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传播中“信息美学”运用

2009-11-09

新闻爱好者 2009年16期
关键词:平面化网民美学

张 挺

摘要:在网络信息传播过程中,信息处于“平面化”传播方式,从媒体传播角度,处于“水平面”上的信息,传播方向是发散而无序的,传播保真度和传播范围也是“平面无序”的。对于正处于或刚刚经过青年叛逆心理及社会适应心理,同时正处于网络主流使用者和接受者的青年网民来说,更加需要有效的甄别和引导,本文探讨在网络信息中能够获得认可并能够被有效接受而形成的“信息美学”,以求在越来越多的青年网民中把握主要信息导向,辅以深化和主题延展工作。力求将网络思想政治的效果与分析分门别类地结合到“信息美学”中去,在新的网络信息形式下,获得更多的“美学认可”并取得信息导向的先机。

关键词:青年网民网络传播信息平面化“信息美学”认可引导

网络发展及网络信息主体

在中国当代,“网民”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在媒体的平行世界中越来越多地占据了重要的地位,目前,中国网民中,近79.9%为青年网民,而在这个比例中,“80后”“90后”甚至“2000后”的青年网民占据了绝大多数,在现实社会中,这些青年是中国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和主力军,而在网络世界中,他们已经先期进入了信息媒体的主导角色。网间关系的平面化带来了信息的广泛迅速传播,同时也带来了作为主流思想的辨识和引导问题,为信息接受节点,每个接受信息的终端形成的一级、二级等类似接受媒介,对于信息又有一定的领会、认识差异,从而造成了信息在另一个“平面”上的充实和放大,再叠加于本信息平面进行传播。网络被越来越广泛地运用和作为媒体信息传播平台,也给传统信息管道带来了新的冲击辨析课题。而同时,作为社会、学校或者监护人,对于青年网民在网络信息通路中形成的主流“信息美学”必须有积极的认识、迎合和有效的引导,才能真正将网络信息对于传统信息管道的冲击和其他不良非主流因素剔除。从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高度,辨析“信息美学”的产生和类型,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整个青年层次的引导和教育,保障信息的有益、有效、有向传播。

“信息美学”的产生和特性

首先,在网络传播层面,确定“信息美学”定义。信息美学,即是指对于参与网络传播的信息所反映的内涵和社会意义而进行的网络评判、信息背景探求及分析过程中,所形成的由大多数网民认可、推崇并主动加以宣扬的价值观及道德规范。

针对以上定义,“信息美学”应该至少具有如下特点:

“信息美学”的产生,一定是以网络作为媒体信息传播载体,运用到媒体信息传播过程中而产生的,平面化的网络信息,既是原始的,没有考虑全面因素的信息产生,又是主观的,以并不正式的方式流传的信息。正因为以“平面化”的网络特性为平台,才会出现各种辨析和判断的需要;

“信息美学”的产生过程,必须以形成信息关注为主要基础。没有网络节点参与浏览或者判断的信息,不能够作为“信息美学”的调研组成,也不能够作为产生的依据。信息美学一定产生于动态的信息甄别和判断中,才能够将主观的意识世界加入到客观的、不确定的原始信息中,才能够在思想的碰撞中产生主流的“美学取向”;

“信息美学”认可的形成过程并不可控,但是和基本思想道德和教育秩序是密不可分的,作为讨论的主体,“在2.1亿网民中,接近2/3的网民在网上发过帖,或多或少地参与到‘Web2.0互动中来”,作为讨论节点的具体青年网民,都是能够在基本道德框架下进行表述的,虽然网络的“平面化”拥有不可避免的隐蔽、匿名、无序等性质,但是,这些性质也恰恰是“信息美学”产生和能够引导的基础,这些性质还恰恰能够无所顾忌地暴露多方位、多角度的评判和主观偏好,引起更加深人和彻底的讨论。但是所有这些,都一定与教育所坚持的育人理念分不开,而对于社会基本道德的教育,是产生“信息美学”的基础。

“信息美学”的几种基本形态和取向

直观坦诚,趋于透明。根据权威统计报告,作为青年网民,占据中国网络使用者的79.9%以上,网络新闻受众群体达1.5亿,1/5网民上网的第一落脚点即是看新闻。基于此两点特性综合分析,网络信息,无可避免地承载着信息媒体的角色,也一定扮演着信息产生和传播的载体,同时,随着互联网的深入和青年网民逐步成为现实社会中的主流,网络也会更加对传统信息传播媒体形成冲击。

在传统信息传递中,信息的采写和编审、润色加工使得信息带有或多或少的主观评判甚至是选择性评判。随着网络的深入,“平面化”信息传递模式的特性凸显,对同一个信息的多方位报道用作对比成为可能,而对比的结果似乎对传统信息传递非常不利,当信息在传递原点人为地加入主观选择和判断时,越来越多的信息节点对于信息的原始性、客观性有了更高的要求。这种要求,来源于信息传递的“平面化”、网络传递的“无差异化”和信息评判的“相对匿名”化,在以上三点特性决定下的网络“平等度”空前提高,对于信息不对等的敏感程度也进一步增强,所以,对于信息发布的原始、客观就成了各个节点在开展“信息美学”形成流程中的一个重要原点。

