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教学“三部曲”
2009-11-11金琼琼
【摘要】诗歌以精练的语言、丰富的想象、真挚的情感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新课程下的高中语文诗歌教学如何进行,是我们每个语文老师必须重视和探讨的问题,而寻求切实可行的教学方式,最大限度地挖掘出诗歌的人文内涵,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是我们语文教师的主要任务。
【关键词】诗歌教学 新课程 体验感悟 心灵对话
新课标中“阅读与鉴赏”第一条就指出:“在阅读与鉴赏活动中,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逐步加深对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现代社会,物质的一面日见发达繁复,可是,不少人的精神世界却贫乏苍白得可怜!作为新一代的中学生,应不应该继承先人的优秀思想?难道真的就让屈原的香草、李白的酒杯、杜甫的眼泪永远留在时光的背影里?难道我们的生活就真的天天面对钢筋水泥丛林,隔绝山水明月清风?“诗的国度”里诗的传人已寥若晨星,博大精深的诗词文化,哺育了一代代文人学子,而如今,我们却成了数千年诗歌文明的“失忆者”。鉴于此,我们认真审视当代语文教育中的诗歌教学,分析其面临的现状,并探寻有效教学方式,力图使诗歌教学恰当地纳入语文素质教育的逻辑体系,这是每个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历史使命。百仞之山,取之有道,凡事都应有其行之有效的途径,我以为诗歌教学应走好以下“三部曲”。
一、积累:腹有诗书气自华
这里要说的最重要的一条——诗性人格的养成,正如古人所云:“腹有诗书气自华”。让学生大量背诵古典诗词,“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背诵古典诗词的过程,即积累典型语言材料的过程,更是在学生心田上播下民族文化种子的过程。语文教育的本质是立人,所谓“读书为明理,作文即做人”。语文教育的终极使命是培养能读会写、知书达理、有君子之风的中华少年。而中华古典诗词负载着伟大的人文精神,对塑造青少年学子的心魄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领悟诗歌之美,并以此来充实心灵,养成人格,丰富人生,是我们鉴赏诗歌的终极目的。
积累可以说是获取知识的重要前提。那么,作为教师就要在如何保证学生学习诗歌的量的规定上下一番功夫。我在高一这一学年,在课堂上开辟了“每课一诗”专栏,要求全班同学轮流向同学们推荐自己喜爱的诗词(老师先检阅,做好把关工作),谈谈自己的心得,并要求学生课后做到两点:第一,讨论该同学的分析是否中肯,谈自己的见解;第二,在短时间内背诵这首诗。这样日积月累,坚持下来其效果很是不错。
二、感悟:心有灵犀一点通
诗歌是一种侧重于表达内心体验、抒发内心情感、陶冶情操性灵的文学样式,是用来流淌情感、倾吐心灵、表现生命体验的艺术篇章。诗歌和散文是与人的心灵距离最近的文体,容易使学生产生亲切、熟悉、认同的感觉。“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欣赏诗歌是读者与文本的心灵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学生只有在阅读中调动真情去感悟、去赏析,才能解读出作品的丰富意蕴,从中得到心灵的愉悦、净化与美的思索启迪。
欣赏诗歌不只是要让学生读懂文本,更要引导学生读活文本,实现学生与文本的心灵对话。譬如学生阅读鉴赏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时,读出的应不只是毛泽东眼里的湘江秋景和他心里的人生豪情,更该是学生自己体验欣赏的湘江秋景和相似的豪情壮志、自信蓬勃;学生阅读鉴赏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时,读出的应不只是徐志摩与康桥的幽幽别情,更该是学生自我聆听到的心灵深处朦胧淡雅的别情。诗与散文不同,语言凝练、含蓄,用词准确生动。