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翼的神马”飞驰在内蒙草原上
2009-11-16中汉
中 汉
上世纪50年代末,一首《草原晨曲》唱遍了长城内外,唱遍了大河上下,唱响了祖国大地。从那时开始,这首蒙古族民歌风格的电影歌曲,陪伴着无数人走过了半个多世纪,其热情奔放的旋律至今仍不时回响在各种场合,就是在一些年轻人爱去的卡拉OK歌厅也时常被人点唱——
“我们像双翼的神马/飞驰在草原上/啊哈呵咿/草原万里滚绿浪/水肥牛羊壮/再见吧绿色的草原/再见吧美丽的家乡………‘为了草原钢花怒放/我们将飞向包钢。”歌曲共分三段,最后一段结尾时唱道:“我们将成为钢铁工人/把青春献给包钢”。
歌曲源自电影《草原晨曲》,是1959年由长春电影制片厂和内蒙古电影制片厂联合摄制的一部故事片。由著名蒙古族作家玛拉沁夫和内蒙古电影制片厂女导演珠兰琪琪柯编剧,珠兰琪琪柯和长影厂朱文顺联合导演。歌曲“草原晨曲”是这部影片的主题歌。作曲是达斡尔族著名作曲家通福。
火热的建设生活,催生了好的经典作品
电影《草原晨曲》是一部优秀的黑白故事影片,主要描写了新中国建国初期蒙、汉人民建设包头钢铁基地的故事。
解放初期的包头,只有个旧城池和周边的一些农村,人口不足10万。随着第一支勘探队的到来,于1953年发现了白云鄂博铁矿和稀土资源,经全面勘测规划,国家重工业部随即在北京西城区大茶叶胡同19号院成立了“五四”钢铁公司筹备处,牌匾同时也悬挂在包头旧城区。于此,包头,这座边塞小城,成为共和国未来蓝图上的三大“钢都”之一。
1955年,包头开始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那是个激情燃烧的年代,火热的建设工地引来了无数英雄儿女,也包括从大草原上走来的牧民,他们告别了绿色的草原,告别了可爱的家乡,投身到建设包钢的工人大军,投入包钢的怀抱。1958年,我国著名的蒙古族作家玛拉沁夫来到包钢深入生活,作家的心被创造的激情深深打动,被那火红的年代所打动,被那火红的建设工地所倾倒,于是他与珠兰琪琪柯合作,创作出了电影剧本《草原晨曲》。
1959年,《草原晨曲》摄制完成,电影的画面是在包头拍摄的,纪录了当时并不繁华的城市景象。电影拍摄完成的当年,也是包钢一号高炉出铁的大喜日子,当年10月15日,敬爱的周恩来总理亲自来到包钢,为一号高炉出铁剪彩。
在《草原晨曲》电影中,有一首主题歌,那就是人们传唱的与电影同名的《草原晨曲》。歌曲优美动听,曲调欢快高昂,内容积极向上。歌曲描写了牧区的牧民们告别草原家乡,千里迢迢来到包头,为包钢生产建设做贡献。随着影片的上映,这首主题歌迅速在全国传唱开来,成为当时的走红歌曲。尤其在歌曲的产生地包钢,几十年来,人们不断传唱,钢铁大街上的大喇叭也不断地播放,人们在上下班的路上也会随着喇叭哼唱。那首歌唱出了人们的心声,唱出了时代的强音。
因为有了《草原晨曲》,人们更加熟知了包钢。因为有了包钢的建设与发展,使包头地区百业兴旺,才有了闻名中外的草原钢城,稀土之都。现在的包头,在城市建设、绿化美化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今天的包头,道路宽敞、高楼林立、绿树成荫、鲜花盛开、环境整洁,真像歌曲中所唱的“像双翼的神马,飞驰在草原上……”
2004年,在包钢建厂50周年之际,有关方面一致决定,将《草原晨曲》定为包钢厂歌。
几位少数民族艺术家的通力合作,让歌声插上了翅膀
电影《草原晨曲》的两位编剧都是蒙古族。其中,玛拉沁夫是我国著名的蒙古族作家。
