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课堂中的谈化教学
2009-11-11海凤
海 凤
所谓的淡化教学,就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达到一种完美的融合。在这样的课堂中,不再有文化传承的沉重,更没有教师刻意地教,学生吃力地去学的现象,教学如生活般自然地、朴实地流淌,同时课堂中的教与学又是相互促进,相互辉映,达到一种无痕的境界。“最好的学习是不知道学习的学习”,一语破的,道尽了淡化教学的实质。
一、 有意识导入,无意识中滋生学习的热望
俗话说:“水本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始发出灵光。”课堂伊始,以一种调侃的口吻,以闲聊的形式走进孩子的心灵,走进文字,渐渐地生发着学习的内驱力。在教学《所见》这首诗时,我是这样做的:
师:同学们知道“大圣”是谁?
生:孙悟空。
师:那么诗坛中的“大圣”呢?
生:(同学们兴致盎然)杜甫。
师:诗坛中的“仙人”呢?
生:(一半同学急呼,满脸喜悦)是李白。
师:大家厉害呀!我想一想,提个难一点的问题。谁知道“盟主”的意思?
生:“盟主”就是领导者,也就是“头儿”的意思。
师:来,跟老师握握手成吗?说得对。同学们诗坛的“盟主”知道是谁吗?(学生无语,闪着期待的神情)我终于难住你们了,哈哈!他是清代的袁枚,这个人可不简单,(赞叹)他可是清代的才子呀!想读这位诗坛“盟主”的大作吧!?
生:(学生迫不及待)想!
师:(师板书诗题)快速打开书,读吧!同学们且慢且慢,谁来提点要求?
生:要读通这首诗,知道个别词的意思,还要能说出诗的意思。
师:(嗔怪道)你提出的要求是不是有点高?
生:不高!不高!(同学们纷纷嚷道)
师:不高?(怀疑的神情)你们真能完成?那你们打算用多长时间来完成?
生:(众)五分钟,十分钟。
师:那老师给七分钟怎么样?
生:(异口同声)行!
至于教学效果那就不言而喻了。在整个过程中,我并没有刻意地介绍作者,要求学生读通课文,了解意思,落入传统的教学俗套,而是顺着学情,适应着、唤醒着学生的心理需求,组织教学。完全淡化教学的意图,学生在愉悦中求知,乐此不疲。他们时时处处张扬着一种“我要学”的态势,从始到终,求知历程犹如天边走过的闲云舒适、清丽、无痕。
二、 有意识引导,无意识碰撞出思维的光华
情感,是课堂的生命,它是植根于一定的意象中,正所谓“情由景生”。由景催生的情是自然的、潜移默化的。这种情会随着“景”的多彩不断地积聚,当积聚得浓了,从心理上迫切需要释放,以求得心境的舒畅,即“辞发”。这里从“景”到“生情”再到“辞发”这一过程是不露声色地过渡,是浑然一体的过程,没有任何衔接的痕迹,它很好地符合儿童心理发展过程和学习的特点,使教学过程犹如生活一般平和自然。试想:如果不借助一定的“景”,那么学生内心的情就是乏味的、模糊的,没有情作为中介那么勉强的“辞发”也是浮光掠影、游离于文字的表面。现借同一教学环节,不同的教学处理产生完全不同的效果,感受淡化教学的魅力。(教学《师恩难忘》时,学生们正在美美地练读着田老师根据诗编的故事)
[案例1]
(指名读,这位同学动情地读着,同学们深深地投入其中)
师:真是比任何音乐都动听!(学生再推荐一名朗读高手来读,并配上音乐)
师:同学们放下书,闭上眼睛,你眼前就会出现一幅图画。(这位同学读得清丽悦耳,舒缓的语气犹如潺潺的细流,置身其中,情感之门徐徐打开)
师:同学们,你们看到了怎样的一幅画,我听听是不是与老师眼前产生的一样?
生1:我仿佛看到了一个大花园,里面的花争奇斗艳。
生2:我仿佛看到夕阳西下,一位善良的妈妈和她的女儿手牵着手,欣赏满园的鲜花。
生3:花园中有成群的蜜蜂不知疲倦地采着花粉,五彩斑斓的蝴蝶跳着欢乐的舞。
师:你们的语言如诗一样美。
……
[案例2]
(指名读,这位同学读得很有感情)
师:谁能比这位同学读得还好。(指名读)
师:这位同学读得比第一位同学读得好一点。
师:大家一齐读,能不能读得比刚才两位同学读得更好?(齐读)
师:读得很响亮,但不大有感情。
师:读了这一自然段你眼前出现了什么?(沉默了一两分钟,有三个同学举手)
生1:(胆怯地)有花园,花园里有很多花。
生2:(放不开)花园里有花,还有许许多多的蜜蜂和蝴蝶。
(第三个同学突然把举起的手放下了。不过老师还是叫了第三个同学)
生3:我跟第二个同学说得一样。
师:你坐下。
【对比反思】
案例1,学生始终处于一种温馨的氛围中,没有压抑,教师密切关注学情和学生的心理特点,遵循学生的学习规律,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充分张扬。在从读到说的过渡上是如此自然,如行云流水,通过配乐朗读,文字里蕴含的情一下子就抓住了学生的心,闭上眼睛心儿驰骋,思维汩汩地酝酿着诗。当再让学生说时,他们没有感觉到是负担,面露难色。而恰恰是情感聚集后一种舒心的释放,这种教学是淳朴的、无痕的。
案例2,完全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明显霸权在握,居高临下,学生围绕老师亦步亦趋地往前走,叫读就读,叫说就说。仔细梳理这一教学片段,不难看出学生们的兴奋点应该在第二个学生朗读之后,在这个地方他们产生了积极的学习状态,本可以在此环节进行巧妙过渡到说的训练,可是教师又通过并不理想的齐读和缺乏睿智的评价,把刚刚产生的兴致泯没了。这一过程学生的学习目标过于直白,他们在意识中总是感觉到教师让我读了,教师让我说了,学生学习状态总是处于“要我学”的态势中,被动的学习必然产生倦怠。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精神世界,淡化教学意识,努力顺水推舟,让教学目标的达成水到渠成。
(作者单位:徐州市铜山县刘集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