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对聋哑生开展心理素质教育的思考与实践

2009-11-12杨文娟

中国人民教师 2009年9期
关键词:聋哑聋生心理障碍

杨文娟

我国正在进行着政治、经济的伟大变革,多元化的价值观,复杂的人际交往,都为生活在这个竞争年代的聋哑学生增加心理负荷,而家庭结构的变化,又为聋哑生心理教育带来了不利的影响,他们渴望得到信任和理解,希望得到良好的引导和培养。实践中我们越来越感到聋生心理发育急待需要“营养”。而多年来聋生心理教育一直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加之聋哑生由于生理缺陷而带来的心理缺陷未能得到积极应有的补偿,致使聋哑生在接受教育,全面成长的过程中出现了种种心理障碍。它不仅干扰了教育任务的实施,也导致部分聋哑生走向了教育的对立面,成为了社会不安定因素。

一.聋哑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原因

1.听力残疾是聋生形成良好道德品质的主要障碍。

由于聋哑学生语言发展迟滞,势必对形成理性道德认识产生不利影响,这不仅表现在聋生学习抽象概括的道德知识的困难,还表现在理解和运用道德知识容易产生的偏差。如“爱护公物”、“关心集体”,由于聋生认识的直观性,对于“公物”“集体”这种概念是不能在短时间理解其内涵的,因而入学后在很长时间都难以养成“爱护公物”“关心集体”的道德行为。道德评价是道德品质形成的重要途径,由于聋生语言的贫乏,常在评价别人和自己行为时只能用“好”与“不好”的手语来表述,这不仅阻碍聋生从道德评价中去提高自身的认识,也常使教育工作者不能准确地了解其心理活动,无法开展道德行为的分析和诱导。

2.聋生心理发育滞后,生理发育超前是产生心理障碍的因素

心理学研究表明青少年在13-14和17-18岁存在着两次“心理断乳”,而“断乳”应是他们走向成熟和独立的反映,而实际上是这个时期青少年初涉人世面对各种矛盾和挫折缺乏应有的认识和精神准备,因而常出现感情上的冲动和行为上的盲目。聋生语言上的障碍,更加剧了生理发育超前和心理发育滞后这二者的矛盾冲突。青春发育期的聋生渴望独立,希望得到人格的尊重,而他们肤浅的知识和阅历又难以分辨出身边的是与非,缺乏独立解决矛盾的能力,他们常为父母、老师一点小小批评而感到心理难以承受,以致离家、离校出走,或以损坏东西等方式来发泄心中的不满。对于这些学生如不及时引导,他们将会走向犯罪的道路。

3.不良的家庭氛围成为聋哑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重要原因

家庭教育作为对聋哑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有着不可替代的功能。良好的家庭环境可以帮助学生治疗受挫的心灵,调谐不适和焦虑,减缓心理压力,从而培养学生宽容、同情、合作、坚毅等良好的心理素质。而许多聋生家长却常以语言不通为由把家庭教育责任推给了学校。他们中有的采取粗暴的态度,动辄打骂孩子,有的则采取骄惯、放任的态度,以物质和金钱的满足来代替教育。部分聋生缺乏与父母感情的交流,变得性格孤僻、猜疑、凶狠,甚至对父母产生了逆反心理,完全站到家庭教育的对立面。

二.聋哑学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

1.自卑心理:这主要是生理缺陷带来的心理问题,表现为社会恐惧,陌生环境反应敏感,心理紧张不安,不敢与他人沟通。存在认知和考试恐惧。

2.仇视心理:这主要是相对正常人而言,这个问题多数反应为品行障碍,看问题片面,绝对,具有较强的攻击心理和破坏心理。尤其是对正常人存在着极端仇视心理。

3.社会适应性缺乏:这个问题主要是;多数聋哑学生不能和正常儿童一样去幼儿园、学前班等接受先期教育,缺少社会接触。表现为:做事缺乏自信心,不敢面对陌生人。更多表现为学校适应性差,学校恐怖,缺少学习兴趣和团队精神。

