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媒体关注中国还不够
2009-11-13
美国《纽约时报》在线主编伯纳德·格维兹曼曾长期担任《纽约时报》对外事务编辑,他领导下的《纽约时报》国际报道曾经4次获得普利策新闻奖。前不久,在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夏立平院长的主持下,来华访问的格维兹曼与中国师生谈了美国媒体对美国外交政策的独特影响。
问:美国政府和美国媒体的关系是怎样的?
格维兹曼:我曾经在华盛顿做过很多年的记者,从白宫和国务院等处采写有关美国外交政策制定方面的新闻。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我经常了解到一些未公开的消息,政府有时要求媒体不泄露一些消息,因为它担心披露出来可能会产生有害的影响。
有这样一个例子,在1961年,当时的肯尼迪刚选上总统,他继承了前任艾森豪威尔所发起的一个秘密计划,即由流亡在美国的古巴人发起一次侵略古巴的行动,而这个行动是由美国中央情报局指挥的。《纽约时报》记者获知了这个消息,因为他们发现了用于训练这些流亡者的营地。他们打算把这个新闻写下来。肯尼迪总统打电话给《纽约时报》分社社长詹姆斯,希望阻止有关的报道。詹姆斯同意了。
白宫发言人现在经常邀请记者讨论一些事情,希望从记者那里获得一些观点,但媒体往往不当一回事。每一位总统在处理同媒体的关系时都遇到了难题。
问:美国的媒体对美国外交政策制定到底有多大的影响力?
格维兹曼:没有媒体就没有民主。媒体会告诉民众一些政府不想让他们知道的事情。因此媒体也是社会的监管者。美国人对有些事情不是很有耐心。例如,1950年朝鲜战争开始时人们很支持美国的卷入,但到1953年战争结束时,人们很高兴美军可以撤出那里了,因为人们不喜欢看到本国士兵不断流血牺牲。越南战争的经历也是这样。
在有关阿富汗问题上,我想美国媒体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观点,美国媒体还不是很严肃地看待这场战争,它们只是报道那里发生的一些情况。关于媒体如何影响外交政策,这是个比较难回答的问题。媒体只是力图报道人们所说的话。总统不断地说我们该做这个该做那个,大概总统说的这些也影响到公众,因为媒体报道他的讲话。每个美国人都可以表达自己不同的观点。总统可以到电视台做一个小时的电视讲话,而反对者也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因此,媒体很难左右政策,它们只是把事实报道出来,同时也报道人们在随后提出的看法,而这会影响选民的投票趋向。
问:请您比较一下美国媒体和中国媒体对各自国家外交政策的影响。
格维兹曼:这是个很有趣的问题,美国媒体是非常不可预测的,它对国际新闻的报道比较少。因为除非发生重大危机,美国民众对国际消息不感兴趣。有些很重要的国际新闻,在美国媒体得到的注意很少。有些实际上不重要的国际新闻,在美国媒体却得到很大的关注。我要说的是,除了一些商业方面的内容,中国实际上在美国报纸中是个被遗忘的国度。我说的可能不是很对,但美国媒体确实很少介绍美中之间的政治关系。
问:面对一些人制造的“中国威胁论”或“中国崩溃论”,中国该如何在美国和美国媒体中建立自己正面的国家形象?
格维兹曼:美国人十分尊重诚实的作为。诚实的政策也是各国树立良好国家形象的最好政策。中国在发展过程中会有一些问题,中国国内也在讨论自己的问题,但美国人往往不大清楚在中国发生的事情。因此,中国可以考虑更多地把事情本身的真相告诉大家,消除人们心中的疑虑。至于“中国会崩溃”或“中国分裂”的说法,我不认为有多少美国人会相信它。
问:请大致介绍一下美国的传统媒体和新媒体。
格维兹曼:在美国,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的关系就像是夫妻关系,是一种彼此不能分开的共存关系。在我看来,平面媒体和网络媒体各有优势,以《纽约时报》为例,它拥有很受欢迎的网站,每天有1200万网络读者,同时,每天有100万人购买作为平面媒体的《纽约时报》。▲
钟振明
美国媒体关注中国还不够
美国《纽约时报》在线主编格维兹曼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