玛拉沁夫1945年参加八路军,1948年入党。从1946年起就开始从事文艺创作。1951年创作成名作《科尔沁草原上的人们》,1952年将这篇小说改编成电影《草原上的人们》,传唱至今的《敖包相会》就是这部电影的插曲,同样也是玛拉沁夫作词、通福作曲。这以后,玛拉沁夫经多年酝酿创作,于1957年推出长篇小说《茫茫的草原》,一举奠定了他中国“草原文学”流派开创者的地位。半个多世纪的文学创作生涯,他已出版多部著作集,现有《玛拉沁夫文集》(6卷本)存世,其中包括由他创作的电影剧本《草原上的人们》(1952)《草原晨曲》(1959)《沙漠的春天》(1976)《祖国啊,母亲》(1977)《冰山融化了》(1980)等。
另一位编剧兼导演珠兰琪琪柯也是才华横溢的蒙古族女才子,她能歌善舞,不光蒙古舞跳的好,小提琴也拉的不错,还能搞创作。几十年来,她为内蒙古文艺事业尤其是电影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显著的贡献。离休前的行政职务是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副厅长兼内蒙古电影制片厂厂长。
《草原晨曲》这首民族风格浓郁的著名电影插曲,能传唱至今,更不能不提到它的作曲者通福。
通福是达斡尔族,生于1919年,内蒙古鄂温克旗巴彦嵯岗苏木莫和尔图嘎查人。曾任中国音乐家协会内蒙古分会理事、副主席等职。通福从小就对音乐有不同寻常的敏感和喜好。他从唱片上学会了《空城计》、《霸王别姬》等京剧唱段。1935年,通福就读并毕业于莫和尔图国民优级学校。后考入扎兰屯师道学校,1940年毕业。翌年,赴日本学习提琴和钢琴。
1945年,通福由日本回国。次年,他带着小提琴参加呼伦贝尔自卫军文工团。他创作了《团结之歌》《呼伦贝尔家乡》《沙漠之歌》《内蒙古青年进行曲》等歌曲。50年代初,他调到内蒙古歌舞团工作,先后创作《前进吧》《牧民之歌》《雁舞》《猎人舞》《摔跤舞》等歌曲、舞曲。
从1952年开始,通福先后在长春电影制片厂和内蒙古制片厂从事电影音乐创作。这期间,他创作了电影歌曲《敖包相会》《草原晨曲》,为纪录片《前进中的内蒙古》《飞跃的内蒙古》《阳光普照鄂伦春》《今日内蒙古》等配乐作曲,其中《敖包相会》和《草原晨曲》,成为飞越国界的传世佳作而享誉中外。
1979年以后,他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音乐创作之中,谱写了《青城之歌》《新呼伦贝尔》及大量活泼的儿童歌曲。1981年,他调到中国音乐家协会内蒙古分会工作,他又创作出《小黄马》《等着你》《乌珠穆沁的姑娘》《巴尔虎小伙子》等歌曲、弦乐曲及达斡尔歌曲和儿童歌曲。此时,他着手整理过去创作和改编的100多首歌曲,交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并在自治区第二届“萨日纳”文艺评奖中,获音乐创作的最高奖——“金驼奖”。1985年,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87年,通福夫妇到北戴河旅游,创作出歌曲《日出》。它以大合唱的形式,体现了大海的磅礴气势,红日升腾的壮丽景色,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这也是他生前创作的最后一首歌曲,为他的音乐创作添上了一个完整的休止符。两年后,他因病辞世。
高歌《草原晨曲》,唤起了人们久远的回忆,重温往昔的历程,也让人获得崭新印象——原来这些经典老歌可以唱得这么美、这么动人!这些动听的旋律,伴随着新中国阔步前行的脚步,曾经在我们心中留下永难忘怀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