直观坦诚的信息美学取向,特别会产生于政府、部门、官方通过媒体对于事件发布的反馈、数据的统计和形势分析的依据。在青年网民的节点中,更加应该注意对于数据的深入说明和有效利用数据的数学逻辑特性,进行解释和说明,必要时可以采用数据对比、趋势预测依据等进行理性和逻辑上的分析,这样就一定能够很大限度地表明数据的直观和坦诚,从而切合“信息美学”的要求,并能够达到推广的目的。

需求保障,关注平衡。需求保障的“信息美学”取向有以下特点:1、以基本道德和原始道义作为思想考虑的出发原则。在需求保障的取向中,“马斯洛需求理论”对于人生需求所分类的层次被采纳和接受、运用得非常广泛和明显,越低越满足基本层次的需求,更加能够激发众多的关注和越发强烈的动员指令。2、以满足需求作为目的,综合马斯洛的需求理论来分析,对于需求得不到满足的时候,无论是物质还是精神,都一定能够得到分析和关注,一定能够得到相应的补充。3、容易激起网民,尤其是青年网民的原始道德感和同情心,现行社会所要求的竞争实际上难以确立真正公平的竞争起点,从一开始就或多或少地预订了竞争起点与结果的不公平,容易激发青年网民对于需求满足的关注,也更加容易引起社会分配层次的差距关注和分配不公正讨论。

需求保证的“信息美学”,是一种“双刃剑”的美学取向,舆论导向从作用的性质上分为热点舆论导向和激发式舆论导向,把握导向的正确性才是网络信息传播的最终目的。一方面能够激发青年网民对于社会的关注和对于周围事物的关心,这对于构成青年网民绝大多数的独生子女和相对脱离社会环境的青年来说,正是社会所需要的关注和道德唤起。但另一方面。青年人又有特有的性格特点,热情、积

极、容易被蒙蔽,在需求层次的差异和满足不到位的前提下,容易对社会现象产生一定的疑惑,而青年对社会的认知和分析并没有达到一定的层次和深度,此时,青年人极易被不同的思想影响,从而产生对社会、制度、环境的消极情绪。在面对需求保障的“信息美学”取向的时候,一定要坚定地从道德和社会准则角度对于需求保证进行固化和肯定,并且有效引导一定的补偿方式,让青年网民能够亲身参与其中,在过程中一定要运用各方面积极的理论。并不断分析和剖析出现的现象与社会关系,为青年网民的个人分析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构架,这样,才能有效地防止青年网民的情绪被无端和无序地挑拨,也才能使需求保障的信息美学发挥积极的作用。

反馈渠道的平滑快捷。过程的透明化和信息反馈的快捷渠道建立是“信息美学”取向的一大重要原则,“信息美学”在此种特性中突出地宣示自我要求,对于社会事务的客观和公正是追求的目标,而在过程中的透明,坚决反对“暗箱”和“不了了之”的理论过程,是“信息美学”一如既往坚持的必要条件。

对于网络事件的发生,信息美学取向要求透明的过程展现,每个网络受众节点对于过程的可控性要求非常高。基于此,要求网络事件透明化和快捷反馈,对于信息的要求,一定需求的是快捷的反馈,一点拖拉和滞留在“信息美学”的取向中,都会被认为是做了“加工”或者是有所不透明的事件出现。

对于青年网民的引导来源于网络节点对于信息的信任,而信任的产生基础就是是否符合“信息美学”的基本要求,从而达到主动引导的目的。对于透明快捷的“信息美学”取向要求,应该在第一时间建立信息反馈机制,及时、快捷地发布信息动态,将发布的信息动态地链接成逻辑通顺的整体链条,使得发布的信息跟随事态的发展而有所动态跟进。在信息发布中,切忌对信息的质疑和困惑采用解释、说明,甚至是遮掩的词语,尤其不应该针对某一个别的信息特别说明,让信息受众节点感受到信息的发展和事件的过程,坚定地论述信息本身,维持信息固有的发展渠道,才能够有效地和信息受众节点产生互动,网络节点也才能够按照预想的教育结果进行接纳和传播。

“信息美学”的发展和辨析意义

“信息美学”的发展,一定会一如既往地建立在海量信息的快速产生、传递、叠加、讨论之中,更加多角度的叠加和更加透明的传播要求,使得网络事件的应急、处理、引导等工作必须在原有取向的要求下,真正能够成为网上主动传播的“信息美学”认可,信息美学,也势必会朝着求真务实、实事求是的方向发展,对于网民个人所担当的角色,也一定会不断地和社会角色整合,突破网络节点的限制,追求与社会权利相对应的网络空间需求权利。追求节点的个体网络权利保障也终将导致“信息美学”的进一步平泛化、平等化。

“信息美学”是网民面对平面化的网络信息传递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主观价值要求,更是在网络信息作为媒体信息传播过程中的共性要求,把握和迎合“信息美学”观点,就能够在网络媒体信息传递中取得主动,增强信息信赖,为引导教育和信息的网络传播主导打下坚实的基础。

编校:杨彩霞

猜你喜欢

平面化网民美学
仝仺美学馆
盘中的意式美学
中国当代油画平面化表现形式的美学思想及意义
网民低龄化 “小网虫”的明天谁来守护
当代油画创作平面化追求探析
纯白美学
有关公路,网民有话说
当代抗日影片中的日军形象
“妆”饰美学
2.9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