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生态道德教育论析

2009-11-09竟永华

魅力中国 2009年27期
关键词:德育高校教育

竟永华

摘要:作为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和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高等院校,加强生态道德教育是促进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离不开生态道德教育。为此高校需要大力推进生态道德教育。

关键词:高校 德育 生态道德 教育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生态文明,是中国共产党对世界文明发展动向的前瞻性认识和深刻把握,也是对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所提出的更高要求。建设生态文明,主要在于对人进行的生态道德教育。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不仅要大力提高大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更要大力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通过高校实施生态德育,使大学生成为践行生态文明观的模范。

一、对现代德育的反思

所谓生态道德教育,是指根据生态道德原则和生态道德规范,有组织、有计划地向社会成员进行影响,把生态价值准则灌输或诱导到会成员内心,使之转化成为个人内在道德的一种教育行为。它是通过教育手段,提高人们的生态道德意识、思想观念、感情和意志,自觉应用生态道德准则规范自己的道德行为“善”待自然,能动地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环境保护目的,使人类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活动。

现代德育(有的学者称为传统德育)产生于工业文明时代,其德育指导思想、德育目的、德育目标、内容、方法、管理、评价以及模式等,都是按照工业文明的轨迹进行的。传统德育因为非常强调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被称之为“人际德育”。人际德育是适应工业文明从人与自然相互对立、“人类中心主义”的观点出发,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时体现出相互尊重、相互关心、与人为善的态度,其主要任务也在于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但是在人与自然关系方面却单方面的认为人类征服自然的任何行为都是合乎道德要求的,德育的生态性相当薄弱(也可以说是基本被忽视),甚至在德育中出现了许多反自然的因素,德育给学生灌输的是工业文明价值观——以主观价值论为核心的价值观,把征服自然作为人的本质力量的显现和展示,所以“主宰自然”、“征服自然”、“驾驭自然”、“控制自然”、成为自然的主人等深深地烙在学生的脑海中。客观地说,人际德育理论在人类与自然的矛盾没有被激化的状态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当今环境问题、资源问题和生态问题已经成为世界性的问题并且成为全世界必须共同面对、共同解决的棘手难题时,人际德育由于过分强调人类的利益,无视自然界的存在意义和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而无法达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很显然,在建设生态文明的时代,在走向生态文明的今天,传统的德育难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反思传统德育,必须进行德育观的转变,而适应生态文明的新的道德价值观——生态德育观成为良好的选择。生态德育是对“人类中心主义”的一种突破,是对传统德育精神的丰富、发展和升华,是当前中国提高民族整体素质的新要求。

二、推进高校生态道德教育

高校应该将生态道德作为大学生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使正确对待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成为大学生良好品德的一个要素,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大力开展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为创造以生态道德为核心的人类生态文明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立足生态文化建设,优化生态德育环境

生态文化建设不仅是生态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先进文化的重要体现之一。加强对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要大力开展生态文化建设活动。一是要抓好大学生生态知识的普及工作,利用校园宣传、网络服务、课堂教育、党团活动、社会实践等形式,开展各种生态知识普及活动,使他们在学习科学和人文知识中充分认识生态发展的规律,提高对生态发展的认知。二是完善生态道德教育体系,建立生态道德教育规范并在德育活动中加以灌输,并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良好的环保意识,把生态道德教育与社会主义公民道德教育结合起来,与精神文明建设结合起来。三是建设学校良好的生态文化环境。从生态系统观的角度来看,一个学校就是一个生态子系统。在学校中建立起相互尊重的人伦关系,爱惜花草的良好传统,形成良好的氛围和德育养成环境。对于大学生来说,这本身就是良好的教育。

(二)结合课堂教学,增强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意识

德育的目的是培养和发展人的德性。德性是由个体的思想品质、政治品质、道德品质、法纪品质和心理品质等构成。德性的形成和发展是道德主体的一种实践活动过程,其实质是学生主体在教师主体帮助下,消化、吸收、实践德育内容的过程。课程教育要贯彻生态德育理念,使德育主体认同并实践。课程教学是宣传和普及生态道德的主要途径,只有通过课堂教学,使大学生获取对环境问题的意识和敏感性,理解人类在环境中的重要责任,才能有效激发大学生参与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热情。将生态德育渗透到各个教学环节中,使大学生通过自己的切身学习和切身体验,唤起生态良知,增进生态道德意识。生态道德意识是使生态道德思想转化为人们的生态道德实践的首要途径。只有增强生态道德意识,才能增强人们对生态环境行为的自律性,从而积极地投身到改善生存环境、维护和营造生态平衡的社会实践中去,自觉履行作为生态道德主体的责任和义务。

(三)转变教育工作者的观念

生态道德教育的良好实施,要求我们整个社会尤其是教育者首先要转变自身的观念。惟其如此,才能真正开展好生态道德教育,并使学生在学习知识和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树立起可持续发展的生态道德观,最终转化为自觉的行动。同时教育者的生态德育意识是生态德育目标实现的前提,是课程有效利用的动力,所以必须对教育特别是德育工作者进行培训,丰富他们的生态知识,提高他们的生态道德意识。

(四)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能力培养和养成教育

生态道德能力是对生态道德知识的吸收、消化、运用和发展的能力。通过生态道德知识的学习和道德能力的发展,那些外在的要求和规范逐渐内化为大学生自身的一种信念和追求,这种信念和追求有利于生态道德能力的形成。因此,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生态道德能力,一方面要确立人的生态道德建设主体地位,不断提高大学生履行生态道德准则和规范的本领;另一方面,不断充实生态道德教育内容,使大学生能够全面把握生态道德的理性知识,引导大学生加强生态道德实践经验的积累并进行多样化的生态道德思维训练。

生态道德养成教育作为生态道德理论转化为人们的社会实践的关键性环节,具有十分丰富的内容,主要包括生活习惯养成、职业行为养成等。重视大学生日常生活习惯的养成教育,从点滴做起,引导大学生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和生态道德,养成不随地吐痰、不摘折花木、不乱扔杂物,以及实行垃圾袋装和分类投放等良好的道德意识行为。重视大学生职业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使大学生日后在工作岗位上能努力使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的基本要求和生态道德规范在职业领域贯彻落实。

参考文献: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广州日报,2007-10-25,A1-A4。

[2]庞昌伟.要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J].中国石化,2007(11):83-84。

[3]陈绍锋.生态道德: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核心[OL].[2008-06-03].http://blog.cersp.com/index/1141009.jspx?articleId=1534194。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民生学院)

猜你喜欢

德育高校教育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