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课“放羊”要不得

2009-11-11贺春明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09年9期
关键词:体育课体育教师身体

贺春明

笔者身处农村边远乡镇的一所中学,经常听到“老师,俺想自由活动”和看到“一个哨子,两个球,学生老师都自由”的一幕,更甚者,体育课根本没人上,学生满场飞,乱成一锅粥,导致出现了学生喜欢体育课而不想上体育课的现象。针对这种不良现象,笔者对相邻几个乡镇一些有多年教学经验的老教师作了一番调查,在此谈一谈自己的一点看法,供同行参考。

学生和老师为什么都喜欢“自由活动”和“放羊式教学”?

从学生方面分析,一部分学生不喜欢身体方面的运动,怕累、怕热,认为体育课是“受罪课”,对体育课的重要性和体育锻炼的价值认识不足,认为只要不生病,身体锻炼与否不重要。上课时,要么想自由活动,要么请假,这让老师很被动。另一方面,学生不喜欢老师组织的教学,认为内容不适合自己,或者认为老师的教学运动负荷过量,身体承受不了,产生逆反心理。而“自由活动”恰恰迎合了学生的这种心理,不运动、不训练,想干啥就干啥,做真正的“自由人”。

从教师方面分析:①教师想上好一节课,就要备教案,备学生,备器材等,花费很大的精力,比较麻烦,而“放羊式”教学不需要上述过程,而且还能“忙里偷闲”。这样致使体育教师对“放羊”情有独钟,教师的懒惰心理也随之形成。②体育师资力量的薄弱,有的学校只有1~2名正式的体育教师,那么多班级,又带不过来,只好请别科非专业老师临时代课,隔行如隔山,对各种教法的组织、队形的调整、动作的示范,都没有办法做到标准,致使只有“放羊”。③教师缺乏对学生个性的了解,教学方法和模式落后,延续传统教学,缺乏新意,没有时代感,学生不喜欢,导致学生想按自己的意图行事。④领导重视程度不够,由于很多是临时代课教师,领导对体育课的好坏不作客观的评价,不重视对这些教师的再培训,认为“圈住学生、不要惹是生非”就行,思想上没有高度重视。

“自由活动、放羊式教学”能造成哪些危害呢?

这种教学方式会使学生的思想发生改变,纪律散漫,无故缺席旷课,对其今后人生观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身体得不到充分的锻炼,学习方法得不到有效的掌握,终身体育观无法养成;“放羊式教学”还可能出现安全事故,由于对体育课的认识不足,课堂管理松散,安全意识淡薄,致使发生许多令人触目惊心的伤亡事故,很多现实事例警示我们,“放羊”真的要不得。在体育课学习目标中,其中有一条就是情感目标,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和高尚的思想品德。要实现这些目标,用“放羊式教学”能实现吗?能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吗?教书育人,乃教师的职责所在,而这些做法对提高体育教师的组织能力、驾驭学生的能力、让学生掌握2~3样专项技能的能力,有帮助吗?新修订的课程标准里写到: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为主要学习内容,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不通过有一定运动负荷的身体练习,要想达到增强体质和培养意志品质,如竹篮打水;对体育知识技能一窍不通,没有一定的体育运动知识技能的积淀,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如水中望月。

那么怎样有效地改变这种现状呢?

笔者认为,首先体育教师要不断学习新课改的教学理念,认真备课,集体备课,合理安排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学生要因材施教,同时也要注意促进体育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其次规范课堂纪律,教师记录学生平时的出勤和课堂表现,并列入中考成绩,这样可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再次领导要重视体育教学,定期对专业或临时的体育教师进行再培训,定期检查教案及教学,可用一定的激励方法提高教师的积极性,使课堂管理有效,教学方式优化,效率大大提高,彻底杜绝“自由活动”和“放羊式教学”,使学生养成终身体育意识,让学生把“喜欢体育课而不想上体育课”的思想彻底摒弃,回到操场上,来到阳光下。

(责编 袁 妮)

猜你喜欢

体育课体育教师身体
人为什么会打哈欠
体育课
我de身体
我们的身体
身体力“形”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三个结合“上好室内体育课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