指导学生学习诗歌时,必须要求学生多读,反复推敲,仔细品味那些经过作者精心锤炼的语言精华,才能体会到作者遣词造句的匠心,才能品味到诗歌的语言美。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写京城气势雄伟,点明繁华的送别之地。“风烟望五津”写遥远缥缈的五个渡口,点明荒凉的宦游之地。此情此景,友人别离,远望五津的时候,彼此的感情很自然地沟通在一起。“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两人都是离乡远游以求仕宦的人,这是别中之别,所表达的感情真挚诚恳,关心的话语从字里行间流露出来,非常动人。忽然作者笔锋一转,宽慰远行的友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语言形象而凝练,饱含深情而富于哲理,一洗以往送别诗中黯然消魂的感伤情调,而代之以乐观豁达的感情,给人以莫大的安慰和鼓舞,成为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名句,深切地感动了每一颗年轻而善感的心,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心灵感应。
所以,诗歌教学更应该是导学而不是教学,“心有灵犀”还需要教师的“一点”来沟通,教师要通过导学搭建学生与文本心灵对话的平台,引导学生做到“入乎其内,出乎其外”。
三、探究:柳暗花明又一村
在我们现实中的诗歌教学,由于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和应试教育的压力,大多致力于在阅读阐释的过程中探求作者的原意,并把它作为唯一“权威”的解释,常常用单一固定的答案去解读意蕴丰厚的诗歌作品。这种独白式的阅读教学离开了教师与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创新,无法呈现丰富多元、绚丽多姿的文本世界,诗歌文本解读最终只能枯萎在机械单一的文本世界里。
诗歌教学不是独白式研究,而是探索式对话;不是教师一厢情愿的理性阐释,而是学生与文本情感的融合共振和对文本诗意个性化的玩味品读。诗歌欣赏是“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美妙的互动过程。“诗无达诂”,诗歌是朦胧含蓄、富于象征和暗示的作品,为读者的想像和解释保留着无穷的可能,因而任何一种解释都难以成为最后的定论。优秀的作品之所以不朽,是因为它向每一位读者暗示了不同的意义,所以“百家争鸣”“曲径通幽”无疑成为文本解读的最高境界。诗歌语言追求模糊性、多义性、不确定性和空白效果,再加上读者带着独特的期待视野进行阅读,因此对文本的解读必定是自由的、个性化的。譬如郑愁予的《错误》,历来被认为就是一首写“闺怨”的爱情诗,可是对于正处于青春年华、善感多思的学生,完全可以有更丰盈多元的解读。诗中那个女子在寂寞中苦苦等待什么?过客的内涵是什么?单单诗中的“过客”那嗒嗒而行的马蹄、渐去渐远的身影,就能悄然唤醒学生擦肩而过的遗憾、无法挽留的伤感等生命体验、心灵感受,对“过客”的内涵有了个性化的、丰富多元的解读。学生可以联想起自己似水的年华,把“过客”理解为“不得不走向凋谢的美丽容颜”,“挽留不住的青春韶光”。学生也可以联想起自己生命里来来往往的人,把“错误”理解为是“一次美丽而短暂的邂逅”,“过客”可以理解为人生里一个真实的过客,比如茫茫人海里擦肩而过的陌路人;也可以把“过客”理解为只能陪我们走一程的亲人、朋友,虽然注定终将分离,不能一生同行的结局,却都给彼此留下了一段美好清纯、诗意隽永的回忆。学生还可以把“过客”理解为生命的代名词,不管我们对生命多么眷恋不舍,它都是短暂脆弱的,每个人都是世上匆匆的过客。
总之,近年来,高考卷中诗歌鉴赏所占分值有增无减,诗歌教学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出现了诸多令人鼓舞的积极信息,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诗歌教学的现状却不尽人意。为此,在新课程环境下以素质教育理念来观照、认识、指导诗歌教学就尤显重要,且刻不容缓。笔者不揣浅陋,将这方面若干思维碎片杂陈于上,作为引玉之砖,就教于同行与方家。
★作者简介:金琼琼,浙江省永嘉罗浮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