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闻报道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现实意义

2009-11-16胡雪梅

活力 2009年3期
关键词:舆论导向新闻媒体舆论

胡雪梅

一、正确舆论导向是新闻工作的生命

新闻媒体对社会大众的影响很大。其中既有积极的因素,也有消极的影响。特别是在新闻媒体过度追求经济利益,而社会大众对新闻媒体的依赖又日益加深的时候,这种消极影响就愈加明显。因此新闻媒体必须坚持客观公正的原则,加强社会责任感,才能保障媒体本身的健康发展。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现今一些生活类和都市化的报纸为了迎合部分读者的低级趣味,在竞争中出现不良倾向,格调越来越低下庸俗。无数事实已经表明,靠格调低下去吸引读者必将行之不远。市场竞争越是激烈,越要注重格调,只有格调高雅、品位提升才能取信于广大读者。在越来越激烈的报业竞争中,媒体必须正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当“义”和“利”发生矛盾的时候,我们的选择是舍“利”取“义”,这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坚持党性原则的新闻工作者必须坚持的“义利观”。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不是对立的,而是辩证统一的。

二、新闻舆论导向不等于新闻政治导向

“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作为我国新闻工作的指导方针,已确立了其纲领性地位并已在实践中不断地予以贯彻执行。但是,毋庸讳言,在新闻舆论引导的问题上,不但尚存理论与实践的诸多问题,甚至在有些方面还走入了误区。

误区一是把“新闻舆论导向”等同于“新闻政治导向”。由于新闻工作深受“左”的思想影响,通常简单地把“新闻舆论导向”作为党和政府意志实现的宣传行为。舆论是社会自在的精神形态,会受到意识形态的强烈影响,但两者并不完全等同。我们之所以要强调“新闻舆论导向”,其目的主要在于,通过我国新闻媒体系统,大力宣传弘扬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并努力把国家主流意识形态与各种非主流的思想观念进行协调,通过双向的互动,使之尽量趋于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甚至获得一致。

同时,我们不应当把新闻舆论导向视之为一般的宣传。新闻、宣传、舆论是社会观念形态不同的三种表现形式。新闻是某一事实的报道,宣传是一种社会行为。作为政党活动主要行为之一的宣传,可以是新闻的表现形式往往可以凭借某种新闻事实传述一定的思想与主张。但是,不能误将新闻舆论导向简单地等同于宣传。舆论的主体是公众,舆论是公众关于现实社会以及社会中的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表现的总和。将宣传行为等同于舆论,往往会把一些组织的意见、上级的看法,甚至是个人的好恶,简单甚至偏颇地视为公众的意见,从而忽视舆论与宣传、舆论与新闻所存在的区别。

“新闻舆论导向”的又一误区是将“新闻舆论导向”传播模式仅仅设定为单一向度、单一力度的“刺激→反映理论”。这种样式的好处在于声势浩大、旗帜鲜明、没有任何不和谐音,但问题在于它只是单方面地考虑了引导者的目标追求,没有将舆论引导视为一项需要统合考虑多方面社会因素和社会变量的存在及其作用的极为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

因此,仅仅把“新闻舆论导向”作为传播主体的单向传播过程,一方面易于混淆舆论、宣传、新闻三者间的概念区别,往往将舆论等同于宣传,使得“新闻舆论导向”无法起到舆论引导应有的独到作用;另一方面,即使能理性地将舆论视之为与宣传、新闻有所区别,也会因为缺乏对传播规律的认识与把握,特别是对传播模式运用的陌生和匮乏(如只运用宣传性的单向传播模式),而无法实现“新闻舆论导向”的真正目的和达到应有的效果。

三、体现“三贴近”原则,提高舆论引导水平

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有三个方面须值得注意:

首先,必须强调学习。新闻媒体的重要任务是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己昏昏,是不可能使人昭昭的。因此,我们要在学习上做排头兵、领头羊。光强调学习还不够,在学习上我们还必须领先一步。学习不领先,谈不上什么导向。领先一步,不仅仅是指学习的时间概念,学得早一步,更是讲究学习质量的要求。学早一步,学深一步,是领先一步的前提。

其次更需深入实践,正确反映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事实证明,深入一步,把握实际,新闻舆论工作才会有新局面。

新闻舆论宣传要坚持舆论创新。所谓舆论创新实质就是报道创新。新闻姓新,与时俱进是新闻报道的固有品质,坚持与时俱进的精神,我们的报道就能与时俱新。

舆论创新,一定要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调动一切手段,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我们要深刻理解江泽民同志强调的“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从大的方面说,我们的创新包括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与此相对应,作为反映客观实际的新闻,也必须随着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历史是人民创造的,我们特别要敏锐地认识和反映广大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中的最新实践。过去,我们什么时候能及时正确地反映这一最新实践,新闻就有新意,就有影响。我们要进一步提倡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深入了解最新实践,把关要严、工作要实、思路要新,让我们的新闻舆论更具吸引力、影响力、引导力。

舆论创新,一定要增强新闻舆论宣传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关联度。我们报纸上的内容应该与更多的读者有关,对他们有用,从而争取传播的有效性。决不能登不登由我,看不看由你。机关报要坚决改变报道形式和内容机关化的状况,努力寻找报道机关工作与群众利益的结合点。

舆论创新,一定要不断地自我加压,不断地“自找苦吃”,从而不断地出新招。我们的新招数,首先就应该鼓励记者深入广阔博大、丰富多彩、不断变化的社会实践,扎扎实实地既调查,又研究,捕捉和表现令人耳目一新的新闻,从而实现舆论创新。(编辑/穆杨)

猜你喜欢

舆论导向新闻媒体舆论
电视新闻编辑舆论导向的新运用
做自己的支配者
雪中放牧新风景
美国在舆论重压下﹃援助印度﹄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新闻媒体与我国当前公共领域的构建
河北“全覆盖式”对各级新闻媒体进行财政支持
数字出版产业引领功用及其核心竞争力提升研究
网络新闻媒体伦理失范问题分析
媒体服务大局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