三.解决聋哑学生心理障碍的对策

1.用爱心、微笑来感化学生

爱是一切教育的源泉,是人类社会延续和发展过程中最崇高、最圣洁、最伟大的情感。所以要想和聋哑学生有着正常的心理沟通和良好的师生关系,就必须让每一名学生都沐浴在爱的雨露中,让每一名聋哑儿童都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关怀和爱护,得到母亲般的呵护,使他们逐步丢弃不健康的心理,勇敢地面对世界,对未来充满着无比的希望。只有真正的用心、用真情,才能融化每名聋哑学生的心理坚冰,使之具备正常学生的心理素质,从而开始新的学习生活。

微笑是人民教师无声的语言艺术,这在无声的世界里更显得无比重要,尤其是对刚入学的小学生,他们刚刚离开父母的关爱来到一个全新的世界。如果教师始终都不苟言笑板着面孔,就会给学生带来莫明的思想压力,加大聋哑学生的心理障碍。这就需要教师用微笑来缩短和聋哑学生的情感距离,把不同的思想感情传导给学生,增强聋哑儿童的自信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这里还要强调的就是聋哑儿童和其他正常学生一样,都期望教师对自己的表现给予肯定和赞许,这是正常的心理需求,所以当学生在学习上有了进步,或是在其它方面有了提高时。教师脸上满意的微笑,就是对学生最好的赞扬,学生也从微笑中获得前进的动力,迸发出更高的学习热情。从而也能帮助学生克服因生理缺陷所带来的种种不良的心理障碍。

2.给聋哑学生更多的平等与尊重。

平等与尊重是人们自尊自爱的基本要求。这对聋哑学生来说尤为重要,聋哑学生由于自身的生理缺陷,更需要正常人的平等对待与尊重。而平等和尊重又是多方面的,这就要求我们特教教师,要通过和蔼的态度,亲切的微笑,友善的举止来表达和对待每一名聋哑学生,要在心里真正做到不厌恶不歧视,象对待自己子女一样,在生活上关心他们,在学习上帮助他们,给学生一种亲切感和平等感。使他们真正感受到学校和社会大家庭的温暖,也让聋哑学生充分认识到正常人对残疾人的关爱。让他们从内心深处得到和正常人一样的平等与尊重。从而使学生不仅在认知领域得到了充实,在心理健康方面也取得良好的改善。

3.注重心理沟通,促进情感培养

健康心理的首要条件就是要建立融洽的师生感情。在我校,聋生多数都在学校寄宿,长期生活于学校之中,他们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培养、健康心理的形成,都离不开教师。融洽的师生关系是聋生较好接受教育的催化剂。作为老师就应该放下架子,走到他们中间,以朋友之心对待他们,与他们一起学习、一起劳动、一起玩乐、一起聊天,关心他们的冷暖、爱好乃至吃喝拉撒。他们在体验温暖的同时会对老师产生感激与信任。教师在平时的学习与生活中更要注意与聋生进行心理的沟通,多与聋生谈心,了解他们的内心动态,发现他们的心理需求,注意解决好他们心理上存在的困难,处处关心他们,照顾他们,促进师生之间情感的培养,为更好地促进聋生健康的心理形成提供前提条件。

4.注重书面语言的情感交流

由于聋生手语带有较大的局限性,许多心理活动无法单靠手语准确地表达出来,而书面语是丰富的,可以最大限度地帮助师生沟通感情,架起心理的桥梁。有一定书面语言能力的学生乐于接受这种情感的交流方式,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帮助聋生积极正确地去运用自己所学的语言知识,提高书面语言的能力,而且一些聋生隐藏在心里不愿张扬的悄悄话,易于从笔尖流入纸上。用书面语给聋生开展心理辅导方法是多样的,有的学生用日记谈想法,教师需作认真的批语;学生的书信或是三言两语的字条教师都应即时回复,决不怠慢,但无论用哪种书面语言进行交谈,教师都应给对方以信心,鼓励和理解,及时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并提出希望。

(作者联通:442200湖北省竹山县特殊教育学校)

猜你喜欢

聋哑聋生心理障碍
聋哑学生的心理问题与应对策略
把握“三个基点”,助推聋生数学探究
聋生小学阶段信息技术课程教育研究
17岁前恋爱,日后易出现心理障碍
浅谈聋哑儿童心理健康培养策略
美术,让聋生就业多一些可能
空心病
低到尘埃里
这只铃铛不是猫
你所拥有的就是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