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靖边县发展种子产业的思考
2009-11-11詹升林
詹升林
摘要种子质量的好坏、品种的优劣,直接决定着粮食的产量和农民的增收。就靖边县种子生产与经营方面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如何更好地发展该产业,提出了相关的思路与措施。
关键词种子;产业;措施;陕西靖边
中图分类号S33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15-0057-02
靖边县现有耕地面积11.2万公顷,其中水浇地2.7万公顷,农作物播种面积7.3万公顷,其中粮食作物5.4万公顷,需要大量的良种供应。“菜、畜、薯”已成为支撑县城经济及农民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玉米、马铃薯参加百亩、千亩竞赛田均获全国第一,甜荞、苦荞、糜子、高粱亩产刷新了全国最高纪录,这些成绩的取得,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引进推广了新品种。据统计,良种对科技贡献率在40%以上,农业产业的发展首先看良种,其次才看年景、管理和投入。靖边县的杂交制种主要是玉米和高粱,起源于20世纪60~70年代,当时实行的是“四自一辅”制度,即自繁、自选、自留、自用,辅之必要的调剂;发展至80~90年代,实行的是“四化一供”制度,即产业化、标准化、机械化、区域化,以县为单位进行统一供种;目前已进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实施种子工程、建设现代种子产业为重点的新阶段。
1现状及发展优势
目前,靖边县共有各类持证民营种子企业22家,其中省农业厅办证具有生产与经营两杂种子资格的企业4家,市农业局办证具有生产与经营常规种子及不打开包装的两杂种子资格的企业14家,另外还有设立分公司4家,全部集中在种子销量大的县城张畔、东坑、梁镇3乡镇。每年种子供应量800t,基本能满足市场要求,体现出品种齐全、数量充足、价格平稳的特点。另外,靖边县是国内杂交制种的最佳区域之一。主要表现在:一是北部风沙滩水地区土质为砂壤土,土层深厚,水源丰富,排灌方便,日照长,温差大,沟壑交错,高粱密布,防护林网纵横,形成了天然的隔离屏障,所生产的种子颗粒饱满,色泽艳丽,商品性好;二是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有利于种子的去杂、去雄等关键环节的管理;三是农民种植经验丰富,具有一定的技术基础,有利于新品种的引进和质量的提高。
2存在的问题
2.1制种面积不稳定,单产有下滑倾向
一般订单农业受气候、市场、土地、栽培等多种因素影响,特别是市场影响最大,市场好了,面积一下子就上去了,市场不好,面积会猛然缩小。靖边县的制种乡镇,尤其是红墩界镇、黄蒿界乡和席麻湾乡,由于连续多年制种,土地无法轮作倒茬,生养休闲,制种环境遭到破坏,土地养分不均衡,病虫害时有发生,对制种构成了威胁。
2.2制种基地设施陈旧,成本高
由于生态区域的差异性及分散的农户家庭生产风险的不可控性,品种全而面积小,连片面积不大;单家独户设施老化,生产的标准化和基地的规模化很难实施,生产及管理成本有所增加。
2.3 管理粗放,质量难以保证
部分制种基地安全隔离距离不够,亲本纯度不达标,去杂、去劣、去雄不彻底,自花授粉严重,种子的纯度、发芽率难以提高。
2.4新品种、新技术推广速度缓慢
靖边县没有专门的科研育种机构,推广示范经费难以保证,品种的宣传及更新换代不到位;市场上急需的专用品种处于小面积试验阶段,栽培的新技术、新成果等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广进度周期长。
2.5种子企业规模小,实力弱,竞争力不强
种业的高复杂、高风险性决定了只有品种资源、良好的质量和高超的营销技巧是不够的,还需全面提升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这样才能适应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
2.6种子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低,售后服务不到位
许多种子生产经营户没有经过专门的培训,缺乏专业技术,经常出现由于调种及使用不当给农民群众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现象。
2.7农民自我保护意识差
农民在购买农资产品时,不索要发票和信誉卡,出现质量问题与经销商发生纠纷,不能提供有效凭证依据,结果投诉无门,维权困难,不能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2.8其他问题
此外,还有种子检测检验体系不健全,设备陈旧短缺,不能开展种子质量监管的正常业务;种子执法体系不健全,人员少,经费缺,无取证交通工具,不能开展正常的种子监管业务。
