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诊治
2009-11-11张春堂
张春堂
摘要 总结了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并提出综防措施,以期为养殖户提供参考。
关键词猪传染性胸膜肺炎;诊断;防治
中图分类号S858.2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15-0336-01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是猪的一种高度传染呼吸道疾病,以急性出血和胸膜肺炎为特征。急性型病死率高,慢性型常能耐过。随着集约化养猪业的发展,本病的发生有逐年增多的趋势,已成为当今大型猪场三大呼吸道传染病之一。本病病原为胸膜肺炎放线杆菌,革兰氏阴性,具有典型的球杆菌形态,两极染色,无运动性,兼性厌氧,在血琼脂上的溶血能力是鉴别的特征。本菌为严格的黏膜寄生菌,抵抗力不强,容易被一般消毒药杀死,在适当的条件下,致病菌可在不同器官中引起病变。
1流行特点
胸膜肺炎放线杆菌主要存在于患病动物的扁桃体、鼻腔、气管、肺部组织及分泌物中。病猪和带菌猪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本病主要的传播途径是与带菌猪密切接触,病原菌通过呼吸道侵入健康猪体内,并进行繁殖。病猪咳嗽、喷嚏喷出的分泌物和渗出物都含有大量病原。猪患呼吸系统疾病时,更容易继发该病。不同年龄的猪均有易感性,以6~10周龄猪最易感。初次发病猪群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较高,经过一段时间,逐渐趋向缓和,发病率和病死率显著降低,但隔一段时间后又可能暴发流行。因此,本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有很大的差异,一般多发生于冬春寒冷季节,且与饲养过密、卫生管理、温度和湿度控制不当、猪群受到应激等因素相关。
2临床症状
人工接种感染的潜伏期为1~7d。根据临床症状,可分为最急性、急性和慢性。
(1)最急性型。病猪突然发病,体温升高至41.5℃;沉郁、不食,继而困难,常呈犬坐姿势;口鼻流出带血性的泡沫样分泌物,鼻端、耳及上肢末端皮肤呈蓝紫色,有短期的下痢和呕吐。死亡发生在24~36h内,偶见有猪突然死亡无先兆症状。
(2)急性型。病猪精神沉郁,食欲不振或废绝,体温40.5~41.0℃;呼吸困难,喘气和咳嗽,鼻部间可见明显出血。如不及时治疗,通常于发病后1~4d内死亡。
(3)慢性型。常由急性转变而来,不发热,有程度不等的间歇性咳嗽,食欲不振,增重率降低。
3病理变化
剖检见胸腔含有粉红色液体,心包积液,纤维素性心包炎,纤维素性腹膜炎,胸壁和肺黏连。肺脏病变部位出血、变硬,甚至出现化脓溶解,气管和支气管内充满白色或血色泡沫。
4实验室诊断
目前常用于胸膜肺炎检测的血清学方法主要有细菌分离鉴定和补体结合试验。猪传染性胸膜肺炎补体结合试验由于其灵敏度高、准确性好,不需特殊设备,是该病的常规诊断方法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物检疫规程手册》中列出该试验的操作规程。本试验仅用于检查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抗体,分为预备试验和正试试验两部分。预备试验时对溶血素和补体效价进行滴定,血红素效价滴定时要将血红素用VBD(巴比妥缓冲液)分别稀释为1∶1 000、1∶2 000、1∶2 500、1∶3 000、1∶4 000、1∶8 000,再用补体进行滴定,求出1个单位的溶血素的稀释度;补体效价滴定主要是为了确定5IU的50%溶血补体量。正式试验则是按照竞争补体原理来检测被检血清中的胸膜肺炎抗体。
判定标准:血清1∶10稀释≤30%溶血为阳性(+);血清1∶10稀释>50%溶血为阴性(-),介于阴、阳之间为可疑,可疑应重检,仍为可疑判阳性。
5预防措施
(1)加强饲养管理。做好猪场的消毒、保温、通风及营养平衡工作。严把检疫关,健康猪场需自繁自养,全进全出,如确需引进种猪时,则应对引进种猪进行检疫,防止带菌种猪进入猪场。对于阳性猪场应加强猪群的净化,定期对猪群进行血清学检测,一旦发现阳性猪则应及时隔离并作无害化处理,防止该病在猪群中传播。降低饲养密度。
(2)做好免疫接种工作。应用猪传染性胸膜肺炎蜂胶灭活苗预防注射效果较好,小猪生后20日龄接种2mL/头,同时大母猪也肌肉注射4mL/头,育成猪125d再接种1次2mL/头。饲料中添加强力霉素粉、支原净粉、氟苯尼考粉效果也不错。加强对气喘病、蓝耳病、猪伪狂犬病的预防工作。
(3)药物保健。猪产前、产后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敏感抗生素(如氟苯尼考),连用5~7d,发病猪用林可霉素注射液进行肌注,饮水中加入多维,有一定效果。
6治疗
发病后立即隔离病猪,进行彻底消毒,同时改善卫生条件和饲养管理,病猪与病猪同舍的猪群分别给予及时治疗和预防。可用氟苯尼考注射20~30mg/kg体重,每天1~2次,连用3~5d;或用肺炎速治(长效红霉素)注射液0.1~0.2 mg/kg,每天2次,连用3d;或用头孢噻呋钠5~10mg/kg,每天1次,连用3~5d;或用替米考星注射液0.1mL/kg,每天1次,连用2~3d。上述几种药物可根据本猪场以前用药情况逐情使用,以免产生抗药性。
7参考文献
[1] 胡来根,刘楠楠.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诊治[J].畜牧与饲料科学,2009,30(2):164-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