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区域联动 打造教育发展共同体

2009-11-16刘利民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09年9期
关键词:华北机构区域

编者按:

2009年夏,北京烈日炎炎。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天津市教育委员会、河北省教育厅、山西省教育厅、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的主要负责同志,于6月13日会聚北京国际教育博览会,就华北五省、市、自治区进一步开展教育合作问题举行会谈,深入讨论开展区域教育合作的必要性、可能性、迫切性和可行性问题,并达成共促区域教育协调发展、携力规划教育合作蓝图、共建区域教育合作机制、协同开展教育发展研究、构建教育合作交流平台五点共识。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地区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地缘相邻、人文相近、利益相关的国家、地区进行跨地域的教育交流合作,成为区域内各成员提升教育竞争力、实现共同发展的现实选择。为此,本刊编发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主任刘利民在华北五省市区教育区域合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期待五省市区教育通过区域联动,实现合作共赢。

广泛的区域教育合作是一种大趋势。这一趋势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它是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以新技术革命为内在动力的经济全球化、区域化、市场化、信息化和教育互联互动,已成为强劲的时代潮流。在此背景下,地缘相邻,人文相近,利益相关的国家、地区进行跨地域的教育交流合作,成为区域内各成员提升教育竞争力、实现共同发展的现实选择。

华北五省市区所处的环渤海经济圈作为新兴的发展区域,在国家经济发展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相关省市之间的经济合作、技术交流、人才流动日趋密切。基于区域教育发展合作和均衡发展的客观需要,开展五省市区教育发展合作,正可谓因应了时代之需,顺应了发展之势。

区域教育发展的两大特点

回顾首都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的60年,特点有很多,但有两个特点,是不得不谈的,那就是教育事业要快速发展,需要更多地“请进来”和更多地“走出去”。

其一,首都教育发展有长足进步,相当程度上得益于来自全国,特别是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等省市区的帮助和支持。

华北五省市区域经济合作发展不断加强,紧邻的区位优势为区域内的人才流动、资源共享创造了条件。随着经济发展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各地区对首都教育的支持、帮助还在不断增强。

其二,北京作为国家政治、文化、教育中心,教育发展承担着服务国家、引领全国、辐射周边的重任。与几十年前相对封闭的区域经济、区域教育发展模式不同,今天的开放式发展让越来越多的“京外人才”来到北京,他们或他们的子女接受的是首都的教育服务。

由于地理位置等因素,相当一部分“京外人才”来自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及周边地区。首都高校、职业院校、继续教育机构及培训I机构也正扩大在周边省市区的招生,让周边区域更多地享受到首都的优质教育服务。

十多年来,北京市与内蒙古的教育对口支援与合作是区域教育合作的典型代表。京蒙教育合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许多成功的经验值得我们今后扩大区域教育合作时借鉴。

首都教育服务向外延伸的形式还表现为,越来越多的来自首都的“教育人才”、教育机构正在走出去,发挥各自的优势,到各个地区为当地的教育事业发展提供支持和服务,同时,也从各个地区学习、吸纳更多宝贵的经验,用于自我管理模式的完善及服务品质的提升。

区域教育合作发展的三大好处

华北各省、市、自治区在地理位置、人才流动、经济发展等各方面都有着紧密的联系。各省、市、自治区的教育事业发展各有长短,优势互补。大力推进华北区域教育交流合作,至少会在以下三个方面有助于各省、市、自治区教育事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第一,有助于整合优势资源,实现教育水平整体提升。

改革开放以来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各地区教育发展水平也都明显平稳提升。但我们也看到,各地区优质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教育发展基础不同等诸多因素造成的区域间的教育发展不均衡问题依然存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打破地域的人才流动趋势,使区域间的教育事业均衡、协调发展显得十分重要。

整合区域内优质教育资源,推动各地区间在人才培养、师资培训等方面的合作,对于整个地区的教育水平提升,乃至本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

优势资源共享也能有效解决区域内各省、市、区在同一领域的重复投入问题,使各地区节省在弱势领域的人、财、物方面的投入,转而加大在优势领域的投入,从而走上“短板有人补,优势更突出”的良性发展道路。

