畲族文化的餐饮店。她说,有了条件还要和村里群众一道开发畲家风情的“农家乐”旅游。让家乡成为城里人向往的“世外桃源”,也让山区的畲族群众有机会到城里体验现代文明。
由于实绩突出,26岁时蓝晓娟当选十七大代表,今年9月列席十七届四中全会。
[专访]最年轻代表的风采
2009年9月初,蓝晓娟接到浙江省委办公厅的电话:她被选为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的列席代表,是浙江省参加这次会议的唯一基层代表,据已公开的资料推断,她也可能是代表中最年轻的一位。
9月13日,蓝晓娟启程。第三次进京的她已然驾轻就熟。穿上畲族绣花套裙,她接受地方报纸的采访:“真没想到,作为农村基层党代表,我还能到北京参加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聆听胡锦涛总书记的报告,商议国家大事,我要好好珍惜。”
9月中旬以后,十七届四中全会被广泛关注——在中共历史中,用一次全会集中讨论党自身的建设还是第一次;全球媒体更是聚焦于这次会议上的制度性反腐和党内民主建设议题。而19日回到家乡景宁的蓝晓娟,近半个月时间一直忙碌于各种会场,宣讲她的现场体会和党的方针政策。
村里唯一的年轻人
从浙江景宁畲族自治县县城,到蓝晓娟的家张庄村,开车盘山而上要两三个小时,直到海拔680米的高山上。17年前,蓝晓娟上五年级,必须每周一次走路去镇小——那时从沙湾镇到张庄来回30多里山路。17年后,镇上可直接开车到村里每一家的门口,这是她的村治成绩之一。现在的她,是张庄村的党支部书记,也是景宁254个村最年轻的女当家。
和村里人一样,蓝家住着传统的畲族两层木楼,不一样的,是四壁皆是大女儿在十七大上与代表和领导们的合影,喷绘和装裱过,显现出与家中用品不同的气质。
父亲蓝厚明身板结实,看似有点木讷,但眼神明亮。在女儿任村党支书之前,他曾经任这个职务12年。庭院中的一棵植物显示了他的创造力:柿子和苹果嫁接在一起,低矮的树上果实累累,兼有柿子的甜蜜和苹果的爽脆。
2000年,蓝晓娟回到张庄经营一家小药房;是父亲帮助女儿做出决定:“中央有好的政策,鼓励年轻人回乡创业。”女儿认为父亲对政策是“很了解的”。同时,她成为村团支部书记——村里138户人家只有一百多老幼留守,平时,蓝晓娟是村里唯一的年轻人。2005年换届,推荐村支书候选人的时候,她不负父望,票数最高。
张庄的下午,安静得几乎没有任何声音,似乎也鲜有人活动。曾经很多年,蓝晓娟和这个老龄化的安静村寨一起作息,晚上9点多就睡觉,早上6点多就起床,看《朝闻天下》,做做家务,跟村里人聊天,一天很快过去。她甚至不觉得作为80后的村官,与年纪大的党员干部有沟通障碍:“也许我从小生长在这群人当中,慢慢长大和适应,对代沟没什么明显感觉。”
“她一直很懂事,不给父母惹麻烦。”父亲说。1993年晓娟开始上初中,家境并不好,那时候,12岁的她已经有了同龄人难以企及的自制力,总是从每星期十四五元钱零花钱里省出四五万,周末交还父母;而后者再放心地加上十元交给她。
这种风格似乎也延续到现在,她印着英文的T恤和洗白的七分牛仔裤既不晃眼,也不落伍,虽然脸上脂粉不施,但眉毛显然整理过,是一种柔和的相貌堂堂。对于一个28岁的未婚女子,这似乎有点过于清淡,但在她身上,内外正好呼应。她身材瘦小,却挺拔有力,很难有一个年轻女子的身体语言和脸部表情能如此准确地表达谦逊、谨慎和纪律。
她看书,看的是县电大函授法律大专的书;上网站,浏览的是“我们畲乡网”;有闲时看连续剧,是《红色电波》一类的战斗片。不过,她表示自己比较喜欢张韶涵的《隐形的翅膀》,她如此评价这首歌:“包含着很多做人的道理。”
2004年:两代人的分水岭
蓝晓娟当上村支书,张庄安装了安全的自来水,通了“康庄路”,办起了高山蔬菜合作社。“可能是觉得我这么年轻的小姑娘成了书记,县里领导一直很关心;很多项目,我们村总是比较早实施的。”
这些本是父亲蓝厚明曾经尝试、或部分完成的工作。父女交接棒,中间正好是2004年的分水岭。那年开始,中共中央一连出台6个“一号文件”,持续关注“三农”,“多予少取放活”的政策不断深入。这是两代人的不同历
史机遇。村里的人均收入,4年间增长了1500元。
在村里人看来,村支书的新身份,确实为整个村庄发展“带来不少机会”。
在县委书记的亲自跟进、回访之下,村里通了有线电视和路灯,建设了沼气、改栏改厕——老式木楼的院子里,随便搭建的简陋旱厕变成了冲水的厕所;到处乱跑的牲畜归了栏,畜栏和厕所的废物,直接排入沼气池,整年做饭可以不烧柴火。就连父亲手上种下的200亩芥梅(普通小颗的杨梅),也在2005年开始分批嫁接成“东槐”(果实大于芥梅两三倍的杨梅),发展了400亩。
刘悄是张庄村的大学生村官,只小蓝晓娟4岁,是村党支部副书记。蓝晓娟说:两个人正好互补。刘悄直截了当地说:“出现冲突,晓娟会帮我圆场,她比较懂得搞好团结。”而蓝晓娟很少接触电脑,她几乎不用80后惯用的QQ;到网上查农业科技资料的活,刘悄更擅长。
“刚认识她的时候,我觉得有压力——这个人中央都去过啦!不过接触下来,觉得她很朴实,能为民办事。”不过,虽然刘悄住在村里时,会寄宿在晓娟家,但她们从不会住一间房,也很少谈论女孩子家的话题,“我总觉得,她是我领导。”
“感觉到领导对基层的关爱”
三次上北京,她没有买过任何礼品和纪念品回来。略微有点私密的回忆,是京西宾馆著名的自制酸奶,和十七大期间要好的同龄人,如1979年出生的排球女将周苏红,1981年出生的乒乓球运动员张怡宁。
十七大以后,频繁的开会和出差,让蓝晓娟只好关掉家中的药房。
谈起四中全会期间留下最深印象的事,蓝晓娟说:“让我们这些最基层的、来自农村的代表们感觉特别激动的,是党中央和省里的领导都是非常和蔼……我跟李克强副总理合影,吕(祖善)省长亲自为我拍照,并再一次把我介绍给总理;我与周永康书记合影,省委赵(洪祝)书记亲自为我拍照。感觉到领导对我们基层的关爱,这种深切的关怀,让我特别感动;这两张照片,也是非常非常有意义的。”
最兴奋的是与总书记的合影。她叙述时谨慎地隐去会议的内容:他很和蔼地问我:“你是哪里来的呀?”我说:“我来自浙江景宁、全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我还是一位来自基层的代表!”回来后,她一直带着自己小数码相机,与大家分享里面的影像。
而提到将来的计划,蓝晓娟说:“希望我们村能建设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