3发展的思路与措施
靖边种业的发展,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利用自然条件、现代物质条件、现代科学技术、现代经营形式和现代发展观念,装备、改造、推广和引领该项产业。应立足区域优势和资源优势,以市场为引导,以效益为中心,以科技进步为依托,调整布局,优化结构,培育品牌,做大做强做好种子产业。
3.1加大宣传及投资力度,营造种子产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利用放心农资下乡、送法下乡、执法检查、“3·15”宣传和“科技之春”等多种形式进行广泛的普法宣传,采取现场对比、讲解等方式引导农民群众购买和种植“两杂”良种,切实使广大农民群众及种子经营者知法、懂法、守法。同时,应制定该产业的扶持优惠政策,县财政在富民工程专项款中切中一部分资金,在种子生产与经营方面给予适当的投资,使之不断发展壮大。
3.2对种子经营市场开展专项整治,实行市场监管
坚持“标本兼治,着力治本,打防结合,综合治理”和属地管理的原则,以查办种子案件为突破口,以规范种子经营行为为重点,以抽检种子质量为主要内容,围绕重点乡镇、重点时段、重点品种对种子企业、门市和乡村种子集散地进行全面的拉网式的排查;检查的重点是无证经营、掺杂使假、未审先推广、虚假广告、虚假标签或标识不规范、乱设代理或二次委托、无档案或档案不全等行为,特别是对以次充好、侵权行为的散装种子予以严厉打击。通过整改,建立健全靖边县种子市场监管的长效机制,实现种子企业诚信守法,优质服务。
3.3强化质量监管,确保用种安全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是农民增收的保证,是种子工作的关键,种子安全包括数量安全、质量安全和品种安全。按照省、市要求,对两杂种子进行100%的抽检,常规种子50%抽检,销售不打开包装的两杂种子,必须提供委托方的经营许可证和检验报告复印件,并对种子质量负责。
3.4深化品种管理,开展种子信息服务
新品种的引进推广是促进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有效途径,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必要措施。建立健全品种服务信息服务体系,通过农业信息网、电子农务等网络媒体和召开会议、散发宣传材料等形式,对适宜靖边县种植的主要农作物从品种、数量、质量、价格、供求、栽培技术等方面进行搜集、整理和发布,及时为广大农民及经营户提供这方面的服务。
3.5加强企业产业化建设
提高种子质量,走育、繁、销一体化道路,加强制种基地建设,维护生产设施,培训新型农民;改善投资环境,把省内外的制种大公司、大客户引入靖边县,努力提高制种技术和种子质量,提升加工、包装水平,多出精品种子,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竞争。
3.6建立品牌型的企业文化
一个著名的品牌代表着一个企业的文化内涵,反映出自由价值观、经营理念和管理哲学所构成的企业文化核心的形象风格。因此,各企业应树立品牌意识,追求更高的目标,使企业在市场大潮中获得新生。
3.7加大良种补贴力度,确定补贴流程
加强良种补贴标识的宣传,让农民了解补贴品种,其流程应该是:农民自愿购买补贴品种→确定补贴金额→售良种袋到村上登记造册→村上确认盖章→乡镇审核上报→县种子管理部门质量把关→县农业局审核监督→一卡通直补农民。
3.8建立健全种子市场管理体系
严格市场准入,优化种子市场经营主体,积极倡导“重质量、守规则、讲诚信”的良好市场经营风尚,加强市场监管,确保农民用上放心种子;建立统一开放、规范有序、公平竞争的种子市场,依法保护种子生产者、经营者、使用者的合法权益;管理部门应担负起责任,努力提高服务“三农”的水平,在种子的品种管理、市场管理、质量和信息管理等方面下大功夫,实现靖边种业和谐、健康和稳定发展。
4参考文献
[1] 李登岳.种子工作必须以市场为导向[J].种子科技,1995,13(1):15-16.
[2] 郑渝.中国种业现状分析与发展战略研究[C]//国际种子科技与生产发展论坛文献.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2.
[3] 谢应学.强化种子质量监管的对策[J].种子科技,2009,3(1):9-10.
[4] 张长青.加强种子质量检测[J].种子科技,2009,3(1):10-11.
[5] 毛瑞青.抓好新品种区域审定[J].种子科技,2009,3(1):14-15.
[6] 张功礼,张婧.新形势下种业发展之我见[J].中国种业,2002(12):6-7.
[7] 李金琴,徐娥.浅析农业科技产业的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通科种业发展的根本动力[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6(4):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