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什么还要去上班?

2009-11-10陈全忠

文化月刊·遗产 2009年10期
关键词:稿子租金工资

陈全忠

有个人买彩票中了500万。在很多人的猜想中,有了这笔钱,他应该马上辞去工作,享受生活,到马尔代夫的某个海滩和美女度假去。或者摇身一变,独辟门户,享受一下自己当老板发号施令的感觉,岂不是很爽?但什么都没发生。中奖的人把钱领回来银行一存,第二天没事人似地照常准时上班,中午和工友们一起在大街小摊上买一快餐,吃得欢快。问他锦衣夜行是什么感觉,他说,很好啊,钱重要,但不如身边的人重要,呆在工作的这个圈子里,比光和钱呆在一起踏实。

有个在报社工作的朋友,业余做撰稿人,月收稿费在一万,早已超过工资。我们建议他辞职算了,从那个小都市报社出来,就不受签到、大会小会等条条框框的约束,写稿子心情岂不是更愉快,赚得也更多。朋友说,你不知道我现在就很愉快啦!每天早上坐到办公桌前,不是工作要求我哪想到去挖掘那些千奇百怪的资讯呢?没有对这些资讯的新奇促动,我哪来的灵感去写更多的稿子呢?

曾经采访过一个叫张博仪的理财高手,年纪很轻。大学刚毕业的时候,爸妈就给他在学校旁边买了一套100多平米的房子。张博仪把它重新分隔,除了自住外,还分租给同学,从此开始了“包租公”生涯。按理说,这种人不去找工作,也能生活无忧。但张博仪还是在房地产经纪公司找了个工作,每天跟着经理去观察地形、探查房价,空闲时间就买一本房屋买卖的书籍研读。

就这样“见习”了一年,他对房地产买卖的行当已经瓜滚烂熟。半年后,眼见房价上涨,张博仪以150万元卖出了自己住的房子,然后又买进了3套小房子,当起了名副其实的包租公。他买房,尽量挑大学附近的房子,然后打出“带衣服、课本入住即可”的广告语。他凡事都自己来,贴地砖、刷油漆、买宜家打折的低价商品,让每套房子里都有全套家具和电器,并且能上网。他奉行“低租金策略”,租金保持超低价,让房子始终满租。张博仪一边赚工资一边赚房租,还清房贷后很快赚到了他人生中的“第一桶金”。

后来,张博仪发现,出租车辆和出租房屋类似,都可以赚进稳定的现金流。为了解行规,他转行到租车行去当理赔员,此后又跳槽到保险公司,学习处理车祸理赔等,还买了一辆二手车,着手打造第二份租金收入。

现在,张博仪名下有两套房子,银行账户内有250万元,连同储蓄保险,合计资产近千万元,扣除房贷后的净资产也超过600万元。

就这么个千万富翁,他还是要去上班。张博仪总结他理财经的第一条就是:储蓄的钱会越用越少,但上班累积的经验只会越来越多。工作不仅仅是一份工资,工作是我们愉悦生活、呼朋唤友的圈子,是我们体验人情世故、深入社会肌理的平台。对于有心人来说,上班不是为了赚取工资,而是为了学习知识、收获经验。因此,工作还是让财富不断增值的、放在我们身边的聚宝盆。

兰小英摘自《深圳青年·创业版》

猜你喜欢

稿子租金工资
大树爷爷收租金
现在是换租好时机吗
住宅租金收益率仍将下滑
当我收到稿子时,我在干什么
放胆情结
拖稿的各种理由
FLY ME TO THE SKY
生意太差
让绩效工资“阳光”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