第二,有助于形成区域教育品牌,提升教育服务品质。

华北地区在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等各个领域的课程资源、师资储备等方面优势明显,各有特点。如果能够整合区域内优质教育资源,将区域内的某一类别的优势教育资源、优秀师资、知名教育机构整合,形成松散型区域连锁“教育产品”,不但能更有效地带动区域教育服务水平,同时也能形成更具优势的“区域教育品牌”。

“区域教育品牌”将以相对统一的服务模式、高度一致的服务质量向其他地区,甚至是全球范围提供长期、高品质的“连锁式”教育服务。教育机构的强强联合、互相带动,将大大提升区域内各教育机构的服务质量和美誉度。

以“区域教育品牌”为基础,开展与其他地区的教育对话,在视野、高度、实践经验、前沿理念等各个方面都有更大的优势,对于区域内各项教育事业的自我完善与提升也会有很大促进。

第三,有助于区域教育“—体化”,合力攻克共有难题。

新中国成立以后,教育事业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仍然有很多有待克服的新问题,仍然面临很多新挑战。

华北各兄弟省、市、区教育事业发展各有千秋,都有值得互相学习、借鉴的宝贵经验。华北区域教育事业自身面临复杂的改革进程,“教育体制改革”、“素质教育”、“教育均衡发展”、“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等诸多课题,都是各省、市、区共同面对的难题。

开阔视野、广泛交流,可能是当前区域内各省、市、自治区教育主管机关、教育机构解决难题和困惑的重要方式。事实上,通过政府主导、教育机构发起、民间发起的各种形式、各种规模的教育交流活动已经开展了很多,而且收效不错,但可提升的空间仍然很大。

由于目前各种教育交流活动相对较“散”,发起单位多,教育交流方式很“杂”,从而造成通过交流活动解决现实问题很“难”,交流成果整理、利用率很“低”。如果能够实现区域内教育科研机构、教育专家,甚至是一线教师的高效联动,变“交流”为“合作”,而且是更大规模、更高规格的“深度合作”,形成合力,集中区域内专家、科研机构,携手攻坚,必然能以最少的时间和最低的资源成本,寻求到最佳的解决方案。

区域教育合作发展的四点建议

为进一步整合华北各省、市、自治区优质教育资源,促进区域间人才培养、师资培训、优质课程、教育理念等方面的常规化沟通与合作,我们提出以下四点倡议:

1.创新一种模式

创新一种以政府为主导,各科研机构、教育机构、行业媒体、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常规化交流、沟通、合作、资助等区域教育交流合作推动模式。教育主管机关提供政策支持和引导服务。广泛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参与优秀课程整理及研发、师资培训、贫困生资助、校际交流等有关教育事业发展的推动活动。

2.建立一种机制

在华北各省、市、自治区教育主管机关、教育机构、科研机构之间建立起一种长期、高效的“联动机制”。政府搭建平台,提供政策支持和引导服务,推荐、整合一批区域内的优秀教师、教育专家、优秀课程、优质教育机构,参与“管理层交换培训”、“师资交换培训”、“交换生培养”、“重点课题联合研究”、“留学生联合培养”等联动项目。通过高效联动机制,实现区域优质资源共享、融合,从而提升华北各省、市、自治区整体教育服务水平。

3.组建一个“网络”

以教育主管机关为主导,推荐、整合一批区域内优秀教师、教育专家、优秀课程、优质教育机构,组建区域教育合作发展优质资源网络,从而最大限度实现优势师资、专家、优质教育机构的资源储备,为区域教育合作发展中所遇到的“重大课题”、“重要成果”、“重要项目”提供重要的资源保障。运用该“网络”建立通畅的沟通渠道,使相关信息能在第一时间送达相关个人及机构,并得到及时反馈。

4.成立一个组织

教育主管机关发起成立“华北区域教育合作发展促进组织”,设立常设机构,负责开发并联合相关机构,运转区域教育合作发展相关项目,推动华北各省、市、自治区教育主管机关、教育机构、科研机构的常规化沟通,确保区域教育合作发展“联动机制”及“联动项目”得以落实,并使参与联动的各相关教育机构从中获益,华北区域教育服务水平得以整体提升。

编辑付江泓

猜你喜欢

华北机构区域
华北玉米市场将进入筑底期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Literature Review on Context Translation Mode
Review on Register Theory and Its Application in Translation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减仓股前20名
分区域
基于严重区域的多PCC点暂降频次估计
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