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数字校园资源库
2009-11-16刘函铭
刘函铭
伴随着江北区“班班通工程”的完工运用,学校的信息技术硬件条件日趋完善,教师使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热情日益高涨。但在使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们面临着无现有资源可用或资源杂乱无章的情况,被迫将过多的精力投入到教学资源的寻找上,这一问题严重困扰着教师,并成为学校信息化发展的巨大障碍。建设和完善科学、开放、动态、适合教师使用的资源库已刻不容缓。
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我校坚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充分利用学校的教育装备和实验场室,开展教育、教学和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启迪学生智慧,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一、加强领导,完善方案
研究要做到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为了保障教育装备及实验室工作的有序开展,以一名副校长分管教育技术装备工作,信息中心主任专管此项工作,做到工作有计划、有检查、有总结,经费落实,能及时解决各种具体问题。校园信息化建设以资源库建设为突破点,完善学校资源体系建设,推进教师教育教学资源的共享,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借鉴,在实行教师资源和网络资源共享的基础上,建立学校资源库,方便调用教育教学资源,提升校园信息化工程建设。
二、建设学校资源库的重要性
随着学校信息技术设备的添置和班班通工程的完工,学校校园网能否提供高效率、高水准、高技术的教学信息资源,已经成为衡量学校信息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因此,建设符合学校特色的教育资源库极其重要。
建设教育资源库,可解决学校教学信息化“有车无货”的问题。学校硬件——校园网(即车)建立起来了,接下来就是要考虑如何丰富教学资源库(即货),把资源库建设好并充分利用起来,以解决“有车无货”的问题,更好地利用校园网,实现学校教育资源的共享,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服务,为学校的教学科研服务。
三、加强信息技术环境建设,构建网络平台
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是校园信息化建设提升工程,充分发挥校园信息化的功能,进一步完善校园信息化建设,达到在每个教室、办公室在基于网络环境下的以投影机(电视机)为终端显示的设备,都能调用学校信息中心资源,实现网上演示课件、现场直播、远程资源共享和进行视频节目的播放。自课题研究以来,我校已经投入了信息设备硬件、软件建设。添置了多台展示平台、电视通信设施、无线路由器和一台FTP资源库服务器,添置了语文、数学、英语、科学、信息等多门学科的音像资料和课件素材等,便于教师更好地投入课题研究,为课题研究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四、加强教师培训,提升信息素养
开展多层次的信息技术培训,提升教师信息素养、能够熟练操作和使用学校FTP资源库资源。从下学期开始收集各种教案、课件、论文、教学素材等各种资源进行有序化编排,方便调用和查找,进一步完善资源体系建设,促进校园信息化建设提升。组织教师进行内网操作访问、课件制作等一系列的培训,要求老师掌握FTP资源库登录方法并收藏,熟练运用资源库的资源,促进教育教学手段的改变。
五、注重校本资源的开发,建学校资源库建设的特色
学校的资源库主要包括教学资源库和多媒体素材资源库。教学资源库主要包括各学科教案库、试题库、课件库、论文案例库等;多媒体素材资源库主要包括图片素材库、动画素材库、音效素材库、视频资料库等。资源的来源主要有购买、搜集、自创三种方式。购买资源有见效快、容量大的优点,但费用较高,且不一定与课程教材相配套;搜索资源有费用低、适合教师使用的优点,但较耗时。这两种方式各有优缺点,相辅相成,互为补充。但这两种方式都缺乏原创性,难以形成学校资源库的特色。
采用自主开发创作方式,注重校本资源的开发,才能使本校的资源库形成自己的特色。可以发动广大教师来共同建设资源库,把教师们自己制作的优秀课件或资源吸纳到资源库里来,这样学校的资源库就能不断强大。■
(作者单位:重庆市江北区劳卫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