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娱乐“有”极限

2009-11-10

文化月刊·遗产 2009年10期
关键词:无极限眼球网民

周 毅

当前,中国的娱乐产业可谓蒸蒸日上,繁华似锦,于是,便有了娱乐无极限这样的“美誉”。

当物质繁荣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娱乐产业也会同步繁华,其程度甚至无法想象。这是西方社会学家总结出来的精辟观点,处于经济飞速发展期的中国当然也不会成为例外。

娱乐覆盖面极其广泛,既包括电视、网络、报纸、杂志,也包括街头巷尾的娱乐场所。可见,处于工作压力下的民众的确需要娱乐来自我放松。正因如此,娱乐界的策划创造者们自然不会放过如此这般的大好机遇,玩命地制造各式各样的娱乐项目,花样翻新速度之快甚至远远超越高科技的发展。

娱乐玩家们“无极限式的创新思维”也的确打造出了众多“无极限的娱乐节目”,对其展示最淋漓尽致的当数电视和网络。这其中涌现出众多广大观众和网民喜闻乐见的精品栏目,比如《春节联欢晚会》《同一首歌》《星光大道》和“快男超女”等。人们喜欢(或者说曾经喜欢)它们的原因很简单:好看、轻松、有创意、有特色。有趣好看的东西当然会成为观众的最爱,这一点勿庸置疑。

“好看”即可吸引眼球,这一点,娱乐玩家比谁都清楚。于是,如何吸引眼球就成了“快乐缔造者”们挖空心思琢磨的大问题。吸引不了眼球怎么行?好办——只要有点击率、收视率,就可以炒作、可以媚俗,可以把白的说成黑的、可以把坏的说成好的,也可以将整个过程变成闹剧,或者把简单的刻意变得复杂,还可以拿高尚的东西搞笑,或者拿个人隐私当笑料,甚至把丑的演化成美,抑或干脆表演点下流低俗的东西……凡此种种,已经成了部分娱乐玩家吸引观众眼球的“杀手锏”。

娱乐要创新,其前景之广阔,似乎可以是无极限的。但部分娱乐玩家并未将心思花在创新上,而是放在怎样用“特殊”的形式吸引眼球上,这就难免偏离“轨道”了。从这个角度看,娱乐应该是“有”极限的,至少娱乐玩家们不能让自己打造的作品肆无忌惮地“无”极限下去。换句话说,娱乐玩家首先应当给自己的节目设置一个“底线”,至少不能随意地触及它。否则,受伤害的,不仅仅是网民、观众、读者,也包括娱乐玩家自身。当然,受伤最深的更可能是整个文化产业。

猜你喜欢

无极限眼球网民
创意无极限
抓人眼球
“台独联署”被岛内网民嘲
眼睛与身体的生长发育同步不同量
左右转动眼球提高记忆力
猜想无极限
天才儿童搞笑无极限
漫画无极限
有感“网民节”
纸魔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