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稻薄露灌溉技术

2009-11-16兰希红

农村百事通 2009年13期
关键词:水层纹枯病灌水

一、水稻薄露灌溉技术的含义:

水稻薄露灌溉的“薄”是指灌溉水层要薄,即2厘米以下(习惯上深灌为6厘米以上,浅灌为3~6厘米);“露”是指田面表土要经常露出,水层不能长期淹盖表土层。薄露灌溉简略地讲就是“薄水灌溉,适时露田”,是一项水稻增产显著、节水效果明显的技术,尤其是在当前干旱天气条件下推广效果更好。

二、水稻各生育阶段落干露田程度

水稻薄露灌溉技术就是要有效地改善土壤理化条件和调节田间小区气候,其关键是落干露田,根据水稻生育期的不同,露田程度略有差异。

1.前期(从移栽至拔节期):第一次露田的最佳时间是栽后的第5天,如果田间已成自然落干的状况为最理想,若田间尚有水层,则要排水落干,表土都要露面,田间没有积水。肥力稍好的田会出现蜂泥,说明表土毛细管已形成,氧气已进入土层中,此时要复灌薄水,再让其自然落干,即进行第二次落干露田,这次露田程度要加重,可至表土微开裂再灌薄水,如此一直至分蘖后期。在分蘖量(包括主茎)已达20万~30万/667平方米(1亩),要重露控蘖。拔节期仍每次露田至微开裂时灌薄水。(如采用除草剂,则第一次露田时间要推迟4~5天,也就是要在栽后第9或第10天才可第一次露田,但这次露田程度可重一点,与原来第二次露田程度一样,表土微开裂再灌薄水。)

2.中期(孕穗期与抽穗期):落干程度比前期略轻,每次露田到田间全无积水、土壤中略有脱水,要尽量做到不开裂就复灌薄水。此时期如遇雨,要打开田口,自然排水,不可使田间产生积水。遇纹枯病暴发时,除及时用药防治外,还要加重露田,以减低田间相对湿度,有利抑制纹枯病等病害。

3.后期(乳熟至黄熟期):乳熟时期,每次灌薄水后,落干露田至田面表土开裂2毫米左右。到稻穗顶端谷粒已变淡黄色时,再加重落干露田至表土开裂5毫米左右时再灌薄水。

三、主要技术要点及注意事项

1.每次灌水的田面水层在2厘米以下。

2.每次灌水后都要自然落干露田,露田的程度要根据水稻生育阶段的需水要求而定。

3.连续淹灌时间超过5天要落干露田。

4.移栽时如遇高温,要利用深灌来降温。晚稻移栽遇32℃以上气温时,除尽量做到傍晚插秧外,在灌还田水时要深灌。

5.在防治螟虫时,水层应比平常深一些,平常薄露灌溉每次灌水在2厘米以下,但在防治螟虫时,田间水层必须灌至3厘米。只有在施药前,先灌水至螟虫虫口上端,所施的药才能随水进入虫口,将螟虫杀死。如果仍用薄灌,则农药进不了洞内,反而会变成螟虫的“防空洞”,防治效果就不理想。(江西省万安县弹前乡农业综合服务所 兰希红 邮编:343819)

猜你喜欢

水层纹枯病灌水
马唐种子萌发及幼苗建成对不同环境因子的响应
四种药剂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
灌水取球
水稻纹枯病的发生及其防治策略
水稻纹枯病防治关键技术探析
巴拉素煤矿井筒水文地质条件分析
一灌水
灌水秘笈
昌黎海湾扇贝养殖区龙须菜养殖技术
不同水深条件下的青萍除氮效果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