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人口的可持续发展

2009-11-09贾敬国

魅力中国 2009年27期
关键词:人口数量容量人口

贾敬国

关健词:环境人口容量 未富先老 人口可持续发展

人口不断增长,多导致资源规模扩大,环境污染,环境状态恶化。

人口数量增加,人们可不可以通过自身的活动予以避免呢?

一、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

人口过多是我国长期面临的首要问题。中国科学院发表报告《中国土地资源生产能力及人口承载力研究》,我国人口承载量最高应控制在16亿左右。按总和生育率2.0计算,至2043年,我国人口将达到15.57亿,此后才能实现零增长。

中国人口数量太多、压力太大的悲观情绪主导着我们的视线。随着人口增长和城市化的发展,生活用地不断增加,可耕地总数和人均可耕地存在继续减少的趋势。从人口和淡水关系来看,我国的淡水资源严重不足,人均淡水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点有量的1/4。由于缺水,工农业生产受到严重的影响,人们不得不大量开采地下水,有些地区出现地下水枯竭的现象。面对当前人口增长和资源的利用加速的情况,以及由此引出的多种问题,人口的进一步增长,后果不堪设想。

我国的环境人口容量是多少?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给环境人口容量的定义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环境人口容量,是在可预见到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资源和智力、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家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从定义看,资源、科技发展水平、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及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对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最大。

资源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人类的生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资源状况,资源越丰富,能够供养的人口数量当然越多。人类获得的资源数量,与科学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科技水平的提高,必然带来人类获取和利用资源在手段、方法等方面的改变,使环境人口容量变化。

我国耕地在不断减少,水资源日趋短缺,但要看到我国国土资源种类多,蕴藏量大,分布广,可供生产食物的途径多,潜力大这一事实。1.我国草场资源丰富,将绿草视为食物三大来源之一,中国天然草地有近60亿亩,其中可利用的有49亿亩之多,其第一性生产力可以与世界畜牧业发达国家的同类草地相媲美。2.我国水产资源潜力可观。把海洋作为食物三大来源之一。水域农牧化的前景格外诱人,它可通过特定的技术投入,大幅度提高天然资源的生产水平。我国的森林、草原、湿地等蕴藏着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践行科学发展观,建起多元化的食物来源生产体系。

地区的开放程度对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也很大。如果该地区对外开放,由于外部资源和其他有利条件得到利用,其人口容量就会比封闭地区大很多。经济全球化有利地促进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也对我们解决人口问题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中国是世界上人口第一大国,资源却相对匮乏,是基本的国情。以人均分母效应去分析人口与资源关系时,会得到悲观的结论,把我们解决此问题的思路引向控制人口数量的单行道上。然而,在经济全球化的视角之下,人口与资源的关系,中国人口问题却幷不那样令人悲观。以中国的粮食为例,美国学者莱斯特·布朗发表“谁来养活中国”引起广泛的争议之后,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重要的是发挥它的比较优势。尽管人均耕地稀少、水资源短缺,人口众多也是一大优势。通过国际市场国,际贸易以劳动密集型的产品,换取土地密集型的产品。我们进口粮食,意味着我们在“进口”稀缺资源——耕地、水;而我们出口劳动力密集型产品,意味着发挥我国的人口数量优势。

二、人口数量增长对环境的影响

1.人口数量增多,对资源的需求量加大,使得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程度和范围大在扩展,给资源和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

2.人口数量增多,人均消费水平上升,使得排污量剧增。会造成对环境的外部负效用.

3.人口数量增长,客观上要求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人类的生产活动更以惊人的速度扩张,从而出现了大量的生产废弃物,对环境产生影响。

历史遗留给我们的生态环境质量相当低下。发展是人类社会在生存基础,我国为求得如此庞大人口的存在,加大和加深了对自然资源的索取,而难以顾及对生态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环境问题与经济发展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负相关,短期内难以改变,经济发展对环境的压力将继续增大,使越来越多的废弃污染物被排入环境。

随着人均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对环境的实际影响要大大超出单纯人口增长所造成的影响。

三、人口科学文化素质对环境的影响

一个地区人口科学文化素质的高低,影响着人们的资源观、环境观和发展观。科学文化素质高的人口,有较高的生态环境意识,发展经济的同时,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形成人口、环境与发展的良性循环。一旦落后的观念占了上风,可能给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如甘草能生财,内蒙古草原便年复一年地遭受人为劫难。

中国是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人们更多地关心通过生产来满足各项基本的消费需求,对于高一级的环境享受则意识淡漠。一方面导致在生产过程中对环境产生更多可以避免的破坏,另一方面使对环境治理、环境监督的社会执行力变小。

中国“资源短缺”的原因是粗放的模式而不是“人口过多”,中国资源使用效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资源丰富和资源贫乏的国家,发现经济水平并不完全由人均自然资源决定的,人口资源是第一资源,是中国的资源优势,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是实现环境保护的根本途径。

四、我国的人口增长现状

(一)我国现行人口政策取得巨大成效

经过近30年努力,中国人口过快增长得到有效控制。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降到15.23‰和8.77‰,进入世界低生育水平国家行列。中国在经济不发达的情况下,实现了人口从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到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历史性转变.。

(二)地区差异明

计划生育仍是中国应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其重点和难点在农,农村妇女生育的子女数高于城市的妇女,随着妇女受教育程度的提高,生育的子女数越少。经济、文化落后地区的妇女生育子女数高于居住在经济发达地区的妇女。提高我国居住在农村,经济、文化落后地区妇女的受教育程度是控制人口数量增长的当务之急。

(三)新增劳动力数量在下降,我国人口将步入急速老龄化.

在第五次人口普查时,10~14岁人口有1.2亿,5~9岁人口有9000多万,但0~4岁人口只有6800多万——下降速度极其迅速。

我国人口老龄化具有老年数量多、老化速度快、高龄趋势明显等特点。

(四)少数民族人口增长率较高,将加大其聚集区的生态环境压力

总之,如果说过去的人口政策更多考虑人口总量的增减,进入21世纪后,人口的素质和结构更值得决策者关注。我们中国从1952年的5.7亿人上升到了目前的13亿多人,控制人口增长已经被很多中国人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虽然随着科技发展,地球的人口承载力逐渐增加,资源毕竟是有限的,因此计划生育政策确实是非常必要。人口总数的变化具有严重的滞后效应,虽然中国的人口总数仍在增长,但中国目前每年出生的人口数正在逐年减少,这样下去会导致严重的人口老龄化。因此,考虑到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和社会的不利影响,考虑到生育愿望会随经济发展而降低,中国应该尽快转变观念,从控制总量为主,转变为控制总量与改善年龄结构相结合,未来人口发展战略的制定,应遵循人口变动和发展的内在规律,实现人口数量、素质、结构等目标的平衡。

参考文献:

[1]《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4年5月第一版。

[2]《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

(作者单位:邢台市财贸学校)

猜你喜欢

人口数量容量人口
水瓶的容量
我国60岁以上人口数量首超15岁以下人口
人口最少的国家
坐井观天石头国
新疆人口发展趋势预测分析
2020年前俄人口数量将增至1.475亿
印度人口2025年超中国
鼹鼠牌游乐场
大脑的记忆力容量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