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代新闻摄影造假史
2009-11-12王骞
王 骞
亩产3万斤的水稻田里,4个幼童站在水稻穗上,在阳光中蹦跳嬉笑,他们脚下厚密的稻穗似乎拥有沙发般的弹力。这张1958年新华社记者于澄建拍摄的新闻图片,首次刊登于当年8月15日的《人民日报》一版。照片说明里提到的高于正常产量数十倍的数字,曾一度让大陆民众对新中国的生产力,产生狂热而盲目的信心。
在中国的新闻史上,这张假新闻照片只是一个庞大的新闻造假体系中的片断。而近日出版的《红旗照相馆——1956-1959中国摄影争辩》,则揭开了,60年前,大陆新闻摄影界围绕新闻真实性问题的3年争辩,讲述了新闻照片如何在为政治服务的官方语境中,为制作假新闻照片找到合法性的一段历史。
60年后的今天,接受过该书作者晋永权采访的中国第一代摄影师,翻检此书时,不仅有忏悔,更感叹:“历史的遗迹至今遍布中国大地。”
虚构和组织加工
在20世纪50年代早期,中国官方新闻管理机构——新闻出版总署下设的新闻摄影局,对新闻的真实性要求严格。
1952年进入新华社摄影部工作的许必华,还记得参加培训时,老师提到的两个假新闻案例。一名记者,到北京郊区拍摄乡村文化馆,可能是文化馆已经解散,他就搜集了杂志、书籍,找几个农民在那儿装模作样看一下,拍了照。另一位南京大学的高材生,拍摄港口时,仅有3条船,他感觉非常凋零,就拍了两次,合成一张有6条船的照片。这两名记者均受到处分,拍文化馆的那位,因完全无中生有被开除。
待新华社摄影部成立,官方观点逐步转变,提出在采访中可以进行一定的“组织加工”,理由是:为使新闻图片的质量不断提高,更充分地表现图片的主题思想和现实生活的美,对人民群众起到更大和更好的鼓舞作用。
1956年3月,新华社摄影部主任石少华,这个当时摄影界最高级别的官员提出:新闻照片必须完全真实,要反对虚构和摆布,但在某些情况下,对拍摄现场作一些技术性的调整,对它们略加整理,这是允许的。
但虚构、摆布和组织加工、技术性调整的界限在哪里?这些概念从未有人能清晰讲述,在当年的新闻摄影界引发混乱。这年7月,新华社摄影记者杜修贤的一张照片,成为引发这些问题大讨论的源头。
这张照片是在北京北海公园,杜修贤和朋友的孩子坐在园内出租的儿童车上的留影。杜修贤拍下这个场面后,作为公园出租儿童车的新闻发表,但北京分社认为这张照片纯属“摆布”,是造假,压下不发。当一些同事批评杜修贤的行为时,摄影组的张惠贤却认为:不能因为坐车的是记者的孩子,就说这张照片是虚构或不真实的。
年末,新华社官方出版物上,刊登了新华社总社的意见,提出“把自己的家属当做‘理想的拍摄对象是不恰当的,这种理想只能导致肆意的摆布”。但一场围绕关涉新闻真实性问题的讨论,在这个意见之后并未就此停步。
为政治服务
杜修贤事件的前3个月,毛泽东提出“百家争鸣”,鼓励知识分子公开提意见,甚至指出“批评政府不犯罪”,为这场讨论提供了较为宽松的舆论氛围。
此后数月,编辑、记者、业内刊物的负责人、摄影学会的会员纷纷加入这场讨论。各方人员提供的真实案例表明,虽然虚构新闻并不被业界认同,但在“组织加工”名义之下,记者干涉被采访对象的情况普遍存在。
《中国青年报》摄影记者洪克“组织”过一张毛泽东的照片,颇受官方好评:休息室里,年轻的女劳模徐建春给毛主席的香烟点火,他们身旁围绕着7个女青年,个个笑容灿烂。
据洪克的同事铁矛回忆,洪克自述拍摄前已经和女青年们沟通过,希望她们配合拍出好照片。当毛泽东走进休息室,习惯性地掏出烟时,洪克立刻给徐建春使眼色,心领神会的徐建春拿起了桌上的火柴。新华社评论此照:反映了毛主席和青年们那种融洽、亲密的关系,也反映了青年们对毛主席的尊敬和爱戴。
因为“组织加工”过的照片通常主题鲜明,构图和光线都更为完美,也比抓拍的新闻图片更容易发稿。晋永权说,到1957年,即使最激烈的反对者,也大体认同应当允许“正确的组织加工”。
当这些争论还在业务领域进行时,1957年6月,毛泽东突然转变支持争鸣的态度,呼吁对“有反共情绪的右派分子”进行反击。
骤然紧张起来的政治氛围下,1958年1月,《新闻摄影》赫然提出“新闻摄影是党的宣传工具”。据复旦大学新闻学教授童兵研究,“反右”之后,媒体的功能被确定为“阶级斗争工具”,待到“大跃进”,官方进一提出新闻工作者必须做党的“驯服工具”。
1959年12月,新华社以一纸《总结性意见》终结了这场持续3年的讨论。《意见》并未对摆拍、组织加工这些问题加以说明,但确立了新闻摄影“正确的采访路线”:在党的领导下,对群众进行政治鼓动并对敌斗争。
苏联的影响
政治工具论为制作假新闻照片提供了合法性。多名老摄影人提醒,这要归咎于苏联的影响。
1954年新华社派出一个庞大的代表团,赴苏联塔斯社学习。塔斯社里最重要的一条就是“照片要完美”,许必华说:“这一段时期塔斯社的照片,我现在讲可以说90%都是摆的。”
