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国印第安文学的起始、复兴与新纪元

2009-11-09赵丽华

新闻爱好者 2009年16期
关键词:印第安印第安人文学

史 凯 赵丽华

摘要:印第安民族作为北美最早的原住居民,创造了辉煌的印第安文学。但是,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印第安人在其民族发展上受到制约以及欧洲外来移民对其文化和传统的猛烈冲击。美国印第安文学一直没有受到美国文学界的重视,直到20世纪60年代,由于多元文化观深入人心、美国的民权运动高涨、印第安裔学者及活动家的推动,以往一直不为美国主流文化所接受的印第安文学迅速崛起并保持繁荣兴旺的势头。美国印第安文学奠基在坚实的民族文化基础之上,植根于悠久的文学传统之中;他们的作品题材广泛、风格各异,不但表达本民族对有关社会人生和自然的重要问题的见解,在近些年更是呈现出对社会热点问题关注和分析这一特点从而开创了美国印第安文学的新纪元。

关键词:印第安文学起始复兴新纪元

印第安民族是一个古老而神秘的群体。事实上早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前的许多世纪之前,在南美洲辽阔的土地上就繁衍和生息着许许多多的各族印第安人。大约在15世纪的时候,美洲的印第安人就已经创造了3大文明中心:它们分别是位于今天的洪都拉斯、危地马拉和尤卡坦半岛一带的玛雅文化,位于今天的墨西哥中南部一带的阿兹特克文化以及位于今天的厄瓜多尔中部到智利中部,绵延3000英里的印加文化。在这些文化发达、人口集中的印第安民族的聚集地,在西班牙征服者到来之前,已经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文明,比如玛雅人独自完善了表意文字,还研究了天体的运动。也就是在这种高度发达的文明刺激下玛雅人也创造了许多形式的文学。因为玛雅人的城市是举行仪式的中心,并不是像中国那样的堡垒、居住地或者行政中心,所以尽管当时文学作品的形式多样,比如反映本民族历史的神话传说、赞美英雄事迹的戏剧、敬神和举行仪式的祭文,但是主要的文学形式仍旧是敬神和举行仪式的祭文。如今这些文学大多数已经失传了,尽管很多人认为其原因是因为印第安人的语言种类纷繁,没有发展完备的文字,而西班牙入侵者对印第安文化又进行了摧残破坏,但笔者认为这些都不是主要的原因,因为玛雅人从事的是刀耕火种的农业,而这种农业在两三年内便会耗尽土壤的肥力,因此他们必须不断地迁移村庄开垦新的土地。而这种“颠沛流离,居无定所”的生活正是玛雅文化没落的主要原因。

而我们现在通常称为古代印第安文学的作品,大多是在征服和殖民时期由欧洲人所记录或抄写。最早从事印第安文学收集工作的是西班牙的殖民者,他们有的根据印第安人的口述整理,有的根据象形文字的记载加以诠释,难免误解、篡改或伪造。此外,西班牙人所收集的印第安文学作品,其年代一般都在15世纪末期前后。在15世纪末期,北美印第安人处在一个以种田狩猎为主的部落联盟的过渡阶段。在同大自然的长期艰苦斗争中,印第安人积累了各方面的经验。创造了自己的文化,主要是以民间口头文学和神话传说为主。但事实上美国印第安文学由两大类别构成:一类是以各印第安部族语言为载体的口头文学(其内容则包括创世故事,部族历史,风俗典礼,巫术神话,精神信仰等)。另一类则是以英语为写作语言的印第安书面文学(这部分内容则包括小说,戏剧,传记,散文,诗歌等)。其实前者传统的印第安文学方式对当代的印第安作家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是他们创作灵感及作品中的象征、意象、譬喻乃至哲学观念的源泉。但是由于白人的种族灭绝政策,这种纯的印第安文学(笔者认为这种传统的印第安文学,真实地再现了印第安各个部落的风土人情,精神面貌,典礼习俗,所以称为纯印第安文学)受到了极大的摧残。这种纯粹的印第安文学有三种主要的特征:首先,由于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落后,印第安人无法解释自然界种种神秘的现象。于是,他们便创造出许多神,认为神主宰着一切,人们只能听天由命。因此,在这种纯粹的印第安文学中充满了宿命论的观点和为神牺牲的精神。这倒是有些像中国老子的思想(道家认为天命就是“深高莫测为之天,无可奈何为之命”。)其次,口头传说多于文学记载。造成这一情形的主要原因是印第安人使用的语言多达数百种,在这些语言中有些比较近似,有些则大相径庭完全没有任何联系。除此之外印第安人也没有统一的文字,这样古印第安文学多为口头传说。最后,古印第安文学的发展极不平衡。在当时,除玛雅人的基切语文学、阿兹特克人的纳瓦特尔语文学、印加入的克丘亚语文学比较发达外,其他地区的文学成就都比较低。

