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必然的牵手

2009-11-11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09年9期
关键词:乡土历史教材

黎 毅

国学大师钱穆先生认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身份象征,失去了传统文化的我们,会随之失去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创造的集体记忆和精神寄托。”在经济全球化和国际视野逐渐成为人们流行意识的今天,这样的“集体记忆和精神寄托”正逐渐消失。当人们处于全国乃至全球流动与变幻不定的现代文明状态时,心里的一大痛苦就是“思乡”。这时候的人们,尤其需要故乡、家园的精神抚慰。

但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青年人在吃着“肯德基”、穿着“耐克”的同时,他们心里的家园意识却是模糊不清的。因为一个人在某个地方长大并非就天然地获得了“家园”,如果没有对身边风土人情、人文历史的充分了解和认同,他所生发出来的更多是(犭扁)狭的地方意识。因此在今天的中学历史教学中如果能有机地将乡土历史资源与教材进行整合,无疑会让流动的人们在漂泊中扎下文化之根,这不仅符合历史教学“由近及远”的原则,也顺应了“经济全球化、文化本土化”的共识。那么这种整合又缘自何种理念呢?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联系观认为,物质世界是处于普遍联系中,事物或现象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如果把联系观运用在历史教学中,我们会发现历史教材的重大历史事件均能波及地方,从而在当地留下历史的“印迹”,而这些“印迹”反过来又折射出国家命运的状态与发展。这无疑极大地拓宽了乡土历史资源的内容和使用范围,从而有助于挖掘出更多有教学价值的乡土历史课程资源。

下面是笔者以多视角对南宁乡土历史资源与中学历史教学整合的必然性进行的剖析。

一、从国内外历史教学的视角看“整合”

目前,国外的乡土史教育已经走在了前面,美国的历史课程设置的模式都遵循着“由近及远”的原则,他们的历史教育通常从社区、乡土历史开始。美国各州以法律的形式明文规定必须开设本州的历史课程及出台各自的课程标准和学习课时,在实践中许多教师倡导学生走出学校和课堂去亲身感受历史,他们把课题安排在博物馆、图书馆、社区或州历史开办的展览,组织学生参观古建筑、古战场、古城墙,以增强历史的真实感。历史教师也十分注重学生开展乡土史方面的收集和编写,以亲身参与的形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培养他们收集、处理历史资料的能力。

在国内许多地市均编写了适合中学生阅读的乡土史教材,但通常的做法是将乡土历史与统编教材分开教学,这就造成了乡土历史不受重视的现实。令人惊喜的是在一些课改走在前列的地市已经将乡土史引入了教材,如新版的上海历史教材首次将上海乡土史与中国文明史、世界文明史一起构建全新的学科体系,目标是着力培养21世纪既能走向国际又十分了解本国本地区文化历史的上海新公民。上海的这一做法极具前瞻性,愈加体现出乡土历史资源与历史教材整合的必要性和重要价值。

二、从教师的视角看“整合”

但是总体上由于长期以来对本地乡土历史资源的挖掘和整理、利用相对滞后,同时由于乡土历史知识不是中考和高考的内容,各校对乡土历史仍抱着一种可有可无的态度,造成了许多历史教师本身对乡土历史就缺乏认知和教学意识,估计不到“近在咫尺的历史”有多大价值,从而造成了历史教学中的“盲点”。即便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个别历史教师通常也是以某一章节、某一课时的渗透为主的,这主要是由于教师缺乏与历史课程标准相配套的乡土历史课程资源,同时也缺乏与统编教材整合的方法指引,因而难以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

但是我们也观察到这样的现象:每次参加南宁市优质课比赛的诸多选手,或在市教科所组织的许多研讨课、公开课上的教师都会不约而同地采用乡土历史资源与统编教材相结合的教学手段或课堂模式,并起到了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活化了历史课堂的效果。

因此笔者也做了必要的试探性研究,如设计和演示了多节乡土历史与统编教材整合的研究课,例如,在《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一课中,我将孙中山到南宁动员军阀陈炯明北伐,并演讲《关于广西善后的方针》的史实与第二次护法运动的失败进行了整合;将孙中山在桂林会见马林的史实与孙中山的伟大转变进行了整合;较为成功的课堂效果给自己和同事获得了初步的体验和信心。

因此,我们感到很有必要依托现在的课堂和现行的历史教材,对南宁乡土历史这一课程资源进行深挖掘,与统编教材进行多视角的整合,收集、整编出具有时代性、综合性、实践性的南宁乡土历史资源库,应用于日常教学实践,从而形成一整套可供历史教师操作和实施的课堂教学模式和策略,并具有推广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三、从学生的视角看“整合”

为了摸清学生的真实想法,我给学生布置了一项特殊的课后作业:你认为老师应该如何上好历史课。共有45位同学完成了这项作业,他们的体会和想法一方面反映出了当前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弊端,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了他们对历史课的期望。

学生普遍反映:现行的高中历史教材的部分内容设置过于深奥枯燥,而且缺乏趣味性,学生面对理论多、结论多而故事性少的教材,实在提不起兴趣。学生希望老师“用联系今天的方式讲述昨天的历史,用联系身边的历史的方式影射国家的历史”、“能大胆地抛开教材的束缚,把更丰富的内容引入课堂,将历史课上得前卫而具有时代气息和生活气息”。

因此,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历史教师首要的任务。研究历史教育的人普遍认为最有效、最方便的学习过程是让学生从具体到抽象,从亲切到陌生,所以历史教学的原则应该由近及远,从自己的家族、乡里认识起步,然后扩展到国家、世界。教学实践也表明,从乡土历史教学入手,不失为培养学生学历史兴趣的一个有效途径。因为乡土历史都是来自学生的家乡,有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遗址就在学生所在的城市或乡镇,或者在学生学习、生活的附近地方,譬如我校附近的南宁文物古迹就有市共青团旧址、冬泳亭、邓颖超出生地、新会书院、粤东会馆、金狮巷等等;经常见诸报端的文史资料有孙中山的《广西善后的方针》、杜聿明的《昆仑关阵亡将士纪念亭碑文》、陆荣廷的《镇宁炮台记》、徐霞客游南宁日记、董必武的《题冬泳亭》以及丰富的《南宁文史资料》等等,学生对此多少略有所闻,只是没有引起注意罢了,或者想不到与自己所学的历史教材内容有何关系。如果教师在课堂上适当引入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乡土史料,恰当巧妙地联系本区域的人文历史说明课本内容,利用学生熟悉的身边历史形象来印证他们陌生的历史形象,使历史化为有声有色的历史,更贴近生活与现实,必然会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产生亲切感和好奇心,从而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促进通史教材的学习。

把“身边的历史”(南宁乡土历史资源)与统编教材整合,正是遵循了学生的认知和视角,寻找到了他们的“兴奋点”和“情感点”,从而促使学生提高学习的兴趣。

四、从学习方式的视角看“整合”

学生普遍反映对历史课缺乏兴趣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历史课的课堂形式过于单一了,他们希望教学形式多样化,许多学生要求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和实践活动,争取给他们展示自我与教师共同探讨问题的机会。除了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利用乡土历史资源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外,开展有计划的乡土历史研究性学习,也不失为提高历史教学成效的良策,这也符合当代高中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及心理需求。

如果在历史教学中引入研究性学习,让学生沿着时光隧道去探寻他们“身边历史”的足迹,让他们通过对历史材料、遗迹、遗存等亲手整理、目睹和亲自思考,他们才能确信历史的存在,同时在探究中弄清:历史事件和现象是为何发生的,如何影响其他历史事件的发生,初步分辨出哪些文献和资料是可信的;并通过创设问题情景,促使他们去发现问题,自主探究,自主解决问题等等,从而学会正确认识历史的科学方法。这不仅能够满足学生强烈地探索求知欲,激发和保持学习兴趣,而且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探究精神。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成为了教学的主体,他们积极主动参与、体验和思考家乡历史的变迁,从而使学生的个性和才智得以展示和张扬,并通过探究与实践逐步树立起终身受用的历史素养和历史思维方法。

南宁市的历史与地缘特点决定了乡土历史教学的价值,也为研究性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一是南宁市自东晋始建州郡至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依然保存着大量的历史文化古迹、历史遗存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二是自中国—东盟博览会2004年起落户南宁后,东盟国际性枢纽城市的战略地位日益突出,通过研究性学习来了解南宁市历史及其与东盟国家交往历史,将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五、从高考命考趋势的视角看“整合”

2008年1月11日教育部发布了《教育部关于普通高中新课程省份深化高校招生考试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考试内容要实现与高中新课程内容的衔接,进一步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考生实际,注重对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这意味着在中学所有学科的教学和考试中,最终的落脚点都是学生的生活现实。

近年来高考选择题的命题思路已经明显由重视记忆考查向重视理解考查转轨,具体的方法就是通过提供新材料和营造新情境来命制题目。因此当前的高考试题通常不拘泥于某种版本的历史教科书,而偏重于对学生素质和能力的考查。如果我们在历史教学中能利用学生感兴趣的乡土历史资源,作为新材料或新情境入课入题,这既增强了学生学习参与的积极性,也能达到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应变、应答能力的目的。例如,民主共和是近代政治文明的精髓,学生对此往往理解肤浅。如果我们引导学生对南宁市民主路、共和路街道名称命名的成因进行分析,无疑会极大加深学生理解这一主题。因此这种整合也是对当前高考命题趋势的适应。

综上所述,在社会、文化发生巨大转型和变迁的时代,在教改发展至喊出了“什么是有效教学”的今天,让乡土历史资源与统编教材“牵手”进入课堂,这绝不仅是在历史教学课程改革方向上打开了一扇新的门窗;从更高层面上看,其实它就是对民族文化、传统文化的重拾和发扬,它使人们的人生与土地变得更近,使人们的心灵扎下了“家园意识”的根,从而获得了来自脚下土地的源源不断的幸福。

(责编庞丹丹)

猜你喜欢

乡土历史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乡土人才选好更要用好
乡土中国
新历史
芬芳乡土行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