北京电影学院教授杨恩璞,在1950年代末学习摄影期间,亦有相同感受。当时他们学习的样板是苏联和中国合拍的两部纪录片——《中国人民的胜利》《解放了的中国》。这两部至今仍被播放的纪录片,大量镜头为事后重拍。《中国人民的胜利》里白天进行的渡江战役,事实上发生在夜晚,纪录片里的国民党军队,均由解放军扮演。杨恩璞说:“当时学苏联,把我们整个弄糊涂了。”
但晋永权认为:不能把一切坏的结果都归至苏联,这有扩大苏联影响的嫌疑。中苏在1950年代后期关系破裂,对苏联的全面学习出现中断,1957年,大陆还大量翻译介绍苏联新闻摄影界对新闻图片造假问题的反思文章。
建国初期的新闻摄影人基本由三类人组成:解放区来的战地摄影师,主要聚集在上海的老一代摄影人,刚毕业的大学生。这些人对什么是新闻摄影,并无统一意见。但解放区来的摄影师们,对新中国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喜悦,一位老摄影师的后代认为,这种情绪促使他们倾向于表现社会光明美好的一面。
“影子敌人”
苏联产生影响的同时,欧美新闻摄影理念,伴随着少数外国摄影师、接受过欧美教育的摄影人的到来,也时时冲击着大陆新闻人的头脑。
1958年6月,“大跃进”期间,提出“决定性瞬间”的布列松访华,给大陆新闻摄影界以更强烈的冲击。中国摄影学会陈勃,6月20日陪同布列松前往北京十三陵水库拍摄。他发现布列松几乎看到什么就拍什么,看到一个从帐篷下面伸手抓黄瓜的战士时,他像“猫抓耗子一样跑过去”,但当战士发现他拍照,对着镜头笑后,他立刻就收起相机,摇摇头走了。而同去的摄影学会摄影家们,很少抓拍人物动作,照片不够生动。两相对比,陈勃觉得:我们在某些方面没有
布列松注意得多,这是值得我们改进的。
一个月后,布列松受邀与北京摄影界人士座谈,对照片的真实性、如何表现这种真实性,以及相机的选用等问题一一作答。他批评一张表现丰收的照片,一个妇女抱着一捆麦子笑得很厉害,当然丰收是要笑的,但不见得笑得那么厉害,在地里,当然是灰尘仆仆,但这个妇女却很干净。
摄影界仍将他作为“友好人士”送走,1959年5月,中国摄影学会领导及各摄影理论研究刊物的工作人员,看到他在美国《生活》《皇后》杂志上发表的照片后,认为他否定我国1958年“大跃进”的成绩,为美帝国主义的反华宣传服务。
随着政治高压的到来,源自欧美的新闻观被定义为“资产阶级新闻观”,它被比喻成“影子敌人”,一个“像幽灵一样,一直出没在新中国社会主义的新闻摄影领域,甚至是部分从业者的灵魂深处,时时刻刻侵蚀着我们刚刚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新闻摄影大厦的肌体”的敌人。
“外交部要把这人消灭掉”
中苏分裂,“影子敌人”也被揪了出来,但为政治服务的新闻摄影观,在往后的岁月里,让大陆新闻人彻底失去追寻真相的权利。
1961年,印尼总统苏加诺途经北京。许必华按照领导指派,在人民大会堂给苏加诺和相关人员拍了张大合影。当晚,照片已发往首都各媒体,外交部礼宾司的人突然提出:“第几排第几人,那个女的是苏加诺的临时夫人,这个人不能让她出现,你们要想办法把她消除掉。”
“外交部要把这个人消灭掉,怎么办?”许必华求助于社内领导,领导让他给每家报社打电话,请人家弄模糊一点。他记得:第二天,有的报纸给这位临时夫人戴上了眼镜,有的加上了胡子,有的就是黑黑的一团,出了大洋相。
1976年,毛泽东的追悼大会上,江青、姚文元、王洪文、张春桥4人站在第一排。一个多月后,“四人帮”被抓捕。时任《中国摄影》编辑部主任佟树珩,为了怎么用这张照片伤透脑筋。经验告诉他,失势的政治人物不该再公开露面。最后,他依据上层指示,将这4个人从照片里抹掉。
历史的遗迹
60年后的今天,晋永泉仍时时看到历史的遗迹。
他曾在一名地方报纸的同行陪同下,进入一个村庄拍摄三峡移民。刚进村子,他发现同行奇怪地走到了他的前面,大声招呼着村民过来:“让晋老师拍照。”
2008年2月,《哈尔滨日报》记者张亮拍摄的广场鸽接受禽流感疫苗注射的新闻照片,在获得中国首届“华赛”奖3年后,在网络上被质疑为假照片。张亮在2个月后,承认为使照片更完美,用Photoshop软件修改照片。
华赛飞鸽事件后,新闻照片造假问题再次成为舆论关注热点。
一位新闻摄影界人士说:至今,新华社修像组仍保留着发布中央高级领导人的照片前,先修改的惯例。修像组给领导人建立图像库,如果记者拍摄的照片不够完美,就依照图象库对照片进行修改。
新闻摄影的历史,在“文革”后出现断裂。今天的新闻人无法避免地重复着前辈犯过的错误。
(摘自《凤凰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