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中“德育素材”的挖掘
2009-11-09段志武
段志武
语文是思想性较强的基础学科。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担负着极其重要的使命。它不仅对提高学生的文化科学知识,而且对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甚至对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都有着重要而独特的作用。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认真钻研教材,挖掘语文课文中的德育教育素材,用素材实施素质教育”。这是我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一点启示。
我在教学三年级第六册《春蚕》一文时,文中有这样的文字:“每天深夜,母亲总要起来添桑叶,我一觉醒来,常常看见母亲拿着烛台去喂蚕”。我抓住“每天”、“深夜”、“常常”等词语让学生体会母亲为了孩子心甘情愿,吃苦受累,不辞辛劳的品质。学生甲说:“‘每天、‘深夜反映了母亲长年累月,起早贪黑地劳动,从不间断。可以看出母亲的确辛苦。”学生乙说:“母亲夜里‘总要起来添桑叶,可见在养蚕这段日子里,母亲没有能睡一个安稳觉,其辛劳可想而知了。”学生丙说:“养蚕是辛苦的,‘我常常看见母亲拿着烛台去喂蚕,说明我看在眼里,记在心上。”通过学生纷纷发言讨论,从字里行间里体会到母亲养蚕的辛苦,从而引起学生自我情感的共鸣,激发了学生热爱劳动和孝敬父母的思想感情。
文中还有这样的文字:“母亲就靠养蚕换点儿钱,给我们姐弟俩交学费。”我抓住“就靠”一词让学生体会母亲在家庭没有别的资金来源的情况下,为了孩子读书虽然知道养蚕很辛苦,还是年年养蚕。一句“孩子,上学得用功啊!这学费来得不容易呀!……”更道出了母亲那无私奉献的精神,也寄托了母亲对孩子的殷切希望。学生们纷纷发言讲诉自己母亲的故事。学生甲:“我的妈妈是个农民,每天干完农活又忙家务从没停过,好吃的总给我们留着,平时总要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孩子,要用心读书啊!不要耽误了自己。””学生乙说:“我的妈妈是个工人,白天上班,晚上为我们洗漱,还要辅导我读书作业,一天够辛苦的了。”学生丙说:“我的妈妈是个生意人,一天到晚地忙着做生意,平时还要出差,很少和我们在一起,但只要有空就是检查我的学习,关心我的生活。”从学生的发言中,可以看出他们不仅懂得了课文的内容,词语的意义而且还感受到自已的父母原来也是这样崇高、伟大、辛劳,体会到学习的机会不容易,倍感应珍惜自己学习的机会,从内心深处产生了一种无形的驱动力,激发了求知觅学的情感。
情感是一种强大的原动力,教育家布卢姆把人的情感比喻为 “潘多拉展盒”,他强调正是这个“盒子”里可以找到那些决定一个人的人生性质的力量。小学语文应当用内含的、高尚的、思想品德之美去感染学生,让他们去打开这个“盒子”,塑造孩子美好的心灵。
小学语文教材中不但有让人感触至深的篇章,还有优美的诗歌,神奇的童话,富有哲理的寓言,有趣的故事。它以优美的语言,反映了自然之美,生活之美,人情之美,用种种美好的素材去感染学生,就会启迪他们的智慧,滋润他们的心灵,振奋他们的热情。素质教育就是要认真挖掘语文课文中的这些素材,用情感体念去激发学生,打开他们的“潘多拉展盒”。
收稿日期:2009-09-01