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闻采访应当处理好现场观察中的几种关系

2009-11-09

魅力中国 2009年27期
关键词:新闻采访处理

侯 威 云 薇

摘要:新闻记者在新闻采访活动中的诸种关系,即时机与角度、特征与细节、视觉与思维、背景与现场、记者与受众的关系。

关键词:新闻采访 处理 现场观察

新闻采访现场观察是记者在新闻事件发生地点,依据一定的采访任务,通过眼睛、大脑等感官,对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的外部现场与联系的综合反映而进行新闻采访的一种活动,也就是记者在新闻现场依靠自身特有观察力,对所采访的人物、事件及其环境、气氛,进行认真、细致、深入的看和思。正确进行现场观察对新闻报道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作为新闻记者的观察,必须按照新闻采访的规律和特点,根据新闻报道的任务要求,以特有的新闻敏感性,去猎取现场发生的事件或人物活动中富有新闻价值的东西,以便写出精彩的新闻报道。现场观察过程主要应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一、时机与角度

时间和空间是物质存在的形式。任何新闻事件的发生,必在一定时空进行。时机属于时间的范畴。记者在进行现场观察时,需要根据采访任务的需要去选择观察时机和角度。时机是具有时间性的机会。新闻事件是一个不断发展过程。对新闻现场的观察需要选择最有利于进行观察的时间。根据采访对象(人物和事件)不同特征和采访需要进行选择,选择最易于完成采访任务、最有利于获得具有典型意义内容采访的时机进行观察。观察角度是指记者进行采访的着眼点和侧重点。选择观察角度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开掘被采访对象客观存在的新闻价值,有效地实现采访的目的。具体地说,就是指从哪个方向、哪个侧面去观察新闻事件。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同的角度对事物的观感也不同,记者要善于选择在最能体现事物特征的角度进行积极的观察。要注意选择适当的观察角度,依据新闻现场的情况对可重点观察对象进行全面、准确观察。根据采访任务和观察对象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角度进行现场观察。一般以全面、准确、清楚为宜。具体而言,采访宏大的新闻场面,对其进行宏观的观察,需要新闻记者占据制高点,能够俯瞰全场;而对具体的人物和景物,需要进行就近观察,有利于报道中的精雕细刻。特别是在众多的新闻工作者采访同一对象时,不同的新闻工作者所处的位置直接关系到采访的结果。一般而言,在事先安排有固定地点的采访中,记者应该提前进入现场,观察好有关地形、位置、角度及座位的安排。在采访活动开始后,记者应在允许的范围内迅速占领有利位置。在临时安排的活动和突发事件的采访中,有利于观察的角度要依靠记者自己去发现。同时在一次具体的采访活动中,记者观察的角度和位置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它是随着新闻现场事件的发展变化以及记者的观察需要而发生改变的。

二、特征与细节

特征是事物的特点的征象和标志。有些新闻现场场面很大,内容丰富多彩,令人眼花缭乱。“拣到篮子就是菜”,对富有特征意义的报道是新闻报道获得成功的重要条件。在观察中进行分析比较,把握事物的个性特征,它是克服新闻报道雷同、一般化弊端的重要方法。记者在现场观察中,要善于抓取最有特色的情景,判断什么是最具特色的事实材料用于说明烘托报道主体。细节是事物表现出来的细枝末节,是细小的具体情节。细节就需要细节材料来体现。不同的人、事、物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所产生的相互关系就构成了情节。文艺作品的主体是由情节组成,新闻报道也需要情节,使文章生动、感人。情节中的细节给读者的印象往往非常深刻,我们读书、历事、处人,有的细节会在遗忘主要情节的情况下,还会保留下深刻的印象,这就是细节的特殊效应。构成一个完整的新闻事件,往往只是反映事物个性特征的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表情或者一个场景。孤立地来看,也就是对事物进行深入、细致、具体的观察。就是要在对现场情景有了总体把握之后,有重点地进行观察,就是要抓住最有特点的典型意义细节。细节也是构成新闻事件的主要内容,现场观察过程中,不放过任何有意义的细节,要善于从司空见惯的现象中,捕到那些具有重要新闻价值生动感人的细节,使之深深镌刻在人们的头脑里。比如苏联著名记者波列伏伊在采写苏联红军《易北河会师》这篇新闻时,他就在会师的前一天傍晚全面观察了会师的地点——易北河两岸,并观察了苏军营地里军人们为迎接会师所做的准备。会师的早晨,他又从景色、友军出场、热烈的场面一直观察下来。在这些总体观察的基础上他细察了语言不通的军人们交谈中使用最多的手势是利用大拇指做出各种形状与女中尉流泪等细节。这样,他既有了全景,又有了细节,写出的文章就很有感染力。(申凡.当代新闻采访学[M].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129)。