印第安人是一个由若干种印第安语的使用者组成的民族。主要的印第安语言包括那伐鹤语、奥杰布瓦语、克里语、切诺基等。在欧洲人到来之前,2000多个部落使用500多种分属五十几个语族的语言。目前,美国的诸多地名中,仍有不少是印第安语的词汇,而且这种借用不仅仅限于地名,美国最长的河流、最大的瀑布以及五大湖泊和285个大小湖泊都是由印第安语命名的。而且连美国三大汽车公司之一的克莱斯勒公司所制造的一款吉普车就叫切诺基。而切诺基正是印第安部落当中一个较大的部落,并且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工商业、金融业中心的曼哈顿,依然保留了印第安土著语名称。

自欧洲殖民者抵达北美大陆之后,欧美殖民统治长期对印第安民族施行文化灭绝政策,印第安人的口头文学因受到白人殖民文学的围剿与压制,被贬斥为原始残余,濒于消亡。而这一切使印第安文学未成为美国本土文学发展的基石和中流砥柱,它最终处在了“边缘文化”的境地。事实上早在18世纪,一批在白人学校中接受了现代英语教育的印第安人就已经开始用英语写作、出版文学作品;然而,直到20世纪中叶,还没有任何一部印第安作家所创作的作品得到美国主流文学的认可与接纳,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可以称为美国印第安文学的复兴时期,这当然和美国六七十年代一系列的社会运动息息相关。美国六七十年代高涨的社会运动,为这一时期印第安文学的高涨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美国实行了军人法案,这使得很多在军队服役的印第安人得以接受高等教育。(由著名华人导演吴宇森导演的风语者“windtalker”就反映了印第安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以自己独特的语言为美军服务的历史)。再者,这一时期的和平运动、民权运动以及女权运动都强化了印第安人的政治斗争意识。最为重要的是这些政策和运动造就了一批觉醒的印第安知识分子。在这些印第安知识分子的领导下发起了为美国印第安人争取同等权利的“红种人权力运动”,这一运动不仅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印第安人政治与经济处境的改善,而且激发起印第安作家群体的种族自豪感,唤起了他们对独特的印第安传统文化的关注与热爱。

在文学实践中,这一代印第安作家把创作的焦点集中于印第安民族的反抗和生存,致力于实现被白人殖民话语边缘化的印第安声音的重新发声。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美国印第安英语文学揭开崭新的

篇章,并逐渐形成印第安英语文学发展的第一个高潮——印第安文艺复兴。当然这一时期的印第安文学代表作当数1968年斯科特·莫曼代发表的小说《晨曦之屋》。他的小说完全描写的是美洲原住民印第安人的生活,这一特点立即引起美国媒体、读者和当代美国文研究者们的关注。而作者出身印第安基奥瓦人部落这一身份特征则更是引人瞩目。所以该书不仅在美国社会引起强烈反响,也在美国文学界产生了很大的轰动,于翌年获得普利策文学奖。并被译成多国语言,成为世界文学中的一个重要部分。这部作品的成功是美国印第安文学的转折点,由此全面掀起了美国印第安文学的复兴运动。稍后,詹姆斯·韦尔奇的《愚人的欢呼》和《血中的冬天》以及路易斯·厄德里奇的、被称为厄德里奇的“北达科他四部曲”《爱之药》、《甜菜女王》、《痕迹》、《宾戈宫》,还有琳达·霍根的诗集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但是当人们去研究印第安文学的时候我们往往忽略另外一部重要的作品,这就是由凯文·科斯特纳执导并主演的荣获第六十三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最佳音乐等七项大奖的《与狼共舞》。笔者这里提到这部影视作品是因为它表达了和印第安文学相同的主题——自然、和平的社会环境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极其的重要,地球是属于万物的,没有哪一物种能够独自享有,人与人,人与动物和自然之间应该和平共处,相惜相容。它同时提出了民族间应放弃斗争、和平共处的理想,奏起了友爱、平等、和平的旋律。而这一切正是印地安人的历史文化以及文学所倡导的,印第安文学从来都不缺乏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与人之间平等相处的表达和提倡。所以我们把印第安文学称为生态(ECO-literature),而《与狼共舞》所表达的主题就是印第安文学一直提倡和表达的。

而在近些年间,美国印第安文学则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当代印第安文学题材不仅仅局限于族群关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也广泛涉及人类社会、宇宙自然的各个方面,诸如国际时势、社会政治、外太空旅行、科学幻想等。印第安作家清楚地意识到,要想使他们的作品得以流传给后人,作家个人有责任通过作品对自己感到十分重要的问题发表见解,无论其作品题材是否直接与印第安人相关联。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当代的美国印第安文学已经不再仅仅强调印第安民族那种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和友爱、平等、和平的旋律,也不再仅仅强调印第安民族的历史存在和力图恢复印第安民族在多元共存的当代社会中应当拥有的地位和话语权,而是与时俱进使当代美国印第安文学的视野和题材更加广泛,也就是说当代美国印第安文学不再仅仅关注印第安民族自身的发展,也不仅仅为印第安民族的命运呼吁,而是通过当代美国印第安文学去反映很多社会的热点问题,试图从印第安民族自由的角度去审视这些问题的根源。因此我们看见莫马代有一些作品描写的是有关俄罗斯的题材;阿伦·卡尔的一些短诗涉及外太空旅行;拉塞尔·贝茨创作了一些有名的科幻小说;卡特-列瓦德发表了不少政治讽刺诗。这里要特别一提的是列瓦德那两首令人难以忘怀的幽默短诗,《对恐怖分子的一种反应》和《后殖民时代的超重包》。它们明嘲美国政府企图以暴制暴的干涉他国内政的外交政策,暗讽美国政府在对待印第安人问题上缺乏明智的举措。倘若没有这些题材、风格各异的作品,当代美国印第安文学便不可能呈现如此丰富多彩、欣欣向荣的景象。

这一阶段的印第安作家以自己创作的作品去化解边缘与中心的文化界限,而这一切似乎并没有试图让印第安文学进人美国文学的主流阵地。印第安文学复兴以来,美国的主流文学批评渐渐开始关注印第安文学,与此同时,一批印第安民族出身的评论家、学者和作家相继出版、发表对本民族文学作品的阐释与评论。当代美国印第安文学既继承了印第安民族传统的思想与文化,又继承了西方文学的传统和表现形式,这就使得美国印第安文学家既能够吸取主流社会的文化精髓又具有印第安民族的使命感,在这一点上他们同美国黑人作家有共同之处。近些年来美国出版了许多印第安文学集,如1994年波拉·艾伦编辑出版了《龟之声:美国印第安文学1900—1970》,美国印第安文学家和学者吉拉尔得·威森诺出版了《美国土著人文学选》,都说明当代美国印第安文学已经成为美国文坛上一朵奇葩。

从美国的印第安文学,我们看到一个民族文化的发展不但要继承本民族的优秀传统,还要积极学习并融合主流文化。

编校:郑艳

猜你喜欢

印第安印第安人文学
美国首次统计印第安人寄宿学校死亡人数,但关键问题悬而未决
我们需要文学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试论早期美国印第安口头文学的特征
美洲印第安人使用的象形文字名称和标志
英勇反抗的印第安人
印第安人的生活
论《痕迹》中的印第安生态文化
我与文学三十年
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