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人投资首选储蓄
2009-11-13
德国储蓄银行协会10月底公布的一项名为“2009年财产晴雨表”的调查结果显示,金融危机使德国人理财更关注安全性。德国喜欢分散投资,把每月的收入分成储蓄、买养老保险、投资股票和基金等。
《环球时报》记者看到,这份 “2009年财产晴雨表”的调查结果显示,德国人去年将收入的11.2%用于储蓄。这是15年来的最高水平。在欧盟范围内只有在瑞士、法国和奥地利的储蓄率更高。德国人去年的储蓄额共有1785亿欧元。预计2009年仍将保持这一趋势。
德国储蓄银行主席哈西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目前,德国人把投资安全看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75%的德国人持这种观点,这比去年高11%。而高回报率在储户心目中的重要性仅排在第11位。哈西斯也指出,今后德国政府应降低储蓄者的利息税负担。
据悉,去年银行储蓄首次超过养老保险,成为德国德国人首选的投资方式。此外,带有统一固定利率的建房储蓄合同和投资项目,以及人寿保险等也十分受欢迎,如建房储蓄合同和自用不动产分别以51%和50%居第3、4位。与此同时,“2009年财产晴雨表”还显示,在财产投资中,目前仅有1/5的德国人使用股票投资的方式。2008年,德国私人投资者将450亿欧元资金撤出股市,在银行的私人储蓄额猛增了960亿欧元。
德国人理财一般都会选择银行作为理财顾问。德国银行体系的典型特征是“全能银行”。德国法律对银行的业务范围没有限制,允许商业银行从事各种银行业务,提供全部金融服务。全能银行既可从事往来支付、存贷款业务和外汇业务,又可以从事证券业务,进行股票发行和交易、托管和代理业务,并参与对企业的兼并和收购等。
30岁的安德莱是德国德累斯顿银行的客户。他对《环球时报》记者说,自己有了“闲钱”后,就找银行的私人理财顾问。银行提供的私人理财顾问是免费的。他们会按照顾问的收入情况、投资风险指数,给客户制定一份“理财方案”。
德国人现在对消费越来越谨慎,最明显的例子是用现金卡代替信用卡。目前,德国用信用卡的人只有不到10%。记者的邻居克劳迪娅就没有信用卡。她说,自己改用现金卡,这样有多少钱花多少钱。▲
本报驻德国特约记者 青 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