三、视觉与思维

观察不是一种无意识的机械录像,而是在一定的报道思想和新闻主题指导下进行的一种思维活动。新闻记者的观察固然要通过眼睛的视觉功能,但又不可避免地受到思维的制约。眼睛的视觉观察与大脑的思维活动相互依存、相互制约。视觉观察可以引起大脑的思维,而大脑的思维又对视觉的观察产生能动的作用,即大脑的思维活动反过来作用于视觉活动,对视觉活动作必要的调整和指引:一方面人们借助观察源源不断的向思维提供粮食营养;另一方面人通过思维活动理解、分析与判断观察的现象,并对其进行整理加工。在此基础上,分析所见事物发展变化的脉络、事物先后的因果联系;分析眼前事物中人物活动的目的、动机以及策略;也包括用对比眼光对事物进行比较。在对事物进行分析时,通过比较对事物进行鉴别很重要。因此,作为记者,必须掌握比较的方法。比较,一般分为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两种:纵向比较是将某一事物的现在和其过去进行比较,看其是进步了,还是落后了;横向比较就是将某一事物与其周围的同类事物相比较,看谁优谁劣。即将某一事物与其左邻右舍相比较。在孤立的事物中发现它们之间相同之处和从相似事物中发现他们相异之点。只有这样我们才可能从事物的现象中看到事物的本质,从局部事物中看到事物的全局所在,从事物的现状中探求事物发展历史和未来趋势。

四、背景与现场

现场观察是记者在新闻事件发生现场,对新闻事件所作的观看与思考。但一些好的新闻,需要借助记者对相关的背景知识了解和掌握。心理学告诉我们,观察总是在过去积累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进行。观察某一对象时,人们常常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来解释它、理解它。借助已有的知识,产生丰富的联想,从而把感知引向更广阔的空间,这样写出的报道内容更深刻,更具有吸引力,增强记者观察的目的性。同时把相关的背景资料融入观察报道中,有利于受众深刻理解和认识被观察的人物和事件。美国合众国际社记者金斯波埯·史密斯所写的目击报道:纳粹战犯米里叶斯临死前说:“布尔什维克早晚要把你们全部绞死!”获普利策新闻奖就是一个借助背景材料,使现场观察和背景知识巧妙融合在一起而获得成功的范例。

五、记者与受众

现场观察的主体是记者,但记者不是孤立地开展观察活动的。记者代表着受众,需要用受众的眼光进行现场观察,记者观察所得的结果对相关新闻事件报道是否成功最终还是要接受受众的检验。因此,记者观察什么、怎样观察不能仅仅从个人思想、观点、角度出发,还需要倾听观众的意见及见解,了解受众想知道什么、想看到什么等。只有这样我们通过现场观察所作的新闻报道才可能对受众有吸引力,更大地满足其对新闻的需求。记者代表受众,在进行现场观察的过程中需要将受众“带到”新闻现场。与此同时,记者又需要超越受众,观察到受众所观察不到的新闻,这需要记者有较强的观察能力。记者的观察能力是一种发现客观事物的特点和变化的能力。观察力是记者一种综合能力的体现,它的提高是一个复杂、渐进的过程。观察能力的培养既要讲究方法,还要注意练眼功和知识积累。“记者观察力不是小聪明所能奏效的,更不是天生的。它主要取决理论水平、政策水平的高低,知识的积累是否丰富和业务上的熟练程度如何,同时也必须经过严格的自我训练,才能锻炼出来。”因此,记者要想搞好现场观察必须提高自身的素质。作为一名合格的记者,应该具备三种素质:一是政治素质。要热爱新闻事业,有为新闻事业而献身的精神;要有强烈的政治责任感,敢于坚持真理,讲真话;要有坚强的党性,能自觉地按党的方针政策办事;有较高的马列主义修养和理论水平;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二是文化素质。记者要采写各种各样的事情,接触各种各样的人物,因此必须有广博的知识,才能搞好新闻工作。三是专门素质(即新闻业务素质)。记者要懂新闻学;要有新闻敏感性;要有分析、判断问题能力;要有与群众交朋友的社会活动的能力;要有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

(作者单位:1.吉林市电视台;2.吉林市有限广播电视传输公司)

猜你喜欢

新闻采访处理
网络环境下电视台记者的角色定位及新闻采访对策
少数民族地区电视民生类新闻采访策略分析
新媒体时代如何做好新闻采访工作
新闻采访中的采访技巧运用分析
记者如何做好电视新闻采访
桥梁软土基础处理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