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学生的心态做老师

2009-11-11于亚男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09年9期
关键词:师生历史课堂

于亚男

历史新课程强调学生主体参与教学过程,要求教师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方式,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必要的前提。为此,如何转变以往以教师为中心的理念,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就成为每位历史教师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曾经尝试让学生走上讲台,按照他们自己的理解去讲解一节课的内容。例如在讲解选修四第一单元第3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帝》的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在课前进行了充分的准备,例举了关于康熙帝的许多重要事迹,甚至还联系了在必修部分所学过的内容,以及自己所看过的电视内容。听课的学生也十分认真,发现问题马上提出,而且一定要得到一个满意的解释才会善罢甘休。出现错误的时候,台下的学生也是毫不留情,马上加以纠正。这时的课堂,没有师与生的区别,而且学生十分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这不正是我们想要达到的课堂效果吗?而我的课堂如何才能达到这样的效果?

在课堂上,虽然大部分学生都能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但是往往即使有疑问也不好意思直接提出来,从而无法真正实现师生之间的互动。一方面学生的疑问得不到解答,另一方面教师也无法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而学生的这堂课,让我深刻认识到以朋友的身份比以权威的身份讲课更容易创造一种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学生可以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大胆地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在这样的教学情境中,教师从“讲台上的圣人”转变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师生之间互教互学,平等对话,共同发展,使得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同时,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

那么,到底如何才能营造出这样的教学氛围呢?笔者的答案是“以学生的心态做老师”。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我们必须要变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也就是说,教师要尽量使自己具备“学生的心灵”——用“学生的大脑”去思考问题,用“学生的眼光”去看待事物,用“学生的情感”去体验生活,用“学生的兴趣”去发展爱好。只有当我们在共同活动中成为学生的朋友、志同道合者时,才能实现与学生之间真正的精神上的一致性,学生才能够在课堂上忘掉师生之间的区别,大胆地提出自己的问题与意见,在真正的讨论中,共同实现教与学的目标。

历史自身的学科特点,使得许多人认为历史是枯燥乏味的,学生中有此想法的也大有人在。如何让历史课堂活跃起来?如何让学历史不再枯燥?这就需要我们用“学生的兴趣”去发展爱好。因此,笔者喜欢在课后与学生交谈,听听他们的想法,了解学生感兴趣的问题,然后在备课时尽可能联系与他们所熟悉和所喜欢的内容,拉近历史课与学生的距离。经过这样的准备之后,课堂气氛会变得轻松活跃起来,学生会感觉原来历史就在自己身边。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知识,而且可以使学生学会关注身边的事物,促成学生自主地学习与得到更好地发展。

历史教育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而是需要解说历史,让学生明白历史的价值,使学生感到历史就在自己身边,历史不难理解,历史有无穷的奥秘和魅力。这就需要历史教师敢于打破常规,勇于创新,用“学生的眼光”看历史,与学生进行情感的交流,同时又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深入浅出地讲述历史,使自己具备学生的心灵。这就从根本上改变历史课程的面貌,改变历史教师的形象,使历史教育拥有无尽的活力和吸引力。

参考文献:

[1]李镇西.做最好的老师[M].北京:东方音像电子出版社,2006

[2]姬秉新,李稚勇,赵亚夫.理解与实践高中历史新课程——与高中历史教师的对话[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赵亚夫.中学历史教育学[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1997

(责编 庞丹丹)

猜你喜欢

师生历史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美在课堂花开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新历史